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戊戌变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甲午中日战争后,深受刺激的章太炎由专意治学走向参与政治。首先( )
A.宣传维新变法 B.投身辛亥革命 C.鼓吹政党政治 D.组织武装起义
【答案】A
【详解】据材料“甲午中日战争后,深受刺激的章太炎由专意治学走向参与政治”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章太炎宣传维新变法,失败后转而宣传革命思想,A项正确;B项不符史实,章太炎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排除B项;C项属于辛亥革命后,排除C项;D项不符史实,章太炎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D项正确;“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与“社会文化运动”关联不大,排除A项;戊戌变法并未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排除B项;维新派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他在一次集会上发表了激昂的演说:“吾四万万之人,吾万千之士大夫,将何依何归何去何从乎?故今日当如大败之余,人自为成。救亡之法无他,只有发愤而己。”这说明康有为主张(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答案】B
【详解】由题干材料判断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189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宣布变法,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主张,排除A项;民主共和是革命派的主张,排除C项;民主科学出现在新文化运动中,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 B.洋务派的措施健全可行
C.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动员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只是局限于社会上层精英分子的活动,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材料不是评价戊戌变法方式,排除A项;材料评价的是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排除B和D项。故选C项。
5.(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A.弘扬了民主科学 B.结束了君主专制
C.实现了自强求富 D.促进了思想启蒙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旨在说明戊戌变法促进思想启蒙,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科学,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但没实现国家富强,排除ABC项。故选D项。
6.(2022·海南·中考真题)甲午战争期间,严复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同时致力于翻译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严复此举意在
A.宣传民主科学 B.推动教育发展 C.号召救亡图存 D.传播传统文化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甲午战争期间,严复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同时致力于翻译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再结合所学,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国内的知识分子开始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进行了戊戌变法。严复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一时成为仁人志士的救国宣言,表明此举意在号召救亡图存,C项正确;宣传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排除A项;推动教育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物竞天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2·福建·中考真题)《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记载,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据此可知,这些“西书”的翻译出版( )
A.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
C.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 D.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可知,这一时期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书籍,使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思想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说法有些片面,这时翻译的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书籍,不仅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文化,更使得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思想发生变化,排除A项;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给到的信息是“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没有说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2·湖北黄冈·中考真题)1898年,《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 )
A.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 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再结合这一时期因为《马关条约》的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群情激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思想的宣传正好激发了民主救亡图存的意识,B项正确;明末清初就已经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排除A项;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排除C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传统思想不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为落实“双减"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某班成立了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都主张学习西方 B.都主张暴力革命
C.都主张民主共和 D.都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二者都是学习西方,A项正确;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不属于革命,排除B项;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排除C项;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排除D项。故选A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0.(2022·河南新乡·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有为大事记
1858年 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动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
1879年 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
1882年 到北京参加乡试来中,南归途经上海,大购西书,精心研读,大讲西学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
1888年 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因受阻未上达
1891年 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新学伪经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5年 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
1896年 续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7年 德国强占胶州湾,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1898年 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后 速往海外,组织保皇会,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 担任孔教会会长,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1917年 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推动康有为变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中的分隔线提示,概括康有为的三段人生经历。并据此谈谈你对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关系的认识。
【答案】(1)家庭出身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入侵的影响。
(2)人生经历:第一段:熟读经书、研究西学;第二段:宣传组织变法;第三段:复辟帝制。
认识:人生的发展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人的思想变化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详解】(1)根据“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动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得出家庭出身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据“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得出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根据“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得出外国列强入侵的影响。
(2)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康有为人生经历的第一段是1858—1879年,这一阶段他熟读经书、研究西学;第二段是1879—1898年,这一阶段他宣传组织变法;第三段是1898年以后,这一阶段他复辟帝制。结合所学可知人生的发展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人的思想变化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共23张PPT)
龙的挑战
屠龙大会
“相互协商”
甲午战争后的中国
瓜分中国
甲午战败,中国该怎么走接下来的路?
课堂导入
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甲午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历史
解释
核心素养时代
第6课 戊戌变法
新课标
教学评一致性
素养评价
课堂导入
多维整合单元大概念教学
目标评价
任务评价
素养提升
思维创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侵略史
1898年
6月11日
1840年
1842年
19世纪60年代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9月21日
1900年
1901年
探索史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马关条约》
加深“两半”社会
完全沦为“两半”社会
《辛丑条约》
学习科学技术
学习民主制度
两组矛盾: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两大任务:
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
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日本明治维新
近代化的内涵
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的工业化、商品化;
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时空观念
多维整合单元大概念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从此以后,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延迟符
2022年课程标准:
1. 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
2. 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时空观念
结合时代背景,梳理戊戌变法的过程,强化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
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戊戌变法的特点及其失败原因。
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在国难当前矢志不渝,仍然决心变法图强,不畏牺牲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国奉献的责任感;
壹
贰
叁
目标评价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条约》……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而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所以由失败带来的警悟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它可以称为“变”的起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国接下来的路该怎么变 往哪变?谁来变?
