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06 19:3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高一生物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页,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 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选择题共 20小题,1-15每小题 2分,16-20每小题 3分,共 45分。非选择题共 5小题,
共 5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实验小组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
行了下列四个实验,其中不能判定植株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的实验是( )
A. 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B. 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1:1
C.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3:1
D. 对植株甲有关羽裂叶和全缘叶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有两种碱基序列
2. 下图表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由位于 DNA分子两条单链上的等位基因 A、a分开,形成 A、a两种配子
B.②中性状分离比 3:1的出现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C. AaBb的个体经③产生以上四种配子,两对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②中 3种基因型和⑤中 9种基因型的出现必须满足 A对 a、B对 b完全显性
3. 在某高结实率的自然植物种群中,其性别分化由常染色体上的三个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
上的等位基因 D、d+和 d-)控制,基因 D决定雄株,基因 d+决定雌雄同株,基因 d-决定雌株。已知 D对 d+
和 d-为显性,d+对 d-为显性。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 D、d+和 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一雄株和一雌株杂交后代中一定会有雄株,但不一定有雌株
C. 一雌雄同株个体进行自交,后代中会有雄株、雌株和雌雄同株
D. 一雄株与一雌雄同株杂交,后代可能全是雄株
4. 为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和两大遗传定律,某小组准备了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黑色
大、小球若干和白色大、小球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要模拟 F1(Dd)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可在甲或乙容器中放入大、小白球各 10个分别代表 D和 d
B. 若要模拟 F1(Dd)测交结果,在甲、乙两容器中放入的球的总数量必须相等
C. 若要模拟 F1(YyRr)自交产生的 F2的基因型及比例,可在甲、乙两个容器中放入四种球各 10个
D. 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可在甲容器中放入大、小黑球各 10个,乙容器中放入大、小白球各 10个
5. 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 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 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
小组让这 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 F1,F1自交得 F2,发现 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
若用 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 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和 AAbb,F1的基因型为 AaBb
B. F2矮秆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Aabb,共 4种
C. 基因型是 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 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 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16
6. 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果蝇细胞(2n=8)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 ”表示),在荧光
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甲中箭头所示;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①→②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B.④处的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含姐妹染色单体
C. 图乙的纵坐标应为 2n、n,ab时期对应图甲细胞
D. 染色体由③→④的同时,细胞从赤道板位置开始凹陷,该细胞可能是极体
7. 遗传性肾炎和半乳糖血症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控制遗传性肾炎的基因用 A、a表示,
控制半乳糖血症的基因用 B、b表示。关于这两种遗传病的两个家族遗传系谱图如下,已知Ⅱ2不携带任何
相关遗传病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遗传性肾炎的遗传方式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若Ⅲ1和Ⅲ6结婚,生一男孩患遗传性肾炎的概率是 1/4
C. 若Ⅲ1与Ⅲ6婚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9/48
D. 若Ⅲ1和Ⅲ6结婚,产前可通过性别鉴定和基因诊断防止遗传性肾炎孩子的出生
8.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搅拌
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 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未裂解,否则
细胞外 P放射性会增高
B. 通过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S和 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再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
