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6 18: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史料研究,唐至宋元时期的泉州地区建筑了260多座桥梁,其中不少是在近海、靠海,有些甚至伸入海湾。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泉州( )
A.行旅交通的艰难 B.对外贸易的繁荣
C.建桥技艺的高超 D.第一大港的地位
2.如表为春秋时期管仲的相关言论。由此可见,管仲( )
言论 出处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管子·权修》
关者,诸侯之陬隧(通道)也,而外财之门户也,万人之道行也,明道以重告之。 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虚车勿索,徒负勿入,以来远人 《管子·问》
A.秉持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重视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
C.反对工商食官的社会现象 D.注重提升百姓的道德素养
3.下表所示为春秋时期的经济观点摘编。据此可知,三人都认为( )
人物 观点
子产 主张官府采取“市不豫(干预)价”的政策,反对西周以来官府设“贾师”监管价格的做法
子贡 何以玉贵而石贱,因为玉少而石多,提出了物以稀为贵的观点
孟子 针对“市贾(价)不贰”提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相差一倍),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A.官府应该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B.应避免物价长期涨跌波动
C.商品价格应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 D.“工商食官”制度应被废止
4.“榷酒酤”是汉武帝时期实施的一项经济政策,由官府来垄断酒的生产和买卖,禁止私人自由酿酤。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的政策得失开展辩论。会后,“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改行酒税制度。这一转变( )
A.有助于加强财政集权 B.强化对商人的抑制剥削
C.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 D.体现了治国策略的调整
5.《中世纪欧洲史》中记载法国北部瓦郎西安城市民和约:“根据共同遵守的和约,凡往来瓦郎西安集市的商人及货物,均不得受到侵犯……凡违此条者(包括骑士在内),经两名瓦郎西安市民指证,对受害商人做出相应赔偿,另缴纳60先令罚金,其中20先令归受害商人,40先令归法官……”。据此可知该和约的颁布( )
A.强调了对本地市民的保护 B.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
C.意在惩治商人的不法行为 D.维护了城市治安秩序
6.唐开元年间,玄宗设立太府寺、两京诸市署,分别拿邦国财货之政令和百族交易之事。各地州、府、县均设市令具体管理商品市场。在市场交易时,“凡建标立候,陈建静物”,须用法定的度量衡具。这些做法( )
A.利于保护商业运行秩序 B.加速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C.埋下了官商勾结的隐患 D.缓和了唐政府财政危机
7.《唐律疏议》规定:“诸买奴婢、马牛驼骡驴,立券(官方发给买卖双方的带有契约性质的契券)之后,有旧病而买时不知,立券后始知者,三日内听悔。三日外无疾病,故相欺罔而欲悔者,市如法,违者笞四十,若有病欺,不受悔者亦笞四十。”这一规定( )
A.避免了买卖双方的纠纷 B.维护了契约双方的利益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加大了市场交易的风险
8.因为交通便利、人员聚集带来商机而自发形成的桥市,成为宋代城市、乡村最繁华、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桥市商业业态多样,展现出独特的活力。这一现象表明( )
A.工商食官格局的突破 B.市镇专业分工的深化
C.坊市分区制彻底废弛 D.商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9.乾隆至嘉庆年间,广州十三行商行最多时达几十家。行内可见店铺林立,绸缎绫罗、茶叶、陶瓷堆积如山,和十三行有贸易来往的有英、法、丹麦、瑞典、荷兰、巴西、俄罗斯、葡萄牙、西班牙和东南亚数十个国家。由此可见,广州十三行( )
A.对外贸易繁荣 B.使海上丝路得到拓展
C.行商享有特权 D.成为政府财政的倚重
10.据居延汉简《汉乐奴卖田契》记载:“置长乐里乐奴田卅五畝(亩),贾(价)钱九百,钱已毕。丈田即不足,计畝(亩)数环(还)钱。旁人(作证的人)淳于次孺、王充、郑少卿,古(酤)酒旁二斗,皆饮之。”由此推知,当时( )
A.商业活动十分频繁 B.土地交易较为规范
C.契约意识不断增强 D.市场管理体系完善
11.据统计,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叶,全世界流入中国的白银总数在10000吨以上,占当时世界白银产量的约1/3。这些流入中国的白银( )
A.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转型 B.推动了工业资本的积聚
C.使全国自由雇佣劳动走向普及 D.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12.宋代,江西浮梁村民售豆腐;“常州无锡县村民陈承信,本以贩冢为业,后极富”:“余干乡民张客,因行贩人邑,寓旅社”;常熟县蒿塘民淡氏兄弟三人,“分室以居,皆力耕卖酒,颇丰赡”。这可用于说明,宋代( )
A.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B.人地矛盾的日益加剧
C.政府扶持基层商业 D.农产品商品化率较高
13.1046—1049年,波斯旅行家纳西里·胡斯鲁访问埃及,发现开罗城内有2万家商店、200多家旅馆,零售商骑驴叫卖,珠宝店和钱庄大门敞开,只有一根绳索拦在门外。上述现象可以佐证( )
A.波斯帝国秩序良好 B.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
C.古代世界文明交流 D.奥斯曼帝国疆域辽阔
14.五代十国时期,楚国重视茶叶、桑蚕、棉花的发展;闽国把茶叶作为重要的出口物资,建州腊茶每年对外输出五六万斤,同时期的水果、蔬菜、花卉等也进入了产业化、规模化的交易状态。这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 )
A.政局稳定市场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D.新的劳作方式出现
