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部编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B
说教法和学法
C
说教学过程
D
说板书设计
A
说教材
《灰雀》是部编版第五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一、说教材
第八单元
美好的品质,
犹如温暖的阳光,
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第八单元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这正体现出本单元美好品质的主题。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男孩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将小鸟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列宁没有问孩子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叹,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从而认识和改正错误。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重·难点:
重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宁、胸”等10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郊、养、粉、谷、粒”5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时间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初步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灰雀的可爱以及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初步感受对鸟类的保护。
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灰雀的可爱以及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2.根据时间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读懂每部分的意思,初步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的故事。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关,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情感朗读,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通过学生的读、想、写、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
雀
列宁(1870—1924),列宁是前苏联伟大的革命领袖,他创建了俄国共产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系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环节: 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1.初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环节: 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1.初读课文。
2.检查字词。
列宁 胸脯 惹人喜爱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可惜 诚实
第二环节: 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1.初读课文。
2.检查字词。
3.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找一找、圈一圈课文自然段中开头表示时间的词语。
思考:在每一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抓住时间理序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 。
一天,一只 的灰雀 ,列宁遇见了 ,
并与他 。
第二天,列宁又看到 。
把三个部分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环节: 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1.初读课文。
2.检查字词。
3.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第三环节:读中感悟,体会“高明”
默读第1自然段,找找描写灰雀的语句,画下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从所运用的拟人手法,灰雀的样子、动作、声音来体会。
理解:惹人喜爱,读准“惹”。
播婉转的鸟鸣声理解“婉转”。
想象“在树枝间来回跳动”的画面。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每次
都要
经常
第二环节: 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1.初读课文。
2.检查字词。
3.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第三环节:读中感悟,体会“高明”
第四环节: 指导写字,掌握要点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郊
养
粉
谷
粒
郊
养
粒
谷
粉
第二环节: 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1.初读课文。
2.检查字词。
3.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第三环节:读中感悟,体会“高明”
第四环节: 指导写字,掌握要点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作业:
1.规范书写今天学习的5个生字。
2.熟读课文。
四、说板书设计
25.灰雀
列宁 小男孩
喜爱《灰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灰雀》,这篇课文是部编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5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教学及设计意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灰雀》是部编版第五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说到单元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本单元的主题“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这正体现出了本单元美好品质的主题。
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男孩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小鸟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列宁没有问孩子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叹,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与小男孩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如何使孩子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学。正确读写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我班实际情况,我将目标进行了分解,制定出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宁、胸”等10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郊、养、粉、谷、粒”5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时间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初步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灰雀的可爱以及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初步感受对鸟类的保护。
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灰雀的可爱以及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2.根据时间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初步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本课时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说学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想、写、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三、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教师要帮助学生架设和文本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摄入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过程预设了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
首先,认识“灰雀”。
出示灰雀图片,让孩子们交流,接着教师引出课题,师生板书课题。重点讲“雀”,边书写边讲解,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字,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它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
设计意图:作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对麻雀比较熟悉,说起灰雀,孩子们还是比较陌生的,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灰雀,并且可以和自己所认识的麻雀进行对比,还记住了“雀”字的写法。
接着,引入名人。
出示列宁的头像图片,你认识他吗? 列宁(认读“宁”后鼻音)。出示列宁资料:列宁是前苏联伟大的革命领袖,他创建了俄国共产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系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接着提醒学生,其实我们对列宁并不陌生,我们学习过有关他的另一篇文章《蜜蜂引路》,还听过有关的一个小故事《一个诚实的孩子》。
设计意图:这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展开自主学习。通过教师的举例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去看、去查找与列宁相关的一些课外小故事或书籍等;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整体感知。走进课文,去看看灰雀和列宁之间发生的故事!随机出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检查字词。出示词语,生自读,师正音。相机指导“脯”字的读音;在古代,“月”大多数是“肉”的变形,与身体器官有关。做动作,指“脸、脖、背、胳膊、腰、腿、脚”等,学生指出相应的部位。动作演示:“仰望”。扩词:惜、诚。而后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词语加深印象。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过渡:把词语放到课文中,再读一遍,这次一定比刚才读的好。出示要求:找一找、圈一圈课文自然段中开头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在每一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边读书边用笔圈画,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这三个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
