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积累
1.(2023·颍东)请将下面的名句写在横线里,做到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答案】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 事 ”和“ 难 ”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2023·颍东)看拼音写词语。
fèi téng
kuān wèi
nuó yí
jīng huáng
pì jìng
bō xuē
lǐng yù
qīng cuì
【答案】沸腾;宽慰;挪移;惊惶;僻静;剥削;领域;清脆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 沸腾”的“ 沸”不要写成形近字“佛”,“挪移”的“挪”不要写成形近字“哪”,“僻静”的“僻”不要写成形近字“辟”,“清脆”的“脆”不要写成形近字“桅”。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沸腾;宽慰;挪移;惊惶;僻静;剥削;领域;清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2023·颍东)查字典。
“受益匪浅”中的“益”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益”在“良师益友”一词中应选 ,在“多多益善”中应选 (A.好处;B.有帮助的有益的;C.增加;D.更加);像“良师益友”这样的含有近义词的成语,请再写两个: 。
【答案】皿;5;Y;yi;B;D;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知识点】部首与偏旁
【解析】【分析】“受益匪浅"中的“益"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皿部,除去部首还有5画,故再查5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Y,再查音节yi;“良师益友"的意思是: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故其中“益"的意思是:有帮助的有益的,选:B。“多多益善"的意思是:越多越好。故其中“益"的意思是:更加,选:D。像“良师益友"这样的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学生可以从自己掌握的词语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写下来。如: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故答案为:皿、5、Y、yi、B、D、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点评】考查查字典和词语解释。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可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可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4.(2023·颍东)请用“严”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下面横线上。
形势 态度 批评 要求
【答案】严峻;严肃;严厉;严格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形势严峻:形容当前的情况或局势非常严重、紧迫,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采取紧急措施。
态度严肃:形容对待事情的态度认真、庄重,不随便、不轻浮。严厉批评: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批评非常严格、尖锐,不留情面。
严格要求:形容对标准、规范或行为的期望非常高,不允许有丝毫差错或松懈。
故答案为:严峻、严肃、严厉、严格
【点评】考查了组词。认真分析所给词境,然后用“严”组不同的词语填空。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加强词语的积累,做到厚积溥发
5.(2023·颍东)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请把找到的错别字写在下列表格中并改正。
司空见贯 悬粱刺骨 千钧一发 处景生情 天崖海角
错别字
改正
【答案】贯;粱;正确;处;崖;惯;梁;正确;触;涯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不足为奇。故“贯"应为“惯”。
悬梁刺股:原意是把头发绑在房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防止打瞌睡,专心学习。故“梁"应为“梁"。
触景生情:意思是受到当前环境或景象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感。故“处"应为“触"”。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距离非常遥远。故“崖"应为“涯”。
故答案为:贯、粱、正确、处、崖、惯、梁、正确、触、涯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6.(2023·颍东)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纤(xiān)细 栖(qī)息 提(dī)防
B.绮(qǐ)丽 慰藉(jiè) 迸(bèng)发
C.歼(jiān)灭 关卡(qiǎ) 膝(xī)盖
D.徘徊(huí) 证券(quàn) 衣钵(bō)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A、B、C正确。D.有误,“徘徊的“徊"应读"huái"。
故答案为:D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7.(2023·颍东)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循序渐进”都是描写学习方法的词语。
B.“拔得头筹、摘得桂冠、取得佳绩”都是获得第一的意思。
C.“表里如一、拾金不昧,清正廉洁”都是褒义词。
D.“女娲补天、八仙过海、开天辟地”都是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答案】B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词语归类与排列、近义词及词的感彩。学生进行词语分类,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A、C、D正确。B有误,“拔得头筹、摘得桂冠"都是获得第一的意思。“取得佳绩"指好的成绩或者结果。不一定是获得第一的意思。
故答案为:B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所给词语的特点确定好分类标准后再进行分类。
8.(2023·颍东)《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以下哪个故事不属于这篇小说?( )
A.桃园三结义 B.三顾茅庐 C.武松打虎 D.草船借箭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典名著。经典名著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
《三国演义》中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
故答案为:C
【点评】经典名著阅读方法:寻读法:通过观察导读和结语,寻找和验证题目中出现的问题,尽早在情境中进入状态。跳读法:遇到难以理解的语句时,可以一目十行,或者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阅读,整句阅读,但不回读。资料法:通过查找资料,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了解人物形象。影视法:通过看改编原著的电影电视剧,增加阅读乐趣。关键词法:联系实际生活谈读后感受,主副标题全有,引析议联结五环节俱全。中心句法:根据外貌或故事猜人物并说明理由,找中心句、中心人物、中心事件。导图法: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情节冲突矛盾,原因与结果。回目法:借助回目及对联。诗词名句猜测与赏析人物法:制作人物事件图情节法:根据情节坡,举办故事交流会。
9.(2023·颍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通过观看残奥会,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他对自己能否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充满信心。
