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2)——八年级生物苏教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1.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姿多彩,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从以下动物中识别出真正的鱼,它们是( )
①鱿鱼
②章鱼
③鲨鱼
④鲸鱼
⑤海马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③⑤
2.鱼之所以能生活在水中,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 )
①身体呈流线型
②体表有黏液
③身体表面有鳞片
④用鳍协助游泳
⑤用鳃呼吸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④⑥
3.鲫鱼是一种常见淡水鱼。下列关于“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鲫鱼体色背浅腹深,用鳃呼吸
B.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腹鳍
C.鲫鱼靠眼观察水流变化
D.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动时遇到的阻力
4.2021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颁布,下列动物都在名录中,其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川金丝猴 B.中华鲟 C.红腹锦鸡 D.棱皮龟
5.蛇没有四肢,但仍属于爬行动物,因为蛇( )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②用肺呼吸
③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④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B.两栖动物能用肺和皮肤呼吸
C.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D.我国特有的扬子鳄是两栖动物
7.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 B. C. D.
8.“笨鸟先飞”是指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才能与其他鸟同时到达目的地,“笨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的动力主要来自( )
A.胸肌 B.前肢骨 C.大腿肌肉 D.胸骨
9.如图,关于家鸽的呼吸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D.家鸽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10.动物保护者在偷猎者的营地里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动物头骨(部分)。被捕杀的动物最可能是( )
A.牦牛 B.野狼 C.野驴 D.羚羊
11.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体表被毛 B.胎生、哺乳
C.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D.生活在陆地上
12.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是( )
A.金丝猴 B.斑马 C.东北虎 D.黄鼠狼
13.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是( )
A.大鲵 B.大熊猫 C.海龟 D.扬子鳄
14.下图是“鲫鱼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是:身体呈________型,体表有________覆盖,并有________,可减少游动的阻力。
(2)鲫鱼主要靠[ ]________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3)用鱼缸饲养鱼时,如果数量过多,就会出现鱼频频浮头,这是水中________不足导致的。
(4)小兰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很多已经死的鱼中,她可根据_____________判断鱼是否新鲜
A.鳞片是否完整 B.鳃丝的颜色 C.身体有无伤痕 D.体表是否湿
15.观察家兔与家鸽的内部结构图(如图),回答问题:(【】中填写图中数字,横线上填写文字。)
(1)家兔和家鸽这类多细胞生物体的各种细胞都是由___________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
(2)家鸽与家兔都用___________呼吸,此外家鸽还能用【】辅助呼吸,从而保证了飞行时氧气的供应。
(3)与家鸽不同的是家兔的体腔被___________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家兔与其他食肉性动物相比较,___________发达,有利于植物纤维的消化。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①鱿鱼属于软体动物;②章鱼的身体呈卵形或卵圆形,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③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④鲸鱼虽然生活在水中,但是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⑤海马虽然形状不像鱼,但有鱼的特征,有鳍,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终生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类。因此③鲨鱼⑤海马属于鱼类。
故选:D。
2.答案:D
解析: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游泳,靠尾部和躯千部的左右摆动和绪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3.答案:D
解析:鲫鱼身体背深腹浅,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A错误;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尾部和躯干部,B错误;鱼的侧线具有感知水流方向的作用,C错误;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动时遇到的阻力,D正确。
4.答案:D
解析:A.川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A不符合题意。
B.中华鲟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B不符合题意。
C.红腹锦鸡属于鸟类,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C不符合题意。
D.棱皮龟属于爬行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B
解析:爬行动物的体表被覆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卵有坚硬的壳保护,所以①②③是蛇属于爬行动物的原因,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
6.答案:D
解析: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如大鲵,A正确;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正确;两栖动物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C正确;扬子鳄不属于两栖动物,D错误。
7.答案:D
解析:蟾蜍、大鲵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扬子鳄不属于两栖动物。
8.答案:A
解析:鸟发达的胸肌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9.答案:D
解析:A.肺能够进行气体交换,气囊只有暂时储存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故A错误。
B.吸气时,空气通过①气管进入②肺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③气囊暂时储存,所以,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故B错误。
C.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故C错误。
D.吸气时,空气进入肺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进行一次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分两次经过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野驴,牦牛和羚羊都属于植食性动物,没有犬齿,只有白齿和门齿。野狼为肉食性动物,有门齿、犬齿和白齿。图中动物头骨有犬齿,应为野狼的牙齿。
11.答案:D
解析:A.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属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故A不符合题意。
B.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属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故B不符合题意。
C.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能力,属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
D.不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个别的哺乳动物生活在水里,如鲸鱼,因此生活在陆地上不属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A.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A符合题意。
B.斑马的主要栖息地主要分布在非洲,B不符合题意。
C.东北虎正名叫西伯利亚虎,它分布在亚寒带的原始森林中,这一带大部分地区在前苏联和我国的东北黑龙江、吉林地带,C不符合题意。
D.黄鼠狼是中国东部和俄罗斯分布较多的小动物,东南亚等地也有,但是数量较少,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D
解析:AB、大鲵属于两栖动物,不是珍稀爬行动物。
C、海龟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D、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在扬子鳄身上。所以。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故选:D。
14.答案:(1)流线;鳞片;黏液
(2)4尾部
(3)氧气
(4)B
解析:(1)鱼的体形成流线型,体表覆盖有鳞片,表面有粘滑的黏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2)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用鳍游泳,靠4尾鳍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来获得动力。
(3)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用鱼缸养金鱼时,金鱼数量过多,水中氧气减少,会出现鱼浮头呼吸水面新鲜空气的现象。
(4)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所以如果鱼新鲜也就能保持正常的呼吸,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就充满了鲜红色的动脉血,鳃丝颜色鲜红,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答案:(1)受精卵
(2)肺;⑧
(3)膈;盲肠
解析:(1)家兔和家鸽作为多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起源都来自于一个最初的细胞,即受精卵。受精卵通过不断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最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些细胞共同构成了整个生物体。
(2)家鸽和家兔都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主要呼吸器官都是肺。然而,家鸽作为鸟类,在飞行时需要大量的氧气供应。因此,除了用肺呼吸外,家鸽还有一套特殊的呼吸系统,即气囊。气囊位于家鸽的骨骼内部,可以储存空气,辅助肺进行呼吸,从而确保飞行时氧气的持续供应。
(3)家兔作为哺乳动物,其体腔被一种叫做膈的结构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它可以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使胸腔内的器官如心和肺免受腹腔内器官如胃和肠的压迫,从而有利于呼吸和循环。与其他食肉性动物相比,家兔的盲肠特别发达。盲肠是家兔大肠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帮助家兔消化植物纤维。由于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它们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因此需要发达的盲肠来帮助消化这些难以分解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