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6 17: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平政高中 李莎
【教学目标】
1、了解志贺直哉其人其作。
2、把握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结合文章理解情节运行模式和运行动力,了解小说的运行模式和运行动力的知识,.理解文章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3、领会作品的内容与主旨。理解作品中所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和坚持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引发学生对个性的解读,正确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的兴趣和个性。
【教学重难点】把握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体会情节中的“摇摆”及结尾的跌宕。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调查: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你的父母是如何对待你的兴趣爱好的?
二.整体感知
1.简介故事情节。
情节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就这篇小说而言,它的情节是怎样运行的?
发生:清兵卫痴迷于葫芦。
发展:清兵卫发现独特葫芦。
高潮: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
第二高潮:葫芦辗转卖到高价。
结局:清兵卫改变爱好。
三. 鉴赏探究:情节和细节
1、清兵卫一毛钱买来的葫芦被校役卖了五十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高价后又被古董店老板卖了六百块的高价,你觉得这样得情节设计合理吗?为什么?请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加以体会。
明确:这个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理由如下:
(1)第2段对清兵卫制作葫芦进行描写,表明他热衷于葫芦,做事很认真的特点。
(2)第3段写清兵卫错把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当成了葫芦这件事,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3)第4段写清兵卫“对葫芦热衷得这么厉害……每次上街的时候……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这表现清兵卫喜爱葫芦。
(4)第5段写“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
……
总结细节描写的作用:1.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2.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3.凸显主题。
2、情节之摇摆
对于清兵卫的爱好,他周围的人是怎么看的呢
客人、父亲(清兵卫)谈论葫芦 ;教员没收葫芦 ;父亲砸葫芦
1)客人、父亲(清兵卫)谈论葫芦
谈论的结果:清兵卫——周正平凡的葫芦
客人父亲——又长又大、奇特的葫芦
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对话 (对比、铺垫——这就是“摇摆”)
2)引入概念“摇摆”
(幻灯)摇摆: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突奔,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出现了犹豫不决的状态。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3)小说的摇摆还体现在哪儿
(1)当清兵卫上修身课玩葫 ( http: / / www.21cnjy.com )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这一事件发生以后,先写这个教员的爱好,再写家访(为什么 可以让学生重点讨论此次“摇摆”,板书:武士道)。
(2)教员家访,父亲恰好不在。
(3)清兵卫心跳,只求不要危及自己剩下的其他葫芦。
(4)幸亏教员只管训斥,并未注意近在咫尺的那些葫芦。
(5)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回来了,最终注意到那些葫芦,并粗暴地将之“一个一个地砸碎”。
4)“摇摆”的作用
(1)对比、衬托、铺垫;
(2)情节的跌宕起伏。
四、主题分析
1.客人、父亲与教员的爱好不同,但是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对清兵卫的爱好所持的态度是相同的。——都是反对!面对这样的反对,清兵卫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说明了什么
(1)学生可以找到:沉默、哭也没哭、脸无人色、发呆、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2)这说明清兵卫长期以来受到压制,这种压制让他感到了反抗的无力,是一种欲哭无泪、痛苦无奈的表现。
2.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清兵卫的爱好在沉默中“灭亡”了,但是他的葫芦呢 这样的奇迹意义何在
(1)肯定清兵卫的爱好;
(2)讽刺父亲、教员的无知与粗暴。
3.尽管如此,清兵卫的爱好还是被无情地扼杀了,他只好改变了他的爱好。关于他的新爱好,我们来猜想一下,结局会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样安排结局
学生齐读最后两段。新的爱好继续被扼杀!
(1)“留余”;
(2)前后呼应。
4.总结主题:
呼吁人们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五、主题深化
除此主题之外,小说有没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小说中的清兵卫是孤立的。他每天从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校回来,也不和别的孩子玩,不是上街看葫芦,就是自己玩葫芦。清兵卫似乎没有朋友,他的朋友只是他的葫芦、他的爱好。他的世界无法跟别人沟通。这大概是一种天才的苦闷。
白桦派简介:
志贺直哉(1883-1971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志贺直哉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 “白桦”派成为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
这篇作品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
六、结语
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都应该相信梦想的价值,坚持自己的梦想,同时,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个性,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七、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合理展开想象,续写这篇小说。
2.阅读《画家和他的孙女》《风筝》两篇文章,结合课文,以自己的感受为内容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随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