C.夏天,阜阳岳家湖公园的夜晚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
D.你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A.有误,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B.有误,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C.有误,搭配不当,“夜晚”和“阜阳岳家湖公园"交换位置。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10.(2023·颍东)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
为了推动经济快速复苏,政府实施了许多创新之举,如发放消费券、县长直播带货……真是“____”。
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答案】D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关于惯用语。作答此题,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A.不合适,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出自《增广贤文》,其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比喻有心去做的事情常常做不成,无心去求的事情反而不请自来。
B.不合适,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出自《增广贤文》,其意思是过好日子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不要等到真正过上穷日子的时候才只能去回想当年富足的风光。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C.不合适,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其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表达了诗人期盼建树功勋的强烈心愿。
D.合适,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淮南子》,其意思是只要有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古制;只要符合大事,不必依循l旧章。社会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治理国家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法度要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这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
故答案为:D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1.(2023·颍东)句子天地。
(1)大家都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改为双重否定句)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将句子翻译成陈述句)
(4)写出下列句子加点部分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用这种修辞手法再写一个句子。
这个房间还没有巴掌大,怎么住得下三个人呢?
(5)仿写句子:老师,您像勤劳的园丁,培育着我们这些花朵, ;您像 , 。
【答案】(1)大家不得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
(2)我看到了脸。
(3)这就是远的小而近的大
(4)夸张 爷爷在巴掌大的阳台上种菜
(5)载我们驶向理想的彼岸;蜡烛;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缩句;夸张修辞手法;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1)考查了改为双重否定句。把“都"改为“不得不"。
(2)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留下主干:我看到了脸。
(3)考查了句子翻译。“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可翻译成陈述句为:这就是远的小而近的大。
(4)考查了句子仿写。“还没有巴掌大"把房间缩小了,用了夸张的手法,仿写一个夸张句即可。
(5)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前半部分是“你像什么,干什么”,仿写时注意句式的仿写,形成排比句。
故答案为:(1)大家不得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2)我看到了脸。(3)这就是远的小而近的大。(4)夸张爷爷在巴掌大的阳台上种菜。(5)载我们驶向理想的彼岸蜡烛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句子仿写、缩句、句子翻译。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缩句口诀:“的""地”去前“得”去后,数词量词也要去。“着”“了"“过”要保留,专有名词不能缩。
12.(2023·颍东)日积月累。
(1)诗中有情:“桃花潭水深千尺, ”这是深厚的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是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中有理:《游园不值》中的两句“ , ”告诉我们,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冲破阻碍,向前发展;《题西林壁》中的两句:“ , ”,告诉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诗中有志:“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借石灰明志;“不要人夸好颜色, ”,是王冕借梅花明志。
(2)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 的李大钊, 的董存瑞。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 , ”。他们诠释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
【答案】(1)不及汪伦送我情;明月何时照我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气满乾坤
(2)忠于革命、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课文理解。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唐代李白的《赠汪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由题干“告诉我们,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冲破阻碍,向前发展”“《游园不值》”可知,对应的诗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
(2)通过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认识了忠于革命、临危不惧的李大钊,学习课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我们认识了视死如归的董存瑞烈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这句话出自司马迁口的《报任安书》口,表达了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生命的价值可以有极大的差异。有的人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他们的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之死,则比鸿毛还轻。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13.(2023·颍东)口语交际。
今年,阜阳举办了首届马拉松赛事,吸引了14000多名跑友齐聚阜城。赛后,这些来自外地的跑友想了解我们的大美阜阳,如果请你向他们介绍,你会如何介绍呢?(可从历史名城、名人故里、旅游胜地、美食之乡中任选一个方面进行介绍)
【答案】阜阳的美食有插花牛肉汤、蜜汁藕、阜阳地锅鸡等各种特色美食。阜阳的插花牛肉汤食阜阳著名的汉族小吃。阜阳蜜汁藕是一种甜点美食。阜阳地锅鸡不同于其他地锅鸡,其做出的地锅鸡一点也不柴,肉质非常鲜嫩。
【知识点】推荐介绍
