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生宝和衣睡下了。他想: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
区买稻种呀!
票房外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
(节选自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有删改)
【注】互助组: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农民为解决各自劳动力、
生产工具不足的困难,而建立的劳动互帮互助组织。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生宝是一位年轻、勤奋、有责任心的庄稼人,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领互助组试办“百
日黄”稻种,体现了对农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党的政策的坚决拥护。
B.雨中的小站对梁生宝来说既是一个暂时的困难所在,也是一个精神磨砺的场所。他宁愿在
破席棚下过夜,也不愿多花一角钱,体现了他的节俭和对群众利益的关心。
C.梁生宝在火车站的坚定选择,彰显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执着信念和坚定决心,他不畏困
难,不怕吃苦,并坚信通过互助合作,最终能够带领大家走上富裕的道路
D.梁生宝与继父梁三在农业生产和互助组问题上的矛盾,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中传统观念
与现代思想之间的冲突,也暗示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线句子通过描写春雨和远处的景色,为故事营造了一个朦胧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
了主人公生宝即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B.此处展现了生宝眼中的自然美,体现作者对乡村景色的赞美和生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
他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提供了背景。
C.远处的秦岭西部太白山、渭河上游的平原等自然景象,既展现了故事的地理背景,也象征
着生宝心中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
D.句子中的“白茫茫的春雨”不仅指自然的雨,也象征着生宝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和迷茫,同
时也预示着他在困境中将会找到出路。
8.文章最后说到“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如何理解?(4分)
9.有学者评论认为,“梁生宝是‘历史、时代、现实和理想’的结晶..·...既高唱着豪迈的
语言,雄壮的调子,又显示了鲜明的色彩,成为鼓舞和教育人民的榜样。”请你结合本文,谈
6
谈作者是如何塑造梁生宝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
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
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
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
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倡,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
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繁物。’如是,则非德,
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
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
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
言易也。
(节选自《左传·僖公五年》,有删改)
材料二: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
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
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身亡;身亡者,仁人之所不为也。
是故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夫不谏则危君,固谏
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
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
(节选自《说苑·正谏》,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