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第2节 测量长度和时间 课时2
1.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
2.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学习目标
同学们一起动手测量一块橡皮的长度,大家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吗?
小飞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
4.61 cm 4.60 cm 4.64 cm 4.51 cm 4.60 cm
测量时需要估读,会产生误差。
新知导入
误差不能消除,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能够避免,误差不可避免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误差的来源
测量方法
测量工具
测量者
改进测量方法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减小误差的方法
新知学习
01 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小飞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
4.61 cm 4.60 cm 4.64 cm 4.51 cm 4.60 cm
① 删除测量值中的错误数据
② 对测量值中的正确数据求平均值
不能改变精确度
生活中,年、月、日是怎么规定的?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一次完整月相的时间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
小时
分
秒
h
min
s
常用单位:
1.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
2. 单位换算:
毫秒
ms
微秒
μs
h
min
s
ms
μs
纳秒
ns
60
60
103
103
103
ns
02 时间
常见的时间
人呼吸一次约3s
播放一首国歌约50s
学校一堂课约45min
眨一次眼约0.2~0.4s
做一次眼保健操约5min
心脏跳动一次约1s
中学生跑800m
约220s
打哈欠一次约3~5s
古代测量时间的工具
日晷
沙漏
铜壶滴漏
日常生活中,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
现代测量时间的工具
石英钟
摆钟
手表
机械停表
重点考察
认识机械停表
归零按钮
计时按钮
分针指针
秒针指针
大圈
整圈:30s
大格:1s
小格:0.1s
小圈
整圈:15min
大格:1min
小格:0.5min
秒针转动2圈,分针转一大格
机械停表的使用
停表读数方法:
1.先观察表盘,弄清楚分针和秒针各转一圈的时间和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分钟数和秒数。
2.再看分针所对准的分钟数,只读出整数的分钟数,其余的秒数从秒针所对准的刻度读出;
3.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没有超出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0,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已超出了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30s;
4.停表的读数=分钟数+秒数
分的最小分度值:
秒的最小分度值:
秒表读数:
30 s
0.1 s
3min 37.5s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停表的读数
必做实验:选择合适的计时工具,测一测自己的脉搏跳动10次、80次所需的时间,以及1min内自己的脉搏跳动的次数,把测量结果填在表中
脉搏跳动次数 所需时间
10次
80次
1min
测量长度和时间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时间的测量
1h = 60min
1min = 60s
1s = 1000ms
1ms = 1000μs
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 秒(s)
停表的读数:
当小盘指针未超过半分钟刻度线则大表盘按照0~30s读数;
当小盘指针超过半分钟刻度线
则大表盘按照30~60s读数。
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课堂小结
1.关于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 无论用什么精密的测量仪器,都不可能没有误差。
C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 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D
课堂练习
2.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三次结果是24.70cm、24.72cm、24.69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24.70cm
★注意:平均值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跟题目中的数据保持一致)
3.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去测量物理课本长度,六次测量结果分别记录为:
25.82cm; 25.81cm;25.81cm; 25.92cm; 25.83cm; 25.82cm,
则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记为?
25.82cm
★注意:此时要除去某些明显的错误测量数据后才能求平均值。
4.如图所示,该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_ s
335
5.如图所示,该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_ s
当小盘指针未超过半分钟刻度线,则大表盘按照0~30s读数;
当小盘指针超过半分钟刻度线,则大表盘按照30~60s读数。
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