【解析】【分析】考查了推荐介绍。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可从历史名城、名人故里、旅游胜地、美食之乡中任选一个方面进行介绍。
故答案为: 阜阳的美食有插花牛肉汤、蜜汁藕、阜阳地锅鸡等各种特色美食。阜阳的插花牛肉汤食阜阳著名的汉族小吃。阜阳蜜汁藕是一种甜点美食。阜阳地锅鸡不同于其他地锅鸡,其做出的地锅鸡一点也不柴,肉质非常鲜嫩。
【点评】推荐介绍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二、阅读题
(2023·颍东)课内阅读。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也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4.选文出自课文《 》,作者是 。
15.画线句子把 比作 和薄雾,说明日子 。
16.片段中有两个“赤裸裸”,其中第一个“赤裸裸”的意思是: ;第二个“赤裸裸”的意思是: 。
17.选文运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一个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4.匆匆;自清
15.过去的日子;烟;得很快
16.来到这世界什么都没有带来;开这个世界时没有做出贡献,碌碌无为
17.不断追问,吸引读者的目光,不断引发读者思考,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而过却无法挽留的无奈,对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的感叹和对自己无法留下什么的遗憾,也有对时光的珍惜。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语段选自《匆匆》,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14.本题考查作家及其作品。选文出自课文《匆匆》,作者是朱自清。
故答案为:匆匆、自清
1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辨析。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和薄雾,说明日子过得很快。
故答案为:过去的日子、烟、得很快
16.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分析。根据短文中“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也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可知,第一个“赤裸裸"的意思是:来到这世界什么都没有带来;第二个“赤裸裸"的意思是:离开这个世界时没有做出贡献,碌碌无为。
故答案为:来到这世界什么都没有带来/开这个世界时没有做出贡献,碌碌无为
17.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根据短文中“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也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可知,选文运用了一连串的问句,不断追问,吸引读者的目光,不断引发读者思考,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而过却无法挽留的无奈,对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的感叹和对自己无法留下什么的遗憾,也有对时光的珍惜。
故答案为: 不断追问,吸引读者的目光,不断引发读者思考,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而过却无法挽留的无奈,对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的感叹和对自己无法留下什么的遗憾,也有对时光的珍惜。
(2023·颍东)课外阅读。
说勤奋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奋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文有删改)
18.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只有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文中作者列举了 和 两个例子论证自己的观点。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引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话,有什么作用?
20.第3自然段中,勤奋的童第周用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分条列举)
21. 你还知道哪些勤奋成才的事迹?请选一个人物,简要介绍一下他的故事。
【答案】18.司马光;第周
19.增强说服力:引用权威人物的观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强调勤奋的重要性:这句话强调了勤奋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进一步论证了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激发读者共鸣:名人名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励读者努力勤奋。
20.每天天刚亮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21.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他一生中获得了超过1000项专利。爱迪生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努力。他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在实验室里过夜。有一次,他在研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找到了合适的灯丝材料,发明了持久耐用的电灯。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勤奋的重视和实践。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文主要讲述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位名人的故事来强调勤奋的重要性。司马光小时候勤奋读书,最终编成了《资治通鉴》;童第周虽然中学起步晚,但通过勤奋努力,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文章最后指出,即使在今天,我们仍需牢记勤奋,只有勤奋才能有所成就,为社会做出贡献。
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只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②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作者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怡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典型;二是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的联系。
18.本题考查论据。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文章的主要观点,即“只有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找出文章中用来支持这个观点的例子,分别是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文章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来论证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司马光通过勤奋读书,最终编成了《资治通鉴》。童第周通过勤奋努力,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
故答案为:司马光、第周
