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6 17:3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11月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B)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规定位置。
3.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4.第Ⅱ卷的答案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
第I卷 (选择题 共36分,每题3分)
一、基础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l~3题。
① ,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 ② 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 ③ 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以为宁剩毋缺才够档次,以为一饭千金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 ④ 奢华。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 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司马光也谆谆告诫:“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 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蹿(cuàn)红 奢靡(mí) 宁(nínɡ)剩毋缺 一饱之需
B.蹿(cuàn)红 奢靡(mǐ) 宁(nínɡ)剩毋缺 八珍九鼎
C.蹿(cuān)红 奢靡(mí) 宁(nìnɡ)剩毋缺 厉行节约
D.蹿(cuān)红 奢靡(mǐ) 宁(nìnɡ)剩毋缺 积腋成裘
2.文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①日前 ②自愿 ③一直 ④追逐
B.①近期 ②志愿 ③一直 ④追求
C.①近期 ②自愿 ③一贯 ④追求
D.①日前 ②志愿 ③一贯 ④追逐
3.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莘莘学子 B.一饭千金 C.谆谆告诫 D.聚沙成塔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
①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②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这样。
③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④没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
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A.④⑤②③① B.④②⑤①③ C.②④⑤③① D.②①④⑤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表示,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各地工矿企业废渣的排放、转移、收集和集中处置行为,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B.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形象,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子今后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如今,使用微信聊天已经成为手机族进行交流的又一便捷方式,微信交流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己由最初的青年人逐渐扩大至中老年人。
D.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的邹静之认为,韩剧能够在亚洲地区走红,主要原因是韩国的编剧和导演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深度发掘功不可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范曾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
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结丰润源远流长,早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国画之中。
6.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集中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域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7.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B.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C.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D.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B.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C.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D.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惠太子与竞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①甚至,表乞自解,不许。及祥日②,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世祖诏举士,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建武中,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曰:“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 ( http: / / www.21cnjy.com )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权计相须,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晏不纳。及拜骠骑,集会子弟,谓思远兄思微曰:“隆昌之末,阿戎③劝吾自裁。若从其语,岂有今日 ”思远遽应曰:“如阿戎所见,犹未晚也。”及晏败,故得无他。
思远清修,立身简洁。衣服床筵,穷治素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南齐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二十四《王思远传》
注:①友于:兄弟之爱。②祥日:丧祭名。③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 除:授予官职
B.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案:查究
C.今一旦赞人如此事 赞:赞同
D.卿可数诣王思远 诣:拜访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及祥日,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
不出,火且尽
D.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体现王思远美德的一项是
①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
②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
③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
④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
⑤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
⑥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素对王思远以礼相待,等到他被杀,其女被废为平民,王思远以衣食资助养活她。
B.沈昭略贪赃徇私,思远据实弹劾,高宗、王宴等人让他停止做此事,思远不从。
C.建武年间,王思远跟从兄长王晏一起做尚书令,因不愿同居要职,他上书辞让。
D.王思远曾经劝说王晏,但王晏没有吸纳他的建议,且颇为得意,最终落得失败的结局。
第Ⅱ卷(114分)
四、(共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闲居遣怀十首
唐·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1)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姚合的诗追求“静趣”,请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3)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4)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5)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6)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五、(共12分)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4分)
  “代排”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最近杭州下沙一家服务公司推出的“银行代排”颇有意思:付2元钱,就帮你排队。许多市民说,上银行少则排队半小时,多则2小时,2元钱换2小时,值得啊;还有人说,这种服务的推出,银行应该感到脸红。
   请从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两个不同角度,分别给“银行代排”下一个定义,所下定义要分别突出两者不同的利益;每条不超过20字。
(1)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 的一种雇佣行为。
(2)被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雇佣行为。
17.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4分)
眼睛很宽容 ___________________
能装下整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又很苛刻 ___________________
容不得一粒沙尘 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曾经我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您的高足,现在学生也没让恩师失望!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当鼎力相助!
(1)将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文玩核桃
徐慧芬
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吗 掌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壳上有自然孕生出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这核桃若经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爱好收集这种核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
傅三是在四十岁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圆形略扁,坊间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最爱。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你我的双胞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
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 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病。
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人八旬模样,声气颇足,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中,胸腔里的那颗心顿时跳得要蹦出来——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的念与想!
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家叙谈。酒酣耳热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出现在老人眼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模一样,纹丝不差!
傅三红着脸,把心摊开了,说愿意用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君子不夺人所爱呀 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了我,可我没言语呀!