接着出示语用练习,让学生根据读书获得的知识填空: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 三只灰雀。
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列宁遇见了小男孩 ,并与他交谈。
第二天,列宁又看到那只灰雀。(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只要大意不变,教师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通过三个填空,让学生把三个部分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学会串联在一起,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三环节:读中感悟,体会“高明”
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用一个词语,说一说看到了三只怎样的灰雀。默读第一自然段,强调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找找描写灰雀的语句,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
出示句子: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从所运用的拟人手法,灰雀的样子、动作、声音来体会。让学生想象“在树枝间来回跳动”的画面。理解:“惹人喜爱”读准“惹”。(播婉转的鸟鸣声)理解“婉转”。现在再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看到的灰雀就容易的多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重点句子中,灰雀的样子、动作、声音来体会灰雀非常惹人喜爱,同时为后文中列宁、小男孩都喜爱这样的灰雀做铺垫。
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里出现灰雀的颜色、动态和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加深学生对灰雀的印象,并从中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为今后习作奠定基础。
最后,出示第1自然段要求默读,列宁喜欢灰雀,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能看出来?用“○”圈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语。说说你喜欢灰雀的什么?接着标出“每次”“都要”“经常”词语。
设计意图:在这里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善于表达的学习习惯。
第四环节: 指导写字,掌握要点
出示第一自然段中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先让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特点和压线笔,然后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书写1-2个,教师巡视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中都有指导书写的环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规范书写的学习习惯。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这节课的作业是:1.规范书写今天学习的5个生字。2.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课堂上书写孩子们的印象可能会很肤浅,回家后让孩子再写几遍,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熟读课文为第二课时的分角色朗读做好准备。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第一课时的板书设计非常简单,课题和主要人物,这篇课文讲了列宁、小男孩和灰雀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一课时只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体会到了灰雀的惹人喜爱,从第一自然段中“每次”“都要”“经常”这三个词语中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喜爱。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说课内容,有不到之处,请评委老师和其他同仁们,批评指正!《灰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灰雀》是统编版第五册第八单元中的25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在学习本篇课文时就要通过读和思,抓住主人公列宁的美好品质。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这正体现出了本单元美好品质的主题。
《灰雀》是一篇语言精练朴实、表达方式独特的课文。写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公园里抓了一只灰雀,经过列宁的引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灰雀归园的故事。故事情节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而人物对话简洁,语言背后内容丰富,给学生留下了很多想象、探索人物内心活动的空间,这是文本最显著的特色,也是本节课核心的教学内容,更是落实语文要素的抓手。因此课后的第2题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时,想象列宁和小男孩的内心在想什么。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宁、胸、脯、惹"等10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郊、养、粉、谷、粒”5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时间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初步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灰雀的可爱以及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初步感受对鸟类的保护。
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灰雀的可爱以及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2.根据时间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初步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准备
图片、、音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灰雀图片,让孩子们观察交流,可以与我们熟悉的麻雀进行对比,接着教师引出课题,并且要求学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写灰雀的“雀”时,教师边书写边讲解“雀”字,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字,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它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
教师:出示列宁的头像图片,你认识他吗?
列宁,认读“宁”,后鼻音。
出示列宁资料:列宁是前苏联伟大的革命领袖,他创建了俄国共产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系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教师引导:其实我们对列宁并不陌生,我们学习过有关他的另一篇文章《蜜蜂引路》,还听过有关的一个小故事《一个诚实的孩子》。
学生回顾旧知。
(二)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教师: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灰雀和列宁之间发生的故事!
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识记词语。
相机指导“脯”字的读音;在古代,“月”大多数是“肉”的变形,与身体器官有关。
做动作,指“脸、脖、背、胳膊、腰、腿、脚”等,学生指出相应的部位。
动作演示:“仰望”。扩词:惜、诚。
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词语,加深印象。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把词语放到课文中,再读一遍,这次一定比刚才读的好。出示要求:找一找、圈一圈课文自然段中开头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在每一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边读书边用笔圈画,学生汇报。
出示语用练习,让学生根据读书获得的知识填空: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 三只灰雀。
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列宁遇见了小男孩 ,并与他交谈。
列宁又看到那只灰雀。
教师:看这三个填空,我们把他们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根据不同时间分为三部分;抓住重点语句,总结课文大意。
(四)读中感悟,体会“高明”
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用一个词语,说一说看到了三只怎样的灰雀。
默读第一自然段,教师强调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找找描写灰雀的语句。
学生汇报。
出示句子: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教师:描写中运用的拟人手法,写出了灰雀的样子、动作、声音。现在由老师来读这一段,你们来想象“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的画面;理解:“惹人喜爱”和“婉转”。再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们看到的灰雀。
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里出现灰雀的颜色、动态和声音。
教师:面对这么可爱的灰雀,我们的主人公列宁又是怎样做的呢?走进课文去找一找。
出示第1自然段,要求:默读;用“○”圈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语;说说你喜欢灰雀的什么?
(五) 指导写字,掌握要点
出示第一自然段中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先让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特点和压线笔。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书写1-2个,教师巡视并给予评价。
(六)布置作业
1.规范书写今天学习的5个生字。
2.熟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列 宁 : 每次、都要、经常
25
灰
雀
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