染过程中蛋白质和 DNA 的变化
C. 细胞外的 32P含量仍有 30%,可能的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
D. 本实验证明噬菌体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的过程中 DNA 起着重要作用
9. 某病毒的 DNA分子共有碱基 600个,其中一条链的碱基比例为 A:T:G:C=1:2:3:4,在侵染宿主
细胞时共消耗了嘌呤类碱基 2100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毒 DNA 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半保留复制
B. 子代病毒的 DNA 中(A+T)/(C+G)=3/7
C. 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产生了 8个子代 DNA
D. 该病毒 DNA 复制 3次共需要 36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0.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高血糖环境中,在 DNA甲基转移酶催化下,视网膜细胞中线粒
体 DNA的碱基甲基化水平升高,引起视网膜细胞线粒体损伤和功能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 DNA 的甲基化会使其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B. 线粒体 DNA 复制时其甲基化的碱基仍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 DNA高甲基化可抑制 R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子结合
D. 患者视网膜细胞线粒体 DNA高甲基化水平可直接传给子代
11. 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西瓜的果皮嫩绿色、无条纹(马铃瓜,隐性性状)和深绿色、平行条纹(解
放瓜,显性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中,若四倍体母本去雄不彻底,则从四
倍体西瓜获得的种子将不全是三倍体种子。现种植某四倍体西瓜果实的种子,可通过植株所结西瓜的果皮
直接辨认其中的无子西瓜,则该育种过程中所选用的父本、母本及后代无子西瓜的果皮性状分别是( )
A. 马铃瓜,解放瓜,马铃瓜 B. 马铃瓜,解放瓜,解放瓜
C. 解放瓜,马铃瓜,马铃瓜 D. 解放瓜,马铃瓜,解放瓜
12. 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取决于性指数,即 X染色体条数与常染色体组数(果蝇为 2组)的比值,Y染色
体只与育性有关。性指数≥1发育为雌性,否则发育为雄性。已知 XXX与 OY(无 X染色体)在胚胎期死亡、
XXY为可育雌蝇、XO(无 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某红眼雄果蝇与一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红眼雄果蝇。下列推理不可能的是( )
A. 亲本雄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X和 Y染色体片段交换,发生了基因重组
B. 亲本雄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与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
C. 亲本雌果蝇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r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D. 亲本雌果蝇产生了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基因型为 XR的精子结合
13.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温处理材料能抑制纺锤体形成,阻止着丝粒被纺锤丝拉断
B. 洋葱需放入冰箱冷冻室(-18℃)环境下处理一周,等长出 1cm的根待用
C. 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应该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冲洗 2次
D. 高倍镜下观察经低温处理的洋葱根尖细胞大多数处于染色体加倍状态
14. 自然选择与进化密切相关,自然选择造成的种群进化改变可能不同,如下图所示,包括①单向性选择:
保留某一极端类型,淘汰另一极端和其他类型。②稳定性选择:将趋于极端的变异类型淘汰掉,保留中间
类型。③分异性选择:将两个极端类型保留下来而淘汰中间类型,这种选择将造成种群内类型的分异和种
群多向的进化改变,如果有其他因素起作用,最终可能形成尚没有生殖隔离的新亚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自然选择通过对个体基因的直接选择而改变种群的基因库
B. 图 A、B、C分别表示单向性选择、稳定性选择和分异性选择
C. 图 A中极端表型减少造成表型变异范围缩小,对进化不利
D. 图 C中两极端表型的个体间在自然条件下还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15. 植物和植食性昆虫间存在复杂的防御和反防御机制。通过长期的进化,植食性昆虫已经进化出复杂的解
毒酶系来应对寄主植物的毒性化合物的防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食性昆虫形成解毒酶系是植物的毒性化合物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B. 影响植食性昆虫对毒性化合物降解能力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 某植食性昆虫不同个体间解毒酶的差异是物种多样性的直观表现
D. 植物和植食性昆虫防御和反防御机制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二、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 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
选对得 3分,选对但不全得 1分,有选错得 0分。
16. 致死现象根据致死发生的发育阶段可分为配子致死和胚胎(合子)致死,又可根据致死的效果分为完全
致死和亚致死。某双杂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等位基因 A/a、B/b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两对等位基
因独立遗传,关于其自交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自交后代表型比为 4:1:1,可能是基因型为 ab的花粉不育所致
B. 若自交后代表型比为 5:3:3:1,可能是基因型为 AABb 个体胚胎致死所致
C. 若自交后代表型比为 6:3:2:1,可能是其中一种显性基因纯合个体胚胎致死所致
D. 若自交后代表型比为 18:3:3:1,可能是 50%含隐性基因的雌、雄配子致死所致
17. 下图为基因型为 AaBb的个体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