19.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理解引用的内容及其背后的含义。分析引用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这句话如何支持文章的中心论点。引用华罗庚的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强调了勤奋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突出了勤奋的重要性。引用权威人物的观点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并且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故答案为: 增强说服力:引用权威人物的观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强调勤奋的重要性:这句话强调了勤奋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进一步论证了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激发读者共鸣:名人名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励读者努力勤奋。
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列举童第周使用的学习方法。阅读文章中关于童第周的部分。找出童第周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将这些方法逐条列出。从文章中提取童第周的学习方法。天天早起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故答案为: 每天天刚亮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21.本题考查推荐介绍。题目要求:介绍一个勤奋成才的人物故事。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勤奋成才的人物。简要介绍这个人物的背景和主要成就。重点描述这个人物如何通过勤奋努力取得成功的。选择爱迪生作为例子。简要介绍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获得超过1000项专利。描述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历无数次失败,但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引用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强调勤奋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他一生中获得了超过1000项专利。爱迪生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努力。他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在实验室里过夜。有一次,他在研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找到了合适的灯丝材料,发明了持久耐用的电灯。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勤奋的重视和实践。
三、习作
22.(2023·颍东)习作
文明和谐值得称赞,爱国敬业值得称赞,诚信友善值得称赞,学会生存值得称赞,热爱科学值得称赞……在你的生活中,谁最值得称赞?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什么事最值得称赞?请根据上面的提示,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注意运用积累的语言和学过的表达方法。(2)不少于45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称赞 生活中有许多人或事值得称赞,精心育人的老师,固守边疆的战士,我就为我勤奋好学的同学林美秀喝彩。
林美秀这个同学,圆圆的脸,红红的嘴巴。
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她遇到不会的题,她总是刨根问底,我就和你们讲一讲,我为什么要为她喝彩。
有一天,把家庭作业布置了,突然,无论我们怎么绞尽脑汁地想,我对她说:“我们不写了吧,我去问老师,她给我讲了一遍,就问她几个问题,她说:“我再去问一问老师,她又给我讲了一遍,我提了几个问题。最后,我可真佩服她勤学好问的精神啊!
正因为她具有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她就问老师同学,这一次考试,林美秀一会儿就做完了,我真后悔平时没有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林美秀考了100分。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作文。生活中或多或少肯定有很多令我们称赞的事,帮助别人值得称赞,知错就改的行为值得称赞,喜欢读书值得称赞,尊老爱幼值得称赞...….选择一件最孩子的自己称赞的事把它写下来,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注意运用平时学习到的好词佳句。
【点评】文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主人公的勤奋好问,文中的林美秀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不足之处是在事情的叙述上,她去问了三次显得平庸,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
1 / 1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积累
1.(2023·颍东)请将下面的名句写在横线里,做到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2023·颍东)看拼音写词语。
fèi téng
kuān wèi
nuó yí
jīng huáng
pì jìng
bō xuē
lǐng yù
qīng cuì
3.(2023·颍东)查字典。
“受益匪浅”中的“益”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益”在“良师益友”一词中应选 ,在“多多益善”中应选 (A.好处;B.有帮助的有益的;C.增加;D.更加);像“良师益友”这样的含有近义词的成语,请再写两个: 。
4.(2023·颍东)请用“严”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下面横线上。
形势 态度 批评 要求
5.(2023·颍东)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请把找到的错别字写在下列表格中并改正。
司空见贯 悬粱刺骨 千钧一发 处景生情 天崖海角
错别字
改正
6.(2023·颍东)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纤(xiān)细 栖(qī)息 提(dī)防
B.绮(qǐ)丽 慰藉(jiè) 迸(bèng)发
C.歼(jiān)灭 关卡(qiǎ) 膝(xī)盖
D.徘徊(huí) 证券(quàn) 衣钵(bō)
7.(2023·颍东)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循序渐进”都是描写学习方法的词语。
B.“拔得头筹、摘得桂冠、取得佳绩”都是获得第一的意思。
C.“表里如一、拾金不昧,清正廉洁”都是褒义词。
D.“女娲补天、八仙过海、开天辟地”都是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8.(2023·颍东)《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以下哪个故事不属于这篇小说?( )
A.桃园三结义 B.三顾茅庐 C.武松打虎 D.草船借箭
9.(2023·颍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通过观看残奥会,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他对自己能否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充满信心。
C.夏天,阜阳岳家湖公园的夜晚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
D.你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0.(2023·颍东)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
为了推动经济快速复苏,政府实施了许多创新之举,如发放消费券、县长直播带货……真是“____”。
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11.(2023·颍东)句子天地。
(1)大家都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改为双重否定句)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将句子翻译成陈述句)
(4)写出下列句子加点部分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用这种修辞手法再写一个句子。
这个房间还没有巴掌大,怎么住得下三个人呢?
