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八年级生物北师大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17.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八年级生物北师大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07 07: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7.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八年级生物北师大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1.研究者发现有一种猎食性粪金龟,能捕杀比自己体型大十倍且有毒的马陆(一种动物),同时也以粪便和腐肉为食。由此判断,猎食性粪金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分别是( )
A.生产者、消费者 B.分解者、生产者
C.生产者、分解者 D.消费者、分解者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唐代诗人杜甫笔下,啁啾鸟鸣使大自然充满生机。诗中描写的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A.黄鹂 B.白鹭 C.翠柳 D.黄鹂和白鹭
3.下列几个选项中,常常是食物链中最后一个环节的是( )
A.绿色植物 B.肉食动物 C.植食动物 D.杂食动物
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⑤是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只有一条食物链
B.②是生产者,③、④是消费者
C.②→③→④→⑤构成一条食物链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5.如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水雉
C.鱼与鳖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6.小型鸟类白头翁喜欢吞吃小樱桃,然后将未消化的完整种子排到距离原植物很远的地方,这体现了白头翁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7.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该现象体现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能维持生态平衡
C.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体现了动物对人类起了哪方面的作用( )
A.在科学和技术上给人们启迪 B.具有观赏价值和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
C.动物和人类的和谐共处 D.提供肉、蛋等作为人类的食物
9.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维持碳—氧平衡 D.帮助植物传粉
10.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羊吃草,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松鼠将松果藏在地下,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鬼针草表面带刺,有利于种子传播
D.牧民大规模猎捕狼,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1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古诗最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帮助传播种子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物质循环
12.因为麻雀的食谱中,人工种植的谷物也占了一部分,但如果大量的人为消灭麻雀,会使农田当中的害虫几乎没有天敌,反而让次年的粮食严重欠收。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维持生态平衡
13.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对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制成了雷达等仪器装备
B.苍蝇、蚊子、老鼠、螳螂这“四害”会传播疾病,应彻底消灭
C.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D.野兔的皮毛上经常挂着苍耳、鬼针草等植物的果实,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4.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制约依赖,维持生态平衡
B.植食性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不利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D.动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5.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政和佛子山景区位于福建省政和县境内,已进入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子山景区范围面积137.3平方公里,由地下、地面及地上空间组成,东至旺楼,西至蛙岩,北至铜盆山,南至镇前鲤鱼溪,如图表示该地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群系。
(1)图中田鼠、青蛙、蛇等动物在生物圈中属于____。青蛙与蛇之间的关系是____。
(2)图中所示食物网有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
(3)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体内有害物质积累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过度地捕杀动物,很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我们不能随意捕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粪金龟(蜣螂)通常以牲畜的粪便为食,所以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同时能捕杀比自己体型大十倍且有毒的马陆,又属于消费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描绘的生物有黄鹂、柳树、白鹭,其中黄鹂和白鹭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故选D。
3.答案:B
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参与形成食物链。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绿色植物是生产者;消费者主要是指各种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故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檀物(生产者)开始的,位于食物链的第二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因此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通常是动物(消费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绿色植物(起点)一食草动物一肉食动物一...杂食动物即可是植食动物,也可是肉食动物,故选B。
4.答案:C
解析:AC. 食物链反映的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可见,图中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即②植物→③虫→④鸟,⑤细菌、真菌不能参与食物链的构成,A正确、C错误。
B.图中②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③虫、④鸟都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B正确。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D正确。
故选:C。
5.答案:D
解析:图中的食物链有:绿色植物→鱼→扬子鳄、绿色植物→鱼→鳖→扬子鳄、绿色植物→鳖→扬子鳄、绿色植物→蚊→蜻蜓→鳖→扬子鳄、绿色植物→蚊→蜻蜓→水雉→扬子鳄。A、该食物网共有绿色植物→鱼→扬子鳄、绿色植物→鱼→鳖→扬子鳄、绿色植物→鳖→扬子鳄、绿色植物→蚊→蜻蜓→鳖→扬子鳄、绿色植物→蚊→蜻蜓→水雉→扬子鳄5条食物链,A错误。B、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相对数量越少,因此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扬子鳄,B错误。C、由图可知,鱼是鳖的食物,鱼和鳖有共同的食物绿色植物,故鱼与鳖之间有捕食和竞争关系,C错误。D、食物网中,能量的起点是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故该食物网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D正确。故选:D。
6.答案:D
解析:白头翁吞吃小樱桃,并把未消化的完整种子排到其他地方,种子在条件适宜时会萌发,结合分析可知,这体现了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B
解析: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没有体现动物促进物质循环,体现的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A错误。
B.过度捕杀青蛙导致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主要是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来的平衡,使害虫天敌减少,大量繁殖,体现了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B正确。
C.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没有体现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传粉的例子有昆虫传粉,传播种子的例子有动物皮毛可以帮苍耳子传播种子,C错误。
D.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根据食性的不同可分为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等,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没有体现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解析:题中的诗句描写了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群白鹭飞向蓝天的景象,体现了动物具有观赏价值并且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的作用。
9.答案:B
解析:羊作为消费者,直接以草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氯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0.答案:D
解析: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羊吃草,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A正确。
B.松鼠将松果藏在地下,贮食的过程中有利于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故B正确。
C.鬼针草等的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从而促进了种子的传播,故C正确。
D.牧民大规模猎捕狼,不利于生物的多样性,会破坏生态平衡,故D错误。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诗句中的食物链是:水稻→害虫→青蛙。可见青蛙能够捕食害虫,有利于水稻生长,维持生态平衡,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如果大量的人为消灭麻雀,会使农田当中的害虫几乎没有天敌,主要是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来的平衡,反而让次年的粮食严重欠收,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A.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雷达是模仿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来工作的,A正确。
B.苍蝇、蚊子、老鼠能传播疾病,应控制其数量,使之保持在较低水平,但也不能彻底消灭,会影响生态平衡,螳螂是益虫,不能消灭,B错误。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果人们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可能会破坏原有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C正确。
D.苍耳和鬼针草的果实上有刺,这些刺可以附着在野兔的皮毛上,当野兔移动到其他地方时,这些果实就会被带到新的地方,从而帮助植物传播种子。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被称为动物帮助植物进行种子传播,D正确。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A、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相互制约依赖,维持生态平衡,A正确。B、动物以植物为食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会促进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平衡,B错误。C、动物通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C正确。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故选:B。
15.答案:(1)消费者;捕食
(2)4;植物→田鼠→猫头鹰
(3)猫头鹰
(4)生态平衡
解析:(1)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田鼠、青蛙、蛇、等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此生态系统中蛇以青蛙和田鼠为食,故青蛙与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
(2)题图中的食物链有:植物→昆虫→鸟→猫头鹰;植物→昆虫→青蛙→蛇→猫头鹰;植物→田鼠→蛇→猫头鹰;植物→田鼠→猫头鹰。共4条。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田鼠→猫头鹰。
(3)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在此生态系统中,猫头鹰的营养级最高,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4)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和昆虫被蛇、蛙、鸟吃掉,捕杀了蛇、蛙、鸟使田鼠和昆虫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草就随之减少,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