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五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五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6 20:4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五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35分)
1、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接近尾声了,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倘徉在hào miǎo的知识海洋里,撷取了文学宝库中的朵朵浪花。老师的zhūn zhūn教导更让我铭刻在心: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锐智,成为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hào miǎo zhūn zhūn 撷取 铭刻
(2)文中划线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4分)
事在必行( ) 其貌不洋( ) 坐想其成( ) 以逸代劳( )
故技重演( ) 针贬时弊( ) 言不由中( ) 出神入画(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2分)
A. 扬州的个园,瘦西湖,苏州的狮子林,拙政园,南京的中山陵,都是闻名全国的名胜风景区。
B.扬州风景美如画。从扬州西下高速,沿途种植了银杏、桃树、枫树……等树木。
C.一年一度的扬州马拉松赛已拉开帷幕,文昌路上参赛选手绵延七、八里,数万民众驻足呐喊,为运动员加油助威。
D.不少网友心存疑惑: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调查和搜寻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5、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站在聚龙湖畔,极目远眺,只见湖光潋滟,高楼林立,令人心旷神怡。
B.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
C.七(9)班小周同学学习很努力,一遇问题就到办公室向滕老师不耻下问。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奋努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③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⑤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⑤④ C. D.①⑤②③④
8、下面是对《化石吟》一诗内容的分析,判断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 )
(2)“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化石中隐藏了古生物的信息。( )
(3)“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人类对化石有很深的了解。( )
9、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4分)
(1)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4)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
10、名著阅读(5分)
(1)《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19世纪后期_______(国别)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人名)创作的一篇充满盎然童趣的作品。(2分)
(2)“洞中历险”作为《汤姆 索亚历险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主要描写了汤姆和________(人名)在岩洞里奇妙、曲折、紧张的历险过程。请你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他们是通过怎样走出岩洞的?(3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课文《看云识天气》选段,完成小题。(17分)
①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③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1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12、第②段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第③段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点又是什么?(4分)
13、第②段与第③段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14、“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这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3分)
15、文中划线字“往往”、“常常”、“一般”和“常”不能去掉,理由是什么?(4分)
(二)阅读《绿色的蝈蝈》语段,回答问题。(17分)
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蝉肉的,因此别的东西也得吃。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这一切都说明蝈蝈喜欢吃昆虫,尤其是没有过于坚硬的盔甲保护的昆虫。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
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撇开这一点不谈,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顶多面对食物有点儿敌对行为而已。我扔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自私心是到处都存在的。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炎热时尤其如此。
16、结合语境,解释词语。(2分)
屠夫: 喙:
17、《绿色蝈蝈》,作者是 (国)著名昆虫学家 。(3分)
18、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二、三的内容要点。(4分)
19、第二段中的“这一切”具体指代什么?“这蝉的屠夫”指代什么?(3分)
20、二、三介绍蝈蝈的生活习性时,主要运用 的说明方法。(3分)
21、第三段中作者分析了“蝈蝈中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的原因,试用一个词加以概括。(3分)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如其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是非木杮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湮于沙上 果得于数里外
D.僧募金重修 乃石性坚重
2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阅十余岁 阅:    
不亦颠乎 颠: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     
众服为确论。
翻译:     
25、下列四图,最接近“老河兵”对“河中石兽”原因分析的是( )(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作文(40分)
26、请以“收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不提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人教版七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五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35分)
1、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近尾声了,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倘徉在hào miǎo的知识海洋里,撷取了文学宝库中的朵朵浪花。老师的zhūn zhūn教导更让我铭刻在心: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锐智,成为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hào miǎo zhūn zhūn 撷取 铭刻
(2)文中划线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答案】(1)浩渺 谆谆 xié míng(2)徜 睿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4分)
事在必行( ) 其貌不洋( ) 坐想其成( ) 以逸代劳( )
故技重演( ) 针贬时弊( ) 言不由中( ) 出神入画( )
【答案】势 扬 享 待 伎 砭 衷 化
【解析】
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2分)
A. 扬州的个园,瘦西湖,苏州的狮子林,拙政园,南京的中山陵,都是闻名全国的名胜风景区。
B.扬州风景美如画。从扬州西下高速,沿途种植了银杏、桃树、枫树……等树木。
C.一年一度的扬州马拉松赛已拉开帷幕,文昌路上参赛选手绵延七、八里,数万民众驻足呐喊,为运动员加油助威。
D.不少网友心存疑惑: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调查和搜寻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用反选排除法,A句前面四个逗号应为顿号,B句“等”前面省略号多余,C句“七”“八”之间不用顿号,故选D。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答案】B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站在聚龙湖畔,极目远眺,只见湖光潋滟,高楼林立,令人心旷神怡。
B.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
C.七(9)班小周同学学习很努力,一遇问题就到办公室向滕老师不耻下问。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C句“不耻下问”指地位高的人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奋努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答案】B
【解析】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③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⑤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⑤④ C. D.①⑤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题要根据“种子”成长过程来排列句子的顺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下面是对《化石吟》一诗内容的分析,判断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 )
(2)“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化石中隐藏了古生物的信息。( )
(3)“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人类对化石有很深的了解。( )
【答案】(1)句中的两个问句不是设问,因为设问是自问自答,而这两个问句只问而没有答,所以是×。(2)句中,把生命历程的痕迹比作条条皱纹,把化石比拟为人的脸。所以是√。(3)句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是对的,但是并没有说明人类对化石有很深的了解,而是说明人们刚刚挖掘出化石,开始了解他,所以是×。