(5)仿写句子:老师,您像勤劳的园丁,培育着我们这些花朵, ;您像 , 。
12.(2023·颍东)日积月累。
(1)诗中有情:“桃花潭水深千尺, ”这是深厚的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是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中有理:《游园不值》中的两句“ , ”告诉我们,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冲破阻碍,向前发展;《题西林壁》中的两句:“ , ”,告诉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诗中有志:“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借石灰明志;“不要人夸好颜色, ”,是王冕借梅花明志。
(2)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 的李大钊, 的董存瑞。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 , ”。他们诠释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
13.(2023·颍东)口语交际。
今年,阜阳举办了首届马拉松赛事,吸引了14000多名跑友齐聚阜城。赛后,这些来自外地的跑友想了解我们的大美阜阳,如果请你向他们介绍,你会如何介绍呢?(可从历史名城、名人故里、旅游胜地、美食之乡中任选一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阅读题
(2023·颍东)课内阅读。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也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4.选文出自课文《 》,作者是 。
15.画线句子把 比作 和薄雾,说明日子 。
16.片段中有两个“赤裸裸”,其中第一个“赤裸裸”的意思是: ;第二个“赤裸裸”的意思是: 。
17.选文运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一个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3·颍东)课外阅读。
说勤奋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奋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文有删改)
18.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只有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文中作者列举了 和 两个例子论证自己的观点。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引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话,有什么作用?
20.第3自然段中,勤奋的童第周用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分条列举)
21. 你还知道哪些勤奋成才的事迹?请选一个人物,简要介绍一下他的故事。
三、习作
22.(2023·颍东)习作
文明和谐值得称赞,爱国敬业值得称赞,诚信友善值得称赞,学会生存值得称赞,热爱科学值得称赞……在你的生活中,谁最值得称赞?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什么事最值得称赞?请根据上面的提示,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注意运用积累的语言和学过的表达方法。(2)不少于45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 事 ”和“ 难 ”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答案】沸腾;宽慰;挪移;惊惶;僻静;剥削;领域;清脆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 沸腾”的“ 沸”不要写成形近字“佛”,“挪移”的“挪”不要写成形近字“哪”,“僻静”的“僻”不要写成形近字“辟”,“清脆”的“脆”不要写成形近字“桅”。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沸腾;宽慰;挪移;惊惶;僻静;剥削;领域;清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皿;5;Y;yi;B;D;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知识点】部首与偏旁
【解析】【分析】“受益匪浅"中的“益"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皿部,除去部首还有5画,故再查5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Y,再查音节yi;“良师益友"的意思是: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故其中“益"的意思是:有帮助的有益的,选:B。“多多益善"的意思是:越多越好。故其中“益"的意思是:更加,选:D。像“良师益友"这样的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学生可以从自己掌握的词语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写下来。如: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故答案为:皿、5、Y、yi、B、D、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点评】考查查字典和词语解释。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可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可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4.【答案】严峻;严肃;严厉;严格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形势严峻:形容当前的情况或局势非常严重、紧迫,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采取紧急措施。
态度严肃:形容对待事情的态度认真、庄重,不随便、不轻浮。严厉批评: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批评非常严格、尖锐,不留情面。
严格要求:形容对标准、规范或行为的期望非常高,不允许有丝毫差错或松懈。
故答案为:严峻、严肃、严厉、严格
【点评】考查了组词。认真分析所给词境,然后用“严”组不同的词语填空。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加强词语的积累,做到厚积溥发
5.【答案】贯;粱;正确;处;崖;惯;梁;正确;触;涯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不足为奇。故“贯"应为“惯”。
悬梁刺股:原意是把头发绑在房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防止打瞌睡,专心学习。故“梁"应为“梁"。
触景生情:意思是受到当前环境或景象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感。故“处"应为“触"”。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距离非常遥远。故“崖"应为“涯”。
故答案为:贯、粱、正确、处、崖、惯、梁、正确、触、涯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6.【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A、B、C正确。D.有误,“徘徊的“徊"应读"huái"。
故答案为:D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7.【答案】B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词语归类与排列、近义词及词的感彩。学生进行词语分类,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A、C、D正确。B有误,“拔得头筹、摘得桂冠"都是获得第一的意思。“取得佳绩"指好的成绩或者结果。不一定是获得第一的意思。
故答案为:B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所给词语的特点确定好分类标准后再进行分类。
8.【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典名著。经典名著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
《三国演义》中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
故答案为:C