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傅三想,这话厉 ( http: / / www.21cnjy.com )害呀!再细想,觉得老先生毕竟做人做得比他有境界,静下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只是宝物亮了相,傅三偶尔也会把它捧在手上把玩一下,在人面前露露脸。有时昵,与老人聚在一起时,也让这一双宝贝暂时在同一双手里,拿捏拿捏,把玩把玩,然后再各归各。
傅三与老人的友谊渐深,两家常走动,俩人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又过了些年,老人已近九旬了,老伴也已去世,一个女儿又在外地,傅三就常常去老人那儿陪着聊聊天或帮着干些活。某一天,老人病重,躺在床上,对傅三开了口,小三啊,我怕不行了,死前能否圆我一个愿,把你那只核桃放我这儿,让我成双地玩几天,行不
傅三没想到老人会开这个口,沉吟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心想,就当他是自己爹吧,临死的老人,让他高兴一点吧。于是赶紧回家把核桃取来,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握着核桃脸上露出笑,对傅三说:小三啊,人活不过物,我也没几天玩了!看着老人油灯将灭的模样,傅三一阵心酸,忙岔开话题说些宽慰话。
临终前,老人的女儿赶了回来。大家一阵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忙脚乱,谁知道老人手里的那对核桃竟不见了,大家都说没看见。傅三叹着气,帮着老人女儿料理完丧事,想起这对核桃,心里难免发堵,但也只能宽慰自己:权当它是陪老人去了。
过了几天,老人的女儿找到傅三,端来一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瓷匣子。匣盖打开,傅三一下子跌入梦中!匣内竟—溜齐摆着四只形状、大小、纹路、色泽恰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大灯笼”!脑筋转过弯来,傅三才知道这原来竟是四胞胎呀!这谁能料得到昵!傅三大叫一声:怪哉!老人女儿说,匣里留着老人的遗书,遵从父命,全留给你的。
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平静下来,他只拈出两枚,另两枚让老人女儿收着,理由是:满易亏。
19.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说倒数第二段情节设计出人意料,请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的主人公是老人还是傅三 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感悟:当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当看见一株青松从泰山的岩缝中长出来,傲立山巅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逆境与磨难更能造就坚强的性格……
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吗?请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11月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蹿(cuān)红”“奢靡(mí)”“宁(nìnɡ)剩毋缺”“集腋成裘”)
2.A(①“日前”,几天前,前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近期”,指近来的一段时期,往往指从现在开始的将来一段不长的时期。②“自愿”,代表一种心情,自己愿意而没有强迫地去做的,如:自愿的行动;“志愿”,代表一种愿望,一种明显高于“自愿”的愿望。③“一贯”是形容词,意识是思想、作风等从不改变,一般做定语,如“这是他的一贯看法”“我们一贯认为”;“一直”是副词,只能做状语。④“追求”,用积极的行动达到某种目的,如追求财富荣耀,也特指追求异性,偏重在于求,求所得。“追逐”,追赶,例如追逐嬉戏;也指追求,如追逐名利,偏重逐,要追赶上某个东西。)
3.B(“一饭千金”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见《史记 淮阴侯列传》韩信与漂母典故。)
4.C (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这段话的开头句是“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综观所给的五句话,只有②句是与之构成递进关系,放在其他位置都不合适。于是,排除A.B两项,①句是最后总结句,呼应上文,据此确定答案。所以选c)
5.C(A语序不当,将“收集”移到“转移”前。B不合逻辑,删去“不会”。D句式杂糅,删去“主要原因是”或“功不可没”。)
二、(9分,每小题3分)
6.C(A项中“集中体现”有误。B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文意不符,应为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D“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错。)
7.B(“真实再现”有误。)
8.A(B项“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胜多许’的绘画准则”无依据。C项“士气的‘符号’”与“符号化趋势”不是同一概念。D项“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错误。)
三、(12分,每小题3分)
9.C(辅助,帮助)
10.B(因为。A.才,副词/竟然,副词; C.况且,表递进连词/将要,副词; D.如果,表假设关系连词/你,代词)
11.A(③竟陵王子良推荐 ⑥王思远过分爱干净)
12.C(没有跟从兄长一起做尚书令)
四、(24分)
13.(1)宋朝时建平王刘景素征召王思远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 注:“辟”“见”“礼遇”等重要词语译错一处扣1分,共3分。
