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学案(含解析)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学案(含解析)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07 01: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回归课本实验
课本实验再现
一、提出问题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二、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实验材和实 室用温度计、秒表、火柴、硬纸板等。
三、实验步骤
(1)按实验装置图自下而上组装实验装置;
(2)在烧杯中装人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加热,并给烧杯盖上硬纸板,同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观察水温的变化;
(3)当水温达到90C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值,直到水沸腾后5min为止,同时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
(4)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作出水的温度一时间图像。
四、数据处理
五、实验现象
(1)水沸腾前,烧杯底部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温度越高,气泡越多,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渐渐变小;水的温度逐渐上升。
(2)水沸腾时,烧杯底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液面时破裂;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六、实验结论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拓展训练
1.星期天,小芳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芳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芳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2.关于“研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测量工具是体温计和停表
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C.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D.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3.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8-6-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
C.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水的沸点/℃ 98.2 98.9 98.5 98.6
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
D.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5.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酒精灯火焰大小一样的实验器材,按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实验过程中气泡的变化有图A和图B两种情况,图___________是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
(3)实验结束撤去酒精灯,细心的同学发现烧杯内的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请你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
(4)三组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描绘了图像(图3),通过对a、b、c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到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还能发现液体沸腾过程的特点是:虽然液体不断吸热,但是温度___________。
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______;
(4)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____图(选填“A”或“B”);
(5)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 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据此分析可知:A图象符合题意.B、C图象的沸点与原来不同,不符合题意;D图象中水的温度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故D不符合 题意。
2.答案:D
解析: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水的沸点比体温计的最高温度高,所以不能用体温计测沸水的温度,所以A错误;
B、水要沸腾需达到沸点,并需不断吸热,而水在不同气压下的沸点不同,所以水沸腾的两个条件都不确定,因此B说法错误;
C、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C错误;
D、水沸腾时因为水剧烈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以气泡的形式在水中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所以D说法正确。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3.答案:C
解析: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故A、B错误;甲物质在4~6 min内,温度升高,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C正确;由于不能确定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乙物质在6~10 min内的状态,故D错误。
4.答案:B
解析: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5.答案:(1)自下而上
(2)47;A
(3)石棉网和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够继续吸热
(4)适当减小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保持不变
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由图2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值上大下小是零上温度,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47℃;
A图中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3)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其原因是石棉网和烧杯底部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水还可以从石棉网和烧杯底部继续吸热。
(4)通过对图像a、b、c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到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有:①适当减少水量;②适当提高水的初温。分析图像可知,液化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6.答案:(1)液体的热胀冷缩
(2)68
(3)吸热但温度不变
(4)A
(5)不可行
解析:(1)根据温度计的原理可知,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作的。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其温度68℃。
(3)分析图象会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4)水沸腾之前,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图A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
(5)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不能使气压增大,不能提高水的沸点,故此方法不可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