15.三国时期蜀国在诸葛亮主政期间,大力鼓励发展丝织业,使得蜀锦成为益州(成都)地区的传统产业,远销到吴国、魏国,并成为蜀国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材料可用于说明,三国时期( )
A.长途贸易逐渐兴起 B.蜀地经济的发展状况
C.蜀国经济实力最强 D.区域贸易竞争的加剧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日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
——(西晋)鲁褒《钱神论》
从材料中归纳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作者抨击了当时什么社会弊端?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自大内(注:皇宫)西廊南去,即景灵西宫,南曲对即报慈寺街、都进奏院、百钟圆药铺,至浚仪桥大街。……街南桑家瓦子(注:娱乐场所),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都东京商业发展的新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高雅文化”在宋元时期“市民化”的表现。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至宋元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唐至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泉州作为重要的港口,商贸往来频繁,因此修建了很多桥梁,B项正确;行旅交通的艰难与在近海、靠海等地方修建桥梁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修桥的难度与技术,无法说明建桥技艺高超,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与其他港口城市对比,无法说明泉州是第一大港,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材料所示为春秋时期管仲的相关言论,“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征于市者,勿征于关”等都表明管仲重视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且当时并未出现这一政策,选项A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和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工商食官”的信息,排除C项;“提升百姓道德素养”和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子产主张官府不干预价格,反对西周官府设“贾师”监管价格的做法,体现了他认可市场自身对价格的调节作用。子贡提出物以稀为贵的观点,强调了物品的稀缺性对价格的影响,从侧面反映了他认为市场供需决定商品价格,孟子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本身内部的“情”来决定的,即让商品买卖按市场自发形成的价格进行,故选C项;材料中三人都反对官府干预经济,排除 A 项;B项表述与三人的观点均不相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工商食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汉武帝时期实行“榷酒酤”,由官府垄断酒的生产和买卖;汉昭帝时期改行酒税制度,允许民间酿酒和卖酒,只是征收酒税。汉武帝时期为了应对对外战争等需要,采取强硬的经济控制手段;而汉昭帝时期,社会形势有所变化,政策调整为相对宽松灵活的方式,以适应新的情况,这一转变体现了治国策略的调整,D项正确;改行酒税制度相对放宽了对酒的管制,不是加强财政集权,排除A项;改行酒税制度实际上减轻了对商人的抑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改行酒税制度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凡往来瓦郎西安集市的商人及货物,均不得受到侵犯”可知,商业贸易受到保护,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B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商人的保护,排除A项;和约的主要目的不是惩治商人的不法行为,而是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为商业活动创造良好环境,排除C项;D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唐开元年间,玄宗设立太府寺、两京诸市署,分别拿邦国财货之政令和百族交易之事。各地州、府、县均设市令具体管理商品市场”可知,唐玄宗时期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商业活动,而且要求商业交易必须使用法定的度量衡具,这些做法都是在保护和规范商业运行秩序,A项正确;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是在保护和规范商业运行秩序,没有体现官商勾结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与缓和财政危机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诸买奴婢、马牛驼骡驴,立券(官方发给买卖双方的带有契约性质的契券)之后,有旧病而买时不知,立券后始知者,三日内听悔”“三日外无疾病,故相欺罔而欲悔者,市如法,违者笞四十,若有病欺,不受悔者亦笞四十”可知,《唐律疏议》中规定奴婢、马牛驼骡驴的买卖中,买卖双方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出现欺瞒和欺诈,出现这种行为的都要受到处罚,这就有利于买卖双方都诚实守信,从而维护了契约双方的利益,B项正确;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买卖纠纷不可能避免,排除A项;规定没有提及税费等政府的收入,排除C项;规定规范了市场交易的秩序,不会加大了市场交易的风险,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易场所大量增加,桥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交通便利和人员聚集带来了商机,桥市商业业态多样,展现出独特的活力,这体现了宋代商业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D项正确;工商食官格局的突破主要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