(2)高宗辅佐治理政务后,没有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王思远,依然迁任他为御史中丞。 注:“辅政”“不之任”“迁”等的翻译,注意特殊句式的调整。错一处扣1分,共3分。
(3)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注:一句 1分,共4分)。
14. (1)听鹤唳,(1分);望秋山,(1分);赏绿萍,(1分);看青苔,(1分)。
(2)环境幽静:听鹤唳和望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满池的绿萍,斑斑点点的青苔,静态的景物,更是环境幽静的体现。(2分) 心境清静:没有徭役的烦扰,清闲;“料无车马客”没有人事官场往来,心里清净。环境清静是心灵清静的折射,对“静趣”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2分)
15.(1)只(“自”也对)缘身在最高层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长使英雄泪满襟 (5)虽九死其犹未悔 (6)悟已往之不谏
16.⑴花2元钱雇人去银行排队以节省时间。(2分)
⑵到银行去替别人排队以获得2元钱的报酬。(2分)
17.【答案和解析】答案: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非。
解析:合理答案的要求:拟人手法2分,反映同一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并体现在句式结构上2分。
【答案和解析】答案:
(1)“垂念”改为“常念”、“思念”。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2)“高足”改为“得意门生”、“优秀学生”。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3)“斧正”改为“指出”。 斧正:请人修改文章。
(4)“鼎力”改为“大力”、“全力”。 鼎力:感谢别人帮助之大,敬辞。
19.【答案和解析】答案:文玩核桃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或者:统领全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字暗含玩出文化,玩出境界,体现了小说的文化内涵。(每点2分)
20.【答案和解析】答案:(1)对傅三的要求有所戒备和不满,舍不得出让。(2分)
(2)对四胞胎的赠予感到震惊,被老人的深厚情义感动进而产生崇敬之情。(2分)
21.【答案和解析】答案:核桃是“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胎”的情节设计对前面的核桃是“双胞胎”的思维定势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突破,使小说异峰突起;也对老人的“吝啬”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感人至深,体现了人性的美好。(每点2分)
22.【答案和解析】答案:观点明确1分,结合情节分析3分,结合主题分析2分
示例一:主人公是老人。
傅三在明处,老人在暗处,傅三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核桃,老人更爱;傅三在找丢失的第二个核桃,老人在找失散的第四个核桃。老人没开口收买傅三的核桃,体现出老人君子不夺人之爱的收藏家境界。老人在临终之际没有夺人所爱,而是用四个核桃加倍报答了傅三的知遇之恩,体现出老人“玩”物的确玩出了“文”的境界,使老人的形象熠熠生辉,很好地揭示了玩物与做人的主题。因此我认为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而傅三是老人的陪衬。
示例二:主人公是傅三。
故事由傅三寻找核 ( http: / / www.21cnjy.com )桃开始,到巧遇老人找到双胞胎核桃,再到收买不成因核桃成为朋友,到最后成全老人心愿为老人送终得到老人慷慨赠送,傅三参与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同时其性格也不断发展变化,从为自己想到为老人想,表明在他心中与老人结下的友情已经超越了核桃的分量,体现了傅三终究不负朋友一场的金子一般的可贵品格。小说借此讴歌了情义价更高的中华源远流长的古道热肠,暗扣题目中的“文”字。因此我认为傅三是小说的主人公,老人是陪衬。
23.[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在材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出了多种自然现象及可以参悟的人生哲理,要求考生“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笔者在此特别提醒考生,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引导考生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这一道作文试题,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命题导向。“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作文,就要求考生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的真实感悟,而不能以写他人为主,不能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泛泛而谈。另外,考生要注意写出感悟,感悟不是一般的酸甜苦辣的浅层感受,而是要在记述经历的基础上,层层开掘,参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站在高处看世界》
王晓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高处看世界,世界将是另一番景象,而人的心灵将是别样的清爽和豁达。
去年刚放暑假时的那段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我人生中特别晦暗的时光。倒不是因为我的学业成绩排名亮了红灯,而是平时一向排在我之后的同桌,这次竟然排在我前头。她的姓名,沉沉地压在了我的心头,压得我真有点喘不过气来。愁苦之中我不禁扼腕长叹:“上帝啊,既生瑜,何生亮也!”