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出现了 A和 a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是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则该细胞产生的精子基因型有 AB、Ab、aB、ab四种
B. 若是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而互换,则会导致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
C. 若是发生基因突变,且为隐性突变,该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一定是 AB、aB、ab三种
D. 若是发生基因突变,且为显性突变,该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一定是 AB、aB、Ab三种
18. 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认为,在 DNA复制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的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子链是不连
续形成的称为后随链,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 1所示)后再连接成长链片段。为验证该假说进行了如下
实验:让 T4噬菌体在 20℃时侵染大肠杆菌 70min 后,将 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
在 15s、30s、60s、120s时,分离 T4噬菌体 DNA并通过加热使 DNA全部解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DNA
单链片段越小.离离心管口距离越近。检测结果如图 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 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 3H标记的位置应该是脱氧核苷酸 3'—C位上的–OH
B. 通过加热破坏了 DNA 分子中的氢键,起到的作用跟 DNA解旋酶类似
C. 短于 30s时,距离管口较远的低放射性有部分来自尚未复制完成的先导链
D. 120s时高放射性强度集中在距离管口较远的原因是更多的短链片段逐步连接成长链片段
19. 下图表示原核细胞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相关过程。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
时,会形成 RNA-DNA 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 R环结构。研究表明 R环结构
会影响 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 DNA 分子的复制,酶 A沿着模板链 5'→3'的方向解读碱基序列
B. 与过程①比较,过程②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A-U
C. 富含碱基 G的片段易形成 R环,原因可能是 mRNA与模板链间形成的氢键更多
D. 真核生物染色体 DNA 上的基因也能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0. 自从人类创立农业开始,就未停止过对农作物的改良。某科研小组以某种二倍体农作物①、②(分别具
有不同的优良性状)为亲本进行杂交,然后通过不同途径获得了新品种④、⑧、⑨、⑩,下列有关分析错
误的是( )
A. 与③→⑧相比,③→⑩过程的育种进程更快
B.③→④过程能提高植物突变频率且能使植物出现新的基因
C. 用秋水仙素处理③或⑦植株萌发的种子,也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图中⑥⑨⑩分别为四倍体、三倍体、单倍体
三、非选择题:共 5个小题,共 55分。
21. 果蝇的野生型和突变型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用纯合野生型果蝇与纯合突变型果
蝇杂交,F1全为野生型,F1与一只突变型果蝇杂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3∶1。针对此现象,
学习小组提出了三种假说。
假说一: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与杂合子交配,使得 F2的表型出现上述比例。
假说二: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突变型个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致死现象,使得 F2
的表型出现上述比例。
假说三: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使得 F2的表型出现上述比例。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说一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2)若假说二成立,则突变型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突变型的致死率为________。
(3)若假说三成立,则突变型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亲本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若用 F2中的一只野生型果蝇与另一只突变型果蝇杂交,子代中野生型∶突变型=1∶1,该结果说明假
设________成立,则这只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2. 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基因位于 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mm的植株
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雄性可育)。R、r
基因位于 5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RR、Rr、rr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
细菌中的 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 H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
乙酰胺(NAM)后含 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
(1)基因型为MmRr个体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2)若将 1个 H基因导入某个细胞(基因型为Mm)的 2号染色体上,通过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甲,请设
计实验探究 H基因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还是 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并写出实验思路、实验结果和结
论。
①实验思路:______。
②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