市镇专业分工的深化在材料中体现不明显,排除B项;坊市分区制的彻底废弛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中也没体现坊市分区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广州十三行店铺林立且与众多国家有贸易往来,由此看出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繁荣,A项正确;材料并未出现海上丝路的发展的比较,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对外贸易繁荣,未提及行商是否拥有特权,排除C项;只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朝土地交易时有明确的价格,有买卖双方,有证人、交易物品、交易数量、交易契约等,说明当时的土地交易行为较为规范,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土地买卖,并不是商业活动,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契约意识不断增强”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没有市场管理体系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6-17世纪中叶(世界)。根据材料“全世界流入中国的白银总数在10000吨以上,占当时世界白银产量的约1/3”和所学可知,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助推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此时中国属于明朝时期,并未实现经济社会转型,排除A项;明朝时期,中国尚未产生工业资本,排除B项;明朝时期的自由雇佣劳动关系出现是局部地区、局部行业,并不普及,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材料“贩冢为业,后极富”“因行贩人邑,寓旅社”“分室以居,皆力耕卖酒,颇丰赡”反映的是宋朝时期底层百姓通过经商致富的事件,说明的是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时期村民经营商业的情况,未涉及土地的经营,无法体现人地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未体现政府对商业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经营的情况,未涉及农产品的商品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1046—1049年”和所学可知,此时处于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632—1258年),“波斯”“埃及”为帝国境内地区,因此根据材料“开罗城内有2万家商店、200多家旅馆,零售商骑驴叫卖,珠宝店和钱庄大门敞开”可知,当时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B项正确;波斯帝国是大约存在于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无法得出“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结论,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的存续时间从1299年开始,直到1923年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农产品商品化是指将农产品转化为商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因此材料“闽国把茶叶作为重要的出口物资”“水果、蔬菜、花卉等也进入了产业化、规模化的交易状态”反映的是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C项正确;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B项;五代十国时期的劳作方式仍然是传统农耕,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的中国。材料“大力鼓励发展丝织业,使得蜀锦成为益州(成都)地区的传统产业,远销到吴国、魏国,并成为蜀国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体现的是三国时期的蜀国对纺织业的重视及发展情况,可用于研究蜀地经济的发展状况,B项正确;长途贸易兴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三国时期,魏国的实力最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区域贸易竞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6.特点:圆形方孔钱;流通性;存储性。社会弊端:抨击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风气。
【详解】特点:根据材料“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可得出,圆形方孔钱;根据材料“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可得出,流通性;存储性。社会弊端:根据材料“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可得出,抨击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风气。
17.(1)打破坊市制度(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商业化程度提高。
(2)宋词、元曲、风俗画等。
【详解】(1)新变化:根据材料“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街南桑家瓦子(注:娱乐场所),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可知,东京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制度(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根据材料“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可知,北宋东京商业化程度提高。
(2)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宋词、元曲、风俗画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