不久,一次偶然的苏杭之旅,让我的心胸改变了“景观”。
那天阳光很好,空气清新。早上一醒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爸爸就告诉我一个惊人的好消息,爸妈单位也放了长假,他们要带我一起去苏杭旅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去苏杭旅游是我多年的梦想,今日如愿以偿,我高兴得跳起拉丁舞来。未了,还破天荒地搂住爸爸的脖子,“狠狠”地亲了他一口。
第二天上午10时许,飞机在跃华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缓缓起飞。我坐在机舱的舷窗边,眺望窗外的风景,随着飞机的逐渐升高,窗外的行人、车辆、楼群馆舍,在我的眼中不断变小,变小,接着一一模糊了,消逝了。当飞机真正升入高空,我忽然发现舷窗外已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何等的景观!透过舷窗俯瞰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云朵朵。东边原是海峡的惊涛骇浪,这时却如冰湖镜面上浅浅的斑纹,反射着粼粼的波光;西边,山峦田畴,相衬相依,融合成一幅淡青色的水彩画。尤其令人惊诧的是,爸爸指着飞机刚刚掠过的一抹山峦告诉我,那就是令人仰望的巍巍泰山!
看着那抹渐渐远去的淡黑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心胸也豁然开朗:大千世界,还有比泰山更加高大的东西吗?但当站在一定的高度时,泰山也会变得如此之小,没有了往日的巍峨和神圣。站在高处看世界,真是别有一番景象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神清气爽了。
扪心而思,我忽然觉得,世界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心绪的好坏,人生的苦乐欢愁,全都取决于你所处的高度。若将自己的心灵置于名缰利锁的沼泽之中,目之所及便全都是尘嚣纷扰,致使自己的心灵蒙受尘垢,流淌泪水。而站在人生的高处,那么目之所及将永远是壮阔坦荡、清明澄澈;若能够跃上新的心灵台阶,登上新的心灵阶梯,从而抵达高尚、宽容、至善至真的境界,那么人的心胸就更会“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壮美无限了。
站在心灵的高处看世界,我不禁仰天而歌曰:运筹帷幄,羽扇纶巾。瑜亮共生,天公睿智也!
附文言文译文:
王思远,是琅笽临沂人。尚书令王晏的堂弟。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远被宋朝时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景素被杀后,手下人东逃西散,王思远亲自负责他的殡葬事宜,又亲手在他墓上种植松柏。并和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为其说明,感动了朝廷。景素的女儿被贬为平民,王思远拿自己的衣食去资助养活她。
建元初年,调任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竟陵王萧子良平素喜欢结交名士,王思远很受他们赏识和接纳。王思远请求出仕边远郡县,被任命为建安内史。长兄王思玄死,王思远兄弟之情甚笃,上表恳请辞官,未被准许。到了祭日,又坚决请求,世祖这才准奏。
世祖下诏推选人才,竟陵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萧子良举荐了王思远及吴郡的顾暠之。王思远和顾暠之很友好。暠之死后家中贫困,王思远把他的儿子接来,照顾得非常周到。邵陵王萧子贞为政吴郡,世祖任命王思远为吴郡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舆论都认为他是最适当人选。(思远)后因病辞职,还京任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佐治理政务后,没有重用王思远,依然迁任他为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贪赃徇私,思远便据实弹劾,高宗和思远堂兄王晏以及昭略叔父沈文季都请他别这样做,思远不从,依然像以前一样调查此事。
建武年间,王思远迁任吏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郎。他考虑到堂兄王晏现为尚书令,便不想和他都在中央任要职,上表坚决辞让,他说:“陛下对我的厚爱,古今难比。只是因为我和王晏关系亲密,的确不宜都居要职。而且也是因为陛下以德统率臣下,所以臣下才敢以礼选择进退。”皇上理解他的心思,于是改任王思远为司徒左长史。
当初,高宗施行废立君主的时候,王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和王晏闲聊,他对王晏说:“哥哥蒙受世祖厚恩,今日一旦帮助别人做这种事情,他也许可以权且任用你,但不知你将来如何立身。如果现在自杀,还能够挽回以后的名声。”王晏没有采纳。王晏后来当上骠骑将军时,集会本家子弟,对思远之兄思微说:“隆昌末年,阿戎劝我自裁,我如果听他的话,岂有今日。”思远立即接道:“像我所预见的那种后果,还在后头呢!”后来王晏事败,思远因此没受连累。
王思远为人清修,立身简洁。衣服桌椅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极其素净。有宾客来访(交流),他总要派人先暗作观察,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虽然如此,此人走后,他还要让二个仆人用苕帚反复清扫那人的坐处。皇上的从祖弟弟萧季敞性情豪纵,皇上心里不满,就对他说:“你可以多去拜访王思远几次。”
永元二年(思远)去世,当时四十九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