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5《陈太丘与友期》(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5《陈太丘与友期》(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6 20:3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陈太丘与友期平泉四海中学 张颖
课前检测:1、《世说新语》是______ (时期)文学家_____ (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这是一部____________(体裁)。南朝宋刘义庆志人小说集2、解释加点字词:⑧入门不顾①与友期行②太丘舍去③去后乃至④尊君在不⑤相委而去⑥则是无信⑦下车引之.........(约定)(舍弃、离开)(才)(通“否”)(丢下、丢弃)(就、便)(拉)(回头看)
3、翻译句子: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正午时分。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朋友过了正午仍然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③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客人问陈元方:“你的父亲在家不在?”④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行,相委而去。” 客人就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丢弃人家而离去。”
  
 
⑤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听了十分惭愧,走下车想拉元方表示友好。陈元方走进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个失信无礼的人。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问题探讨:
1.友及元方都在发怒,谁的怒有情可原?谁的怒属于无理取闹?为什么?2.请同学们想一想,怎么样做才能消除彼此的怨气?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4.为何把本文纳入“方正”,而不放在“夙慧”之中?巩固拓展:
1.辨析下列词语哪些是谦词?哪些是敬词?
?敝人?卑职?陛下?令尊⑤尊君 ⑥寒舍⑦寡人
⑧足下⑨令郎⑩家君 ? 老朽2.对朋友间关系的称谓有很多,你能说出几个来?3.关于小孩的古代故事有很多,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谦词:?敝人?卑职⑥寒舍⑦寡人⑩家君 ? 老朽
敬词:?陛下?令尊⑤尊君 ⑨令郎⑧足下①莫逆之交② 忘年之交③贫贱之交 ④金兰之交⑤刎颈之交⑥患难之交……
①曹冲称象② 孔融让梨 ③司马光砸缸…... (甲)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问题:
从“ ”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同杨氏子很相熟,从“ ”一词可以看出杨氏子反应非常敏捷。短文赏析:乃呼儿出应声 (乙)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边李树多子(果子),折枝,诸儿竞走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问题:1 选文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要善于观察思考,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应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中去发现它的本质和规律。都是写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语言描写2 选文甲、乙内容上的共同点是?刻画人物所运用到的描写方法是“诚信”美言积累 : ⑴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⑵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⑶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⑷诚信是五千年流淌的河,涓涓不绝,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流出了华夏大地的芸芸众生:诚信是一只神的笔,龟背上长出了汉字,汉字上长出了华夏。一代代,一脉脉,吸天地之灵气,吮日月之光华;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魂,华夏礼仪之邦,诚信成为高尚道德的尺度,美丽灵魂的筹码。诚信者,人必敬重。 ⑸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信,它变得醉香。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为诚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暗淡,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的美丽。
⑹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⑺有健康,如果缺乏诚信,那是不健全的身体;有美貌,如果缺乏诚信,那空有一副漂亮外表;有机敏,如果缺乏诚信,那是空长的头脑;有才学,如果缺乏诚信,那是空有的满腹才华;有金钱,如果缺乏诚信,那是行尸走肉的另类享受;有荣誉,如果缺乏诚信,那是一闪即逝的流星。——与初一学生共勉诚信乃立世之本。
拥有诚信,你将拥有一切;
失去诚信,你将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