2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由两条肽链构成的,能够促进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生长发育,
BDNF基因表达受阻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图示为 BDNF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过程需要______酶的催化,其作用体现在①______②______。
(2)若以图中 BDNF基因整条片段为模板进行转录,BDNF 基因中碱基数与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
的比值______(选填“>”、“=”或“<”)6。乙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3)图 2中 tRNA有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tRNA与 mRNA结合的特异性结构是前端的______,该 tRNA
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AGC:丝氨酸;UCG:丝氨酸;GCU:丙氨酸;CGA:精氨酸。)
(4)由图 1可知,miRNA-195基因调控 BDNF基因表达的机理是______。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
丙过程______(选填“减弱”、“不变”或“增强”)。基于上述分析,请提出一种治疗该疾病的思路:
______。
24. 普通小麦的雄性不育(M)对雄性可育(m)为显性性状,矮杆(R)对高杆(r)为显性性状。研究小
组对某矮秆雄性不育小麦品种进行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矮秆雄性不育小麦与高秆雄性可育小麦杂交,F1为矮秆雄性不育:高秆雄性可育=1:1。亲代中矮秆
雄性不育小麦为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两对等位基因M/m与 R/r
的遗传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普通小麦有 21对同源染色体,缺失 1条染色体的个体称为单体,缺失 1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称为缺
体。单体和缺体属于____________(填“染色体结构”或“染色体数目”)变异。从缺失染色体的形态和
大小的角度分析,共可人工构建出____________种普通小麦单体。
(3)与花粉育性性状相比,茎的高矮更易辨别。假设单体的育性和成活率正常,缺体不能成活。欲确定该
矮秆雄性不育小麦的M基因位于哪条染色体上,设计方案如下:
①各类型的高秆雄性可育单体分别与该矮秆雄性不育小麦杂交。
②单独收获每种杂交组合中矮杆植株所结种子,并与其它杂交组合所结种子隔离种
植,最终得到多个 F1株系。通过某种方法从各 F1株系中筛选出矮杆单体植株。
③将各株系所得矮杆单体植株分别与各自亲本单体植株杂交,统计 F2表型及比例。若矮杆单体植株与 4号
染色体缺失的单体杂交时,所获 F2植株中矮杆:高杆=_________,且其它组的该比例=___________,则M
基因位于 4号染色体上。
25. 由于小群体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减小甚至丢失的现象称为遗传漂变。某昆虫灰翅(基因 A控制)和黑
翅(基因 a控制)是一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研究了该昆虫种群数量(N)对种群基因频率(亲代中基因 A
的频率为 0.5)随机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在 N1=70的群体中,有近 68%的群体子代中基因 A的频
率分布于 0.44~0.56范围,有近 96%的群体子代分布于 0.35~0.65范围;而在 N=8000的群体中,有 68%
的群体子代中基因 A的频率分布于 0.495~0.505范围,有近 96%的群体子代分布于 0.47~0.53范围。
(1)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____。根据题干及图中信息,分析 N1和 N2群体中子代基因 A的
频率分布范围,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比较 N1、N2群体,更容易发生进化的是____群体。
(2)有一只杂合灰翅个体和一只黑翅个体交配,在产生的后代中,每世代随机保留雌雄各一个个体。子一
代中留下的一雌一雄交配产生的 F2足够多的情况下,A基因频率的理论值是____。根据上述数据分析,造
成小群体遗传漂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
(3)研究发现,种群中出现了突变型的白翅,预测白翅基因频率的变化是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 B 2. D 3. B 4. B 5. D
6. D 7. C 8. B 9. D 10. B
11. D 12. A 13. C 14. D 15. C
二、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 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
选对得 3分,选对但不全得 1分,有选错得 0分。
16. B
17. CD
18. BD
19. AD
20. CD
21. (1) 不合理 若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野生型果蝇与纯合突变型果蝇杂交,F1
全为野生型,说明突变型为隐性性状,突变型果蝇不可能是杂合子
(2) aa 2/3
(3) aabb AABB
(4) 三 Aabb或 aaBb
22. (1)大花正常成熟果:大花晚熟红果:大花晚熟黄果:小花正常成熟果:小花晚熟红果:小花晚熟黄
果=3:6:3:1:2:1
(2) 让植株甲自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萘乙酰胺(NAM),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若子代大花:小花=1:1,则 H基因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若子代全部为大花,则 H基因插入了 m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23. (1) RNA聚合 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催化转录形成 mRNA 识别并结合模板 DNA上的启
动子序列
(2) > 细胞质中核糖体
(3) 1 与 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的反密码子 ③. 丝氨酸
(4) miRNA-195与 BDNF基因表达的 mRNA形成局部双链结构,从而使 BD-NF基因表达的 mRNA无法
与核糖体结合,抑制了翻译的进行 增强 促进 BDNF基因的转录(或抑制 miRNA-195基因转录)
24. (1) 母本 RrMm 不遵循
(2) 染色体数目 21
(3) 2:1 1:1
25. (1) 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 相对于小群体,大群体不容易发生遗传漂变 N1
(2) 1/2或 1/4或 0 由于随机留种的缘故,后代的基因频率可能完全不同,从而造成遗传漂变
(3)如果白翅性状适应环境,则该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白翅性状不适应环境,则该基因频率会减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