【点评】经典名著阅读方法:寻读法:通过观察导读和结语,寻找和验证题目中出现的问题,尽早在情境中进入状态。跳读法:遇到难以理解的语句时,可以一目十行,或者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阅读,整句阅读,但不回读。资料法:通过查找资料,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了解人物形象。影视法:通过看改编原著的电影电视剧,增加阅读乐趣。关键词法:联系实际生活谈读后感受,主副标题全有,引析议联结五环节俱全。中心句法:根据外貌或故事猜人物并说明理由,找中心句、中心人物、中心事件。导图法: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情节冲突矛盾,原因与结果。回目法:借助回目及对联。诗词名句猜测与赏析人物法:制作人物事件图情节法:根据情节坡,举办故事交流会。
9.【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A.有误,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B.有误,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C.有误,搭配不当,“夜晚”和“阜阳岳家湖公园"交换位置。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10.【答案】D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关于惯用语。作答此题,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A.不合适,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出自《增广贤文》,其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比喻有心去做的事情常常做不成,无心去求的事情反而不请自来。
B.不合适,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出自《增广贤文》,其意思是过好日子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不要等到真正过上穷日子的时候才只能去回想当年富足的风光。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C.不合适,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其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表达了诗人期盼建树功勋的强烈心愿。
D.合适,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淮南子》,其意思是只要有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古制;只要符合大事,不必依循l旧章。社会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治理国家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法度要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这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
故答案为:D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1.【答案】(1)大家不得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
(2)我看到了脸。
(3)这就是远的小而近的大
(4)夸张 爷爷在巴掌大的阳台上种菜
(5)载我们驶向理想的彼岸;蜡烛;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缩句;夸张修辞手法;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1)考查了改为双重否定句。把“都"改为“不得不"。
(2)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留下主干:我看到了脸。
(3)考查了句子翻译。“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可翻译成陈述句为:这就是远的小而近的大。
(4)考查了句子仿写。“还没有巴掌大"把房间缩小了,用了夸张的手法,仿写一个夸张句即可。
(5)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前半部分是“你像什么,干什么”,仿写时注意句式的仿写,形成排比句。
故答案为:(1)大家不得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2)我看到了脸。(3)这就是远的小而近的大。(4)夸张爷爷在巴掌大的阳台上种菜。(5)载我们驶向理想的彼岸蜡烛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句子仿写、缩句、句子翻译。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缩句口诀:“的""地”去前“得”去后,数词量词也要去。“着”“了"“过”要保留,专有名词不能缩。
12.【答案】(1)不及汪伦送我情;明月何时照我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气满乾坤
(2)忠于革命、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课文理解。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唐代李白的《赠汪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由题干“告诉我们,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冲破阻碍,向前发展”“《游园不值》”可知,对应的诗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
(2)通过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认识了忠于革命、临危不惧的李大钊,学习课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我们认识了视死如归的董存瑞烈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这句话出自司马迁口的《报任安书》口,表达了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生命的价值可以有极大的差异。有的人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他们的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之死,则比鸿毛还轻。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13.【答案】阜阳的美食有插花牛肉汤、蜜汁藕、阜阳地锅鸡等各种特色美食。阜阳的插花牛肉汤食阜阳著名的汉族小吃。阜阳蜜汁藕是一种甜点美食。阜阳地锅鸡不同于其他地锅鸡,其做出的地锅鸡一点也不柴,肉质非常鲜嫩。
【知识点】推荐介绍
【解析】【分析】考查了推荐介绍。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可从历史名城、名人故里、旅游胜地、美食之乡中任选一个方面进行介绍。
故答案为: 阜阳的美食有插花牛肉汤、蜜汁藕、阜阳地锅鸡等各种特色美食。阜阳的插花牛肉汤食阜阳著名的汉族小吃。阜阳蜜汁藕是一种甜点美食。阜阳地锅鸡不同于其他地锅鸡,其做出的地锅鸡一点也不柴,肉质非常鲜嫩。
【点评】推荐介绍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答案】14.匆匆;自清
15.过去的日子;烟;得很快
16.来到这世界什么都没有带来;开这个世界时没有做出贡献,碌碌无为
17.不断追问,吸引读者的目光,不断引发读者思考,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而过却无法挽留的无奈,对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的感叹和对自己无法留下什么的遗憾,也有对时光的珍惜。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语段选自《匆匆》,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14.本题考查作家及其作品。选文出自课文《匆匆》,作者是朱自清。
故答案为:匆匆、自清
1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辨析。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和薄雾,说明日子过得很快。
故答案为:过去的日子、烟、得很快
16.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分析。根据短文中“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也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可知,第一个“赤裸裸"的意思是:来到这世界什么都没有带来;第二个“赤裸裸"的意思是:离开这个世界时没有做出贡献,碌碌无为。
故答案为:来到这世界什么都没有带来/开这个世界时没有做出贡献,碌碌无为