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 背景
过程
变法内容
影响
1.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
1.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2.变法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发展
3.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高潮
4.慈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结束
领域 内容 意义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_______________。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厂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
文化教育 废除________,改试策论,开办__________(京师大学堂,维新运动失败后唯一保留下来的成果)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____________。 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它在_____________上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它开启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上书言事
八股
新式学堂
新式军队
思想文化
合作+展示
任务评价:戊戌变法
通读课文,先独学后合作讨论,小组形成结论后由小组B层学生展示。
素养探究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独学+展示
史料实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运动的原因。
“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本原因:
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原因: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器物层次”
“制度层次”
素养探究 二:戊戌变法运动的过程
独学+展示
时空观念
通读课本梳理戊戌变法运动的过程
序幕
发展
高潮
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颁布 “明定国是”
汉代用公家的马车接送被选拔的读书人赴京,后来就以“公车”作为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
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会者众多。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官僚,他们纷纷表示赞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与北京强学会相呼应。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组织会社。
“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
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做了证明。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日本的榜样被有志于维新改良的人们放大了,洋务运动几十年间陆续出现的变法终于一步一步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马关条约》签订
瓜分狂潮
公车上书
序幕---公车上书
·
·
·
·
出生于广东南海县
1858年
·
1863年
(5岁)
背唐诗,
学《四书》
1880年
(20岁)
开始接触西学
·
1891年
(34岁)
第一次上书,请求变法,遭阻挠
1888年
(30岁)
创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
1895年
(38岁)
进京参加会试
·
1898年
(41岁)
辗转
海外
·
1927年
病逝
北京
人物扫描
康梁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创办《中外纪闻》
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报刊
——
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
严复译著《天演论》
创办《国闻报》
开堂讲学,聚集改革力量
著书立说办报,寻找变法依据
北京
天津
广州
上海
宣扬西学 变法图存
在孔子儒学的旧瓶子中
装入民主平等的新酒
(思想界的大地震)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
反映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发展---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梁启超
《国闻报》
严复
(1854—1921)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严复译《天演论》
1897年
严复 译《天演论》书稿
维新人士的主要活动
作用: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1898年6月11日
颁布“明定国是” 诏书
光绪皇帝
(1871—1908)
“五帝三王, 不相沿袭,……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皇帝《明定国是诏》
国家的方针政策
高潮---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素养探究 三:戊戌变法的内容
合作+展示
史料实证
根据课本内容,完成表格,并对戊戌变法内容影响进行讨论
颁布新法
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参政,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增强军事实力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汰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问题探究
维新变法运动
思考: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戊戌变法的措施是否全面体现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
没有,没能触动专制统治的基础,是很不彻底的
思考:变法措施中为什么没有涉及设议院?
光绪帝并不同意改革政体;维新派力量相对弱小;维新派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支持维新的民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因维新而利益受损的清廷顽固派
思考:变法有利于哪些人的利益?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假如你是农民,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政府官员, 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资产阶级,你对变法满意吗?
假如你是光绪皇帝,你对变法满意吗?
假如你是准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你对变法满意吗?
提示:农民:农工商总局;没有土地问题。
官员: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资产阶级:上书言事;发展工商等;无君主立宪。
光绪:可以大展宏图,但步履维艰;落实难;受牵制,没实权;没军权。力量单薄。
读书人:废除八股取士,等于断送了读书人的仕途,使他们掀起了一片反对声浪。
合作探究:
素养探究 四:戊戌变法的失败
独学+展示
史料实证
结合材料,说说慈溪太后对待变法的态度发生什么变化?
支持
反对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
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
(5)失败标志:
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
囚
维新派
顽固派
9月14日,光绪帝在向慈禧太后请示变法事宜时,太后指责道:“朝中的重要大臣,非有大错不可弃;现在是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新人离间旧臣;皇上为了顺从康有为一个人而乱了家法,将来到祖宗面前怎么交代呢?”
戊戌六君子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
精神?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变法精神: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戊戌变法留下了什么?
以
血
唤
醒
国
人!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合作探究: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受到其阻挠和破坏
维新派力量单薄,寄希望于袁世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脱离人民群众
素养探究 五: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独学+展示
史料实证
结合材料,说说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教训: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换我了
【问题探究】:你如何评价戊戌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一“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
政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创办国家银行;鼓励商办铁路、矿业;举办邮政
文教 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军事 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
1898年6月11日
百日维新
定国是诏
9月21日
材料二
进步性
政治:冲击旧式官僚体制
经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促进新思想的传播(思想启蒙)
局限性
传统观念束缚
守旧势力强大
社会基础薄弱
政治经验缺乏
顺应世界潮流
资产阶级维新派变法运动失败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立宪救国梦”破灭)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失败的根源)
素养提升
在挽救中感动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作。文中极力歌颂了少年的朝气,寄与了对中国的热爱与期望。
戊戌六君子
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
为挽救民族危亡甘于牺牲的爱国精神!
邓世昌
兴起:
发展:
高潮: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领导阶级和派别:
领导人:
变法的性质:
公车上书——1895年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时间、内容
历史意义:
维新变法
结果: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组织学会(以“强学会”“为代表)
创办报刊(《时务报》、《国文报》)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被害
思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