【解析】
试题分析:这几个判断题考察的是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回顾诗歌的内容,结合诗句的语境分析解句子表达的含义,判断正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4分)
(1)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4)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
【答案】(1)打比方(2)打比方(3)引用、作诠释(4)摹状貌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点,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名著阅读(5分)
(1)《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19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期_______(国别)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人名)创作的一篇充满盎然童趣的作品。(2分)
(2)“洞中历险”作为《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主要描写了汤姆和________(人名)在岩洞里奇妙、曲折、紧张的历险过程。请你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他们是通过怎样走出岩洞的?(3分)
【答案】(1)美国 马克 吐温(2)蓓姬 汤姆将风筝线系在洞中突起的地方,然后沿着支道边走边放线,最终在摸索中走出了山洞。
【解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课文《看云识天气》选段,完成小题。(17分)
①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③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1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答案】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分)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第②段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第③段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点又是什么?(4分)
【答案】第②段介绍了卷云、卷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积云、高积云,它们的共同点:都很美,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第③段介绍了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共同点: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从文章的文字本身入手,注意文章的结构层次,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逐一概括。本题从所示文段中直接找出去的名称,从位置、厚薄、光彩几个方面说明它们的特点,文中有明确的文字可以直接引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第②段与第③段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答案】不能调换(1分)。因为第①段先说晴天云,后说雨天云,所以②③两段要照应,才显得有逻辑顺序(2分)。 (共3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一句就安排好了下文说明的顺序,所以不能调换,体会文章结构的严谨性。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这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3分)
【答案】打比方(比喻)(1分) 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卷云的形状,让读者更容易掌握看云识天气的知识(2分)。 (共3分)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文中划线字“往往”、“常常”、“一般”和“常”不能去掉,理由是什么?(4分)
【答案】这四个词在句中都起限制的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这样,排除了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往往”、“常常”“常”是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事物出现频率的,起强调作用,“一般”是说明事物表现的程度,言外之意,还有个别例外情况,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绿色的蝈蝈》语段,回答问题。(17分)
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蝉肉的,因此别的东西也得吃。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这一切都说明蝈蝈喜欢吃昆虫,尤其是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于坚硬的盔甲保护的昆虫。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
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撇开这一点不谈,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顶多面对食物有点儿敌对行为而已。我扔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自私心是到处都存在的。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炎热时尤其如此。
16、结合语境,解释词语。(2分)
屠夫: 喙:
【答案】指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鸟类和昆虫的嘴。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解释两词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绿色蝈蝈》,作者是 (国)著名昆虫学家 。(3分)
【答案】法 法布尔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8、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二、三的内容要点。(4分)
【答案】介绍了蝈蝈善食昆虫、肉及水果甜浆、青草等的习性;介绍了蝈蝈中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介绍了蝈蝈的和睦相处及休息。
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围绕关键词“吃”字,从蝈蝈吃的对象、方式、习惯等方面来根据有关语句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第二段中的“这一切”具体指代什么?“这蝉的屠夫”指代什么?(3分)
【答案】“这一切”指蝈蝈善食沾糖的蝉肉及金龟子一类昆虫。指代蝈蝈。
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找到指代词语所在的句子,根据前后文内容分析判断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二、三介绍蝈蝈的生活习性时,主要运用 的说明方法。(3分)
【答案】比较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两段文字都提到“螳螂”,显然作者是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第三段中作者分析了“蝈蝈中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的原因,试用一个词加以概括。(3分)
【答案】贪婪
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根据问题找到关键句子即最后一句,从中摘中关键词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如其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是非木杮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湮于沙上 果得于数里外
D.僧募金重修 乃石性坚重
【答案】 C(2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阅十余岁 阅:    
不亦颠乎 颠:
【答案】阅:经过,过了。(1分)颠:通“癫”,疯狂。(1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     
众服为确论。
翻译:     
【答案】(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2分)(2)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2分)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比如“物理”古今异义,要有古义解释,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下列四图,最接近“老河兵”对“河中石兽”原因分析的是( )(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文中找到“老河兵”对“河中石兽”原因分析的句子,理解后据此选择答案。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四、作文(40分)
26、请以“收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不提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例文:
我收获了一分成熟
  将我的记忆的纸,一页一页地翻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看着我的着笔,每一笔都由欢快转换成稳重。我的笔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改变。而我却没有意识到,十四岁,告别童年的年龄,我的转变竟如此巨大。
我记忆中发生的种种,就在这薄薄的纸张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渲染开来。最初的,也就只是和乡间小伙伴们的游戏。田野上是一望无际的金色油菜,在阳光下释放着如太阳一般的香甜气息。一切都调整到了最舒适、最鲜艳的颜色和亮度。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掐一两朵花,然后就和小伙伴一起爬到锯木厂后面的一堆木料上去了。  
放下吧,这终究不是属于你的日子。  
进入初中,这个喜欢在田间和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伙伴们赛跑的女孩开始与纸笔为伴。我喜爱海风,喜爱星星,喜爱在田间轻轻漫步。我当着我人生的记录者,记录我的点点滴滴,使我心中的花蕾在我的笔尖下绽放。我的娱乐时间交给了我记忆的纸页、心灵的纸页,交给了满满当当的培训、自学、教辅书,这种日子充实而美丽。我期待着拥有成熟的心态,期待着我的成长,期待着拥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十四岁的时候,告别童年的日子,一切都收获在这个季节——一份成熟,期待已久的礼物。  
她,这个领略着成熟滋味的女孩,纸笔着她的人生。她的着笔,越来越稳重,越来越成熟。空虚安宁的快乐不是属于她的日子,她所要的是自我的奋斗和属于她的人生。终于,她拿着她的纸笔,踩着轻快而稳健的脚步,心理年龄一下子飞跃到二十岁。  
告别童年的年龄,我描绘着自己的世界,收获了一分成熟。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