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内容标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一下知识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内容、核心。(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3)掌握“网络长椅”、“‘ 多利’羊”、“克隆技术的发展”等图片。
【知识梳理】(课前预习:15分钟独立完成)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时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 (2)自然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
(3)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4)国家对科技事业的组织和推动。
2、发展:20世纪 年代以来,起源于美国,波及全球,形成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3、领域(标志):人类在 、 、航天技术和 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二、技术领域 (内容)
1、计算机技术
(1)地位:计算机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2)影响:人类由此进入 社会。
2、生物工程
(1)基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
(2)典型: 尤为引人注目。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 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 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了 和 的变化。
(2)世界各国大力发展高科技,推动力世界经济格局的 。
【巩固练习】
1.下列选项中,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重大突破的领域的是( )
A.原子能 B.计算机 C.航空航天技术 D.蒸汽机
2.目前南京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讲程,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 )
A.航天技术 B.原子能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
6.“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味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缩短为7年,70年代后只需3至5年,现在可能更短……”这段表述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特征
A.范围大、影响大 B.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在大大加快 D.新科技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重大科技突破的成果:汽船、互联网、汽车、“多利”羊、蒸汽煤矿、“东方1号”载人飞船、内燃机、电灯、火车机车。
材料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材料三 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请回答:
(1)请你把材料1中的成果分别归入到三次科技革命中去。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2)请你从材料一中选出一项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科技成果,并说明其入选理由。
(3)迅猛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你认为中国在这次科技浪潮中应该如何应对。
(4)你认为材料三说的有道理吗?请举出一个你身边发生的事例来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