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八年级生物苏教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1.近年来水葫芦(凤眼莲)在桂林迅速蔓延,给本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关于这一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是外来物种入侵现象
B.会给本地生物多样性带来危害
C.水葫芦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D.可以到水葫芦原产地引进水葫芦的天敌抑制它的生长
2.2023 年3月3日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旨在倡导人们关爱野生动植物、加强物种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三个维度
C.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开发一切生物资源
D.毁林造田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3.下列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的改变与破坏
B.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
D.人类的大量捕杀
4.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濒危动物迁地保护 B.大量引进外来生物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颁布保护生物的法律法规
5.下列保护东北虎、东北豹等濒危物种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加强执法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
B.建立种质库,保护遗传资源
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丰富食物来源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栖息环境
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本质是基因多样性
B.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
C.屠呦呦用黄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2020年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属于就地保护
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本质是基因多样性
B.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
C.屠呦呦用黄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2020年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属于就地保护
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强法制管理
B.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迁地保护
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物种多样性,一定不会引起外来物种的入侵
B.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围湖造田、毁林造田可扩大我国粮食的种植面积,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10.2022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口号:“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
11.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由“濒危”降为“易危”。为了使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所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私人领养做宠物 B.迁入动物园圈养
C.加强环保宣传演讲 D.建立自然保护区
12.我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B.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
C.引进更多的外来物种 D.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
1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C.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
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将野地改造成绿化草坪对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
C.大批引进外来物种可丰富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降为18.7%,1981年仅为8.5%,从而导致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植物已经绝迹。
材料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公顷,30年后竟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材料三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
(1)材料一说明造成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灭绝的原因是生存环境的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开发利用。
(3)材料三说明由于____________入侵到缺少天敌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4)以上材料说明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____________中,并且与其他的____________相联系,若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____________。
(5)为了世界的丰富多彩,为了减少物种的丧失,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为一名公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水葫芦在桂林蔓延,这属于外来物种入侵现象,A正确。
B.水葫芦的蔓延,会影响本地生物多样性,危害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B正确。
C.水葫芦生存能力强,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严重危害当地的生态安全,C正确。
D.引入水葫芦的天敌不可取,如果水葫芦的天敌也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也可能损害当地的物种,造成生物入侵,应该经过评估以后方可引进,D错误。
故选D。
2.答案:B
解析:A.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A错误。
B.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维度,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不是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C错误。
D.毁林造田会破坏生态平衡,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蛙类减少的原因:人类的大量捕杀,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蛙类减少,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60%,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因此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故选C。
4.答案:B
解析:A.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迁地保护,A正确。B.引进外来生物,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生物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C正确。D.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正确。故选B。
5.答案:C
解析:A.加强执法力度可以有效地打击非法猎杀、贩卖濒危物种的犯罪行为,从而保护这些物种的种群数量。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A不符合题意。B.建立种质库(基因库)来保存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保护濒危物种常用的措施,B不符合题意。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存在很大的生态风险。外来物种可能适应能力强,没有天敌控制,从而大量繁殖,与本地物种争夺生存空间、食物等资源,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此外,外来物种还可能携带病原体,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在保护濒危物种时,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作为食物来源,C符合题意。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环境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划定一定范围的区域进行保护和管理,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濒危物种的干扰和破坏,为其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同时,自然保护区还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基地和生态教育的场所,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C
解析:A.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本质就是基因多样性,A正确。
B.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B正确。
C.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等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称做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因此,屠呦呦用黄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
D.2020年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本质就是基因多样性,A正确。
B.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B正确。
C.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等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称作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因此,屠呦呦用黄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
D.2020年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
故选C。
8.答案:C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0.答案:A
解析: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正确。
11.答案:D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因此为了使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所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A、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正确;
BD、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正确;
C、引进更多的外来物种,容易造成生物入侵,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A错误。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
C.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斑头雁、棕头鸥,C错误。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A、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A错误。
B、将野地改造成绿化草坪会破坏野地,B错误。
C、引进外来物种,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D正确。
故选:D。
15.答案:(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改变和破坏;过度(掠夺式的)
(3)外来物种
(4)生态系统;生物种类
(5)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分析对其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自己不做危害生物物种的事情,应制止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
解析:(1)材料一说明滥砍滥伐,使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81年仅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最终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
(2)材料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灭绝的原因是生存环境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滥采乱挖、掠夺式开发导致野生甘草的已有一半被挖尽,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3)材料三说明由于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后,食物充足(马尾松林多),因此大量繁殖,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成了破坏,危及本地物种。
(4)以上材料说明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 生物种类 ,若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
(5)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些生物不再适应环境,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分析对其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自己不做危害生物物种的事情,应制止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