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李丽同学假期去太行山革命老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其行程安排是: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一左权将军殉难处一欣赏左权民歌。他学唱《太行游击战》该民歌反映了( )
A.八路军在正面战场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 B.太行山最早开展游击战
C.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持八路军抗日 D.敌后战场抗日节节胜利
【答案】C
【详解】分析左权民歌《太行游击战》可知,描述了八路军开展游击战的状况,表明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持八路军抗日,C项正确;八路军在敌后战场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排除A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太行山最早开展游击战,排除B项;敌后战场抗日节节胜利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朱德曾说“百团大战是具有全国性的战略意义的伟大战役……”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B.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D.八路军对日军发动的大规模战役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其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D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排除B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
3.敌后战场抗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下图反映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D
【详解】依据图片上的文字“八路军进攻方向”“八路军攻克日军据点”等信息以及此次战役的作战范围涉及华北地区,可以判断该战役是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发动著名的百团大战,极大破坏了日军的交通线及沿线的据点,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D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伏击日军的战役,并不是主动进攻的战役,排除A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战的战役,与题干“敌后战场抗战”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
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寇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渡江战役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取得辉煌的战绩。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B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排除C项;渡江战役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排除D项。故选B项。
5.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卢沟桥之战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项正确;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春,是全民族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排除B项;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排除C项;卢沟桥之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6.抗战开始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起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在( )
A.豫皖苏边区 B.晋察冀边区 C.陕甘宁边区 D.晋鲁豫边区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C项正确;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7.“八路军首战告捷,表现出中国人民确有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使全国人民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对哪次战役的评价( )
A.淞沪会战 B.北伐战争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八路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 话”,可知这是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 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于山西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当日军1000多人进入伏击圈时,八路军 从不同方向全线开火。日军乱作一团,死伤惨重。八路军冲杀下去,同日军展开肉搏战。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将日军全部歼灭,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项正确;淞沪会战的历史意义是: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平型关大捷,而不是北伐战争,排除B项;百团大战是中国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有力的支持了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这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晋察冀边区政府正是通过统一累进税(随着应税额增大,税率逐渐累进升高)和减租减息两个政策来汲取资源,以争取地主和农民的支持而进行持久抗战。……既扩大了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晋察冀乃至华北敌后的持久抗战。这说明( )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 B.抗日根据地建设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
C.人民群众踊跃支持解放战争 D.中国共产党积极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察冀边区政府……既扩大了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晋察冀乃至华北敌后的持久抗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根据地建设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B项正确;实行土地革命,经过艰苦的战斗,使红军游击战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日益扩大和巩固起来,排除A项;人民群众踊跃支持解放战争,与题干内容“抗日战争”不符,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积极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某校筹备组织“铭记历史铸国魂”主题活动。在活动征集中,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素材。这反映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正面战场是主战场 B.全民族抗战 C.敌后战场是主战场 D.持续时间长
【答案】B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数学知识可知,地道战、地雷战是敌后战场军民抗日的方式;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战役;歌谣反映了全民抗日。所以这些图片映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是全民族抗战,B项正确;图片内容不单单涉及了正面战场,还有敌后战场,排除A项;图片内容不单单涉及了敌后战场,还有正面战场,排除C项;图片内容没有涉及抗日时间,排除 D项。故选B项。
10.抗日根据地军民除采用地雷战打击日军外,他们还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战法( )
①“麻雀战”②地道战③伏击战④夜袭战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根据地军民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抗日根据地军民没有采用伏击战,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D项;B项内容表述不完整,排除B项。故选C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1927年4月12日,上海帮派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300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三册》
(2)材料二中“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由谁发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什么起义?
材料三: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3)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请写出两例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著名战役。
(4)从以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及其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蒋介石;南昌起义。
(3)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等。
(4)国共合作有利于人民,分裂则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还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由蒋介石发动的。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著名战役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以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及其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启示是国共合作有利于人民,分裂则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言之有理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共16张PPT)
课堂导入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是敌后战场发生的著名战役,那么敌后战场除了《百团大战》还有哪些战役?
核心素养时代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课标
教学评一致性
素养评价
课堂导入
多维整合单元大概念教学
目标评价
任务评价
素养提升
思维创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延迟符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正确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学会正确分析、归纳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使学生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中的作用,明白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壹
贰
叁
目标评价
敌后战场敌后战场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
历史解释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
配合作战
平型关大捷
一
毛泽东《论持久战》
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二
百团大战
三
敌后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 ,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山西东北)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林彪115师)隐蔽设伏。
平型关
1937年9月,向山西进犯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企图夺取内长城线上的平型关要隘,与自大同南下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
原因
太原
日军进攻平型关的原因?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平型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太原的重要门户,日军想要迅速吞并华北,必须先拿下平型关。
日军为什么进攻平型关?
阅读课文请说出“平型关大捷”的经过和结果。
独学+展示
素养探究一:平型关大捷
时空观念
平型关大捷 中国 日本
背景 时间 军队
指挥官
结果 意义 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
八路军第115师
板垣师团一部
林彪
板垣征四郎
将日军全部歼灭
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林彪,
八路军
第115师师长
合作探究
材料 毛泽东在大捷次日致电朱德、彭德怀:“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同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是所至盼。”
如何理解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1)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2)平型关大捷对日军的痛击,既打破了日军突破平型关、打击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又抑制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
(3)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
“亡国论”
“速胜论”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
——汪精卫《最后关头》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1938年10月,《中央周刊》
思考:面对这种言论,假如你生活在当时该怎样去做?
1938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论持久战》的报告
阅读课本完成《论持久战》的知识点?
合作+展示
素养探究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历史解释
目的:
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
内容:
①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③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时间:
1938年
意义: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弱
多助
大国
小国
速胜
强
寡助
持久
到敌人后方去?
1.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巩固与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措施:
军事 战争方式: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
战术:
政治
经济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民主选举,精兵简政。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
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整个中国战场上,六年来的作战,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大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ー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
——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
敌后抗战
力量壮大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战的整体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百团大战
阅读课本完成以下知识点?
合作+展示
素养探究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空观念
上海
时间:
指 挥 官:
方法:
目的:
结果:
背景:
意义:
日军实行“囚笼政策”,对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蚕食。
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百团大战对日军发动进攻,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彭德怀在前线
百团大战的后续
1941.8.20, 冈村宁次亲率8架飞机,5万多军队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发动百万大战,对百团大战进行报复,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
冈村宁次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 别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
作战方式 大兵团、大作战,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小规模运动战伏击战
作战范围 国统区 日占区
作战地位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知识拓展
陕甘宁·延安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时间:1937年9月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建立民主政权
领导人:林彪
意义:主动…粉碎了
时间:1940年下半年
领导人:彭德怀
意义: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思维创新
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