17.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根据短文中“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也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可知,选文运用了一连串的问句,不断追问,吸引读者的目光,不断引发读者思考,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而过却无法挽留的无奈,对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的感叹和对自己无法留下什么的遗憾,也有对时光的珍惜。
故答案为: 不断追问,吸引读者的目光,不断引发读者思考,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而过却无法挽留的无奈,对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的感叹和对自己无法留下什么的遗憾,也有对时光的珍惜。
【答案】18.司马光;第周
19.增强说服力:引用权威人物的观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强调勤奋的重要性:这句话强调了勤奋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进一步论证了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激发读者共鸣:名人名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励读者努力勤奋。
20.每天天刚亮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21.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他一生中获得了超过1000项专利。爱迪生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努力。他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在实验室里过夜。有一次,他在研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找到了合适的灯丝材料,发明了持久耐用的电灯。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勤奋的重视和实践。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文主要讲述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位名人的故事来强调勤奋的重要性。司马光小时候勤奋读书,最终编成了《资治通鉴》;童第周虽然中学起步晚,但通过勤奋努力,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文章最后指出,即使在今天,我们仍需牢记勤奋,只有勤奋才能有所成就,为社会做出贡献。
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只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②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作者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怡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典型;二是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的联系。
18.本题考查论据。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文章的主要观点,即“只有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找出文章中用来支持这个观点的例子,分别是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文章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来论证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司马光通过勤奋读书,最终编成了《资治通鉴》。童第周通过勤奋努力,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
故答案为:司马光、第周
19.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理解引用的内容及其背后的含义。分析引用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这句话如何支持文章的中心论点。引用华罗庚的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强调了勤奋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突出了勤奋的重要性。引用权威人物的观点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并且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故答案为: 增强说服力:引用权威人物的观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强调勤奋的重要性:这句话强调了勤奋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进一步论证了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激发读者共鸣:名人名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励读者努力勤奋。
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列举童第周使用的学习方法。阅读文章中关于童第周的部分。找出童第周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将这些方法逐条列出。从文章中提取童第周的学习方法。天天早起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故答案为: 每天天刚亮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21.本题考查推荐介绍。题目要求:介绍一个勤奋成才的人物故事。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勤奋成才的人物。简要介绍这个人物的背景和主要成就。重点描述这个人物如何通过勤奋努力取得成功的。选择爱迪生作为例子。简要介绍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获得超过1000项专利。描述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历无数次失败,但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引用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强调勤奋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他一生中获得了超过1000项专利。爱迪生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努力。他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在实验室里过夜。有一次,他在研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找到了合适的灯丝材料,发明了持久耐用的电灯。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勤奋的重视和实践。
22.【答案】称赞 生活中有许多人或事值得称赞,精心育人的老师,固守边疆的战士,我就为我勤奋好学的同学林美秀喝彩。
林美秀这个同学,圆圆的脸,红红的嘴巴。
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她遇到不会的题,她总是刨根问底,我就和你们讲一讲,我为什么要为她喝彩。
有一天,把家庭作业布置了,突然,无论我们怎么绞尽脑汁地想,我对她说:“我们不写了吧,我去问老师,她给我讲了一遍,就问她几个问题,她说:“我再去问一问老师,她又给我讲了一遍,我提了几个问题。最后,我可真佩服她勤学好问的精神啊!
正因为她具有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她就问老师同学,这一次考试,林美秀一会儿就做完了,我真后悔平时没有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林美秀考了100分。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作文。生活中或多或少肯定有很多令我们称赞的事,帮助别人值得称赞,知错就改的行为值得称赞,喜欢读书值得称赞,尊老爱幼值得称赞...….选择一件最孩子的自己称赞的事把它写下来,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注意运用平时学习到的好词佳句。
【点评】文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主人公的勤奋好问,文中的林美秀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不足之处是在事情的叙述上,她去问了三次显得平庸,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