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故乡是北京》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故乡是北京》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8-07 14:3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故乡是北京》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故乡是北京》是一首充满深情的群众歌曲,由著名词作家阎肃作词,姚明作曲。这首歌曲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北京的古今风貌,融合了传统戏曲元素,展现了浓厚的京味特色。歌曲不仅讴歌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沉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了解北京的文化特色,同时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思维活跃的年龄阶段。他们对家乡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情,但对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可能了解不够深入。在音乐欣赏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节奏感和旋律感知能力,但对戏曲风格的歌曲可能较为陌生。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学习方式,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的教学设计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歌曲内容,感受音乐魅力。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感受《故乡是北京》歌曲中蕴含的戏曲风格和北京地方特色。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2.艺术表现
了解声乐的不同演唱形式,特别是女声独唱的特点。
理解并感受歌曲中音乐情绪和速度的变化。
3.创意实践
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写作等)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演绎歌曲片段。
4.文化理解
了解北京的传统文化景观和现代都市风貌。
认识戏曲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感受歌曲的戏曲风格特点。
2.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中戏曲元素的运用及其表现效果。
把握歌曲三个部分的情感变化。
六、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创作法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音乐课本、绘画材料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始一段美妙的音乐之旅。在我们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家乡。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给学生30秒时间想象)
师:现在,请睁开眼睛。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想象中的家乡呢?
生1:我的家乡有青山绿水,空气特别清新。
生2:我家乡有很多古老的建筑,每到节日时都会很热闹。
生3:我们那里有特别好吃的小吃,每次想起来都会流口水。
师:太棒了!你们的描述让我仿佛也置身其中了。家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特别的,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和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一首歌,这首歌的作者阎肃爷爷,他用音乐诉说了对自己家乡——北京的热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去感受,好吗?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初听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首《故乡是北京》。
(播放歌曲)
师:睁开眼睛吧。这首歌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歌声很优美,有点像戏曲。
生2:我听到了很多北京的地名。
生3:歌词里既有古老的建筑,也有现代的景象。
师:非常好的观察!这首歌确实很特别。它是由著名词作家阎肃爷爷写的,他从小生长在北京,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歌曲融合了戏曲元素,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接下来,我们再仔细听一听,看看还能发现什么。
2.再听歌曲
师:这次听完后,谁能告诉我,歌词中提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或特色?
生1:我听到了天坛、北海、卢沟桥。
生2:还有高楼大厦、旋转厅。
生3:我还听到了四合院、油条、豆浆。
师:太棒了!你们听得真仔细。阎肃爷爷在歌词中巧妙地融入了北京的古今风貌。从古老的建筑到现代的都市景观,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到新兴的娱乐场所,生动地描绘出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二)探究
1.分析歌曲结构
师:现在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这首歌的结构。仔细听,你们能感觉到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变化吗?
(再次播放歌曲)
生1:开头和结尾的部分比较慢,中间部分速度快一些。
生2:我觉得情绪也有变化,开始和结束时比较庄重,中间部分更加活泼。
师:观察得真准确!这首歌其实分为三个部分,我们用ABA来表示。A部分就是你们说的开头和结尾,它模仿了京剧中的"散板",速度较慢,情感深沉。B部分是中间的主体,采用了"流水板"的节奏,节奏明快,情绪饱满。这种结构让整首歌既有戏曲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歌曲的流畅性。
2.讨论演唱形式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首歌是谁在唱?
生:是一位女歌手。
师:没错,这首歌采用的是女声独唱的形式。你们觉得为什么作曲家会选择女声来演唱这首歌呢?
生1:女声听起来更温柔。
生2:可能是因为想表达对家乡的亲切感。
师:很好的想法!女声独唱确实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对家乡的温情和眷恋。同时,女声的音色也更适合展现这首歌中戏曲的韵味。
(三)示范
师:现在,让我来为大家示范一下这首歌的演唱,特别注意聆听其中的戏曲风格。
(教师示范演唱)
师:听完我的示范,你们有什么感受?哪些地方体现了戏曲的特点?
生1:有些地方的唱腔很像京剧。
生2:结尾的时候拖得很长,像戏曲里的收声。
师:说得太对了!这首歌巧妙地融合了戏曲元素,特别是在一些关键词的处理上,运用了戏曲的唱腔技巧,让整首歌既现代又传统。
环节三:巩固延伸
师:现在我们对这首歌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要你用一种方式来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你会怎么做?
生1:我想画一幅画,把家乡最美的风景画下来。
生2:我想写一首诗,描述家乡的四季变化。
生3:我想唱一首歌,唱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师:这些都是很棒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爱。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请大家在纸上画一幅简单的画,或者写几句话,表达你对家乡的感情。我们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
(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师:时间到了。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
(几位学生上台展示并解说自己的作品)
师:太棒了!看到你们对家乡的热爱,我感到非常欣慰。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家乡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地方。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通过这首歌,我们不仅了解了北京这座城市的魅力,更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深厚的爱。我们学会了欣赏戏曲风格的歌曲,也体会到了音乐表达情感的力量。记住,无论我们来自哪里,都要珍惜并热爱自己的家乡。
作业:
1.尝试用你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写作、摄影等)来展示你的家乡,并在下次课上与大家分享。
2.听一听其他描写家乡的歌曲,比较它们与《故乡是北京》的异同。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想象自己的家乡,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将即将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经验联系起来,为后续的音乐欣赏和理解奠定情感基础。
(2)探究音乐环节:
采用多次欣赏的方式,逐步深入分析歌曲的内容、结构和风格特点。通过引导性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主动发现和理解音乐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将音乐知识与文化背景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创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身经验相结合,深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种实践性活动不仅能巩固所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十一、板书设计
《故乡是北京》
┌歌曲特点:戏曲风格
├结构:ABA三部分
│├A:散板(慢)
│└B:流水板(快)
├内容:北京古今风貌
└主题:热爱家乡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乡是北京》这首富有特色的歌曲,不仅让学生学习了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堂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多次欣赏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容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建立情感连接,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分享自己家乡特色和创作环节时,展现出了良好的参与热情。这说明将音乐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讲解戏曲风格时,一些学生可能还是觉得有些抽象和难以理解。未来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更具体的戏曲示例和简单的模仿练习,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戏曲元素。此外,可以进一步拓展创作活动,如鼓励学生用方言或当地特色乐器来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表达对家乡的情感,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既传授了音乐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和文化素养。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努力,设计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