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糖和盐的溶解》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糖和盐的溶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28 10:55:41

文档简介

人教鄂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糖和盐的溶解》
一、单选题
1.(2023三上·华龙期末)生活中感冒冲剂、食盐制成细小颗粒的原因是(  )。
A.便于制作 B.方便包装 C.更快溶解
【答案】C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根据对加快溶解的认识,感冒冲剂制成粉状,更容易被人快速吸收。
2.(2024三上·临平期末)小科准备探究食盐、白糖、味精这三种材料的溶解能力,以下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准备相同温度且一样多的水
B.每次用勺子量取时,都要加满一平勺
C.不需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就可以加下一份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A:准备相同温度且一样多的水,正确;
B:每次用勺子量取时,都要加满一平勺,正确;
C:不需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就可以加下一份,错误;需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就可以加下一份,这样实验结果比较精确。
3.(2024三上·沁阳期末)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有沉淀物,说明面粉在水中(  )。
A.溶解 B.不溶解 C.半溶解 D.都不是
【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有沉淀物,说明面粉在水中不溶解。故选B。
4.(2024三上·云龙期末)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B.加热不能加快水的蒸发
C.雾是气态的水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雾是由水蒸气在高空遇冷而形成的小水珠,因此雾实际上是液态的水。
5.(2024三上·云龙期末)我们平时说的“红糖化在水中了"的现象指的是(  )。
A.蒸发 B.溶解 C.凝结
【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解的认识,红糖放入水中不见了,是因为它们溶解了,形成了均匀稳定的溶液。
二、判断题
6.(2024三上·钢城期末)相同条件下,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多。(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通过溶解实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相同体积水中的溶解份数发现,食盐溶解的份数比小苏打多,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7.(2024三上·沁阳期末)搅拌可以加快香油在水中的溶解。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香油在水中不会溶解,所以搅拌也不可以加快香油在水中的溶解。题目说法错误。
8.(2024三上·云龙期末)搅拌和降低温度都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违度。(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在等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外界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搅拌、研磨等,所以搅拌能加速食盐溶解在水里。
9.(2024三上·坪山期末)食盐在水中能无限溶解。(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题目说法错误。
10.(2024三上·沾化期末)因为水可以溶解很多物质,所以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水能够溶解固体、液体和气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生活中的水还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形态存在,它们之间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进行相互转化。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三、填空题
11.(2024三上·沁阳期末)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   地分布到水中。
【答案】均匀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12.(2024·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期末)加快糖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有:   、   、捣碎等。
【答案】搅拌;加热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13.(2024三上·依安期末)生活中我们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后,食盐和红糖会   在水中。
【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 食盐、红糖放入水中,会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稳定分布在水中,说明它们能够溶解在水中。
14.(2023三上·深圳期中)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在水中   。
【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它们会慢慢消失,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从而说明它们可以在水中溶解。
15.(2023三上·期末)通过   、   等方式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答案】加热;搅拌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 2、加热; 3、磨成粉末等。 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研碎增加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加快了固体的溶解速率。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4三上·钢城期末)下图是探究溶解快慢的实验,这是一个典型的   实验,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   ,不同的条件是   
【答案】对比;食盐;水量、水温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研究溶解的快慢与水的冷热的关系的对比试验中,相同的条件是水量、被溶解物的大小和形状、放入水中的时间。不相同的条件是:水的温度。结论是物体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得越快。
五、解答题
17.(2023三上·涟源期中)东东想探究一下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请你帮他在横线上标出实验步骤的顺序。
①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②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
③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
④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
⑤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
⑥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
【答案】⑥②①⑤④③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探究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的实验步骤为: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正确实验步骤是⑥②①⑤③④。
六、综合题
18.(2024三上·云龙期末)下表是“水滴小组”探究加快糖果溶解的实验记录表。
(1)明明选择了A组和B组进行实验,她探究的是(  )对糖果溶解快慢的影响。
A.水温 B.是否搅拌 C.颗粒大小
(2)你推测三个实验小组溶解最快的应该是   组。
(3)下列不能用来进行这个实验的物质是(  )。
A.面粉 B.食盐 C.小苏打
(4)实验后,小组内将多余的糖果分着吃了,他们用下列方法能吃得最快的是(  ).
A.把糖果含嘴里不动
B.把糖果含嘴里,并用舌头搅拌
C.把糖果嚼碎后再用舌头搅拌
【答案】(1)B
(2)C
(3)A
(4)C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观察A组和B组实验,发现不同的条件是是否搅拌,温度相同,根据对比实验的特性可知,A组实验和B组实验进行对比,研究的是是否搅拌对糖果溶解快慢的影响。
(2)根据物体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可知,物体颗粒小、溶剂温度高、搅拌,能够加快物体的溶解,观察表中数据,推测溶解最快的是C组。
(3)要验证物体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首先前提是物体得能够溶解,面粉不溶于水,不能用来实验。
(4)实验后,小组内将多余的糖果分着吃了,他们用下列方法能吃得最快的是把糖果嚼碎后用舌头搅拌,这样能够加快糖果溶解速度。
七、连线题
19.(2024三上·克拉玛依期末)请分类各种材料在水中的溶解特点并连线。
橡皮
铁粉
溶解 白糖 不溶解

泥土
味精
【答案】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白糖、盐和味精等。橡皮、铁粉、泥土都不溶于水。
八、简答题
20.(2024三上·郓城期末)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说一说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搅拌;磨成粉末。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 2、加热; 3、磨成粉末等。 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研碎增加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加快了固体的溶解速率。
1 / 1人教鄂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糖和盐的溶解》
一、单选题
1.(2023三上·华龙期末)生活中感冒冲剂、食盐制成细小颗粒的原因是(  )。
A.便于制作 B.方便包装 C.更快溶解
2.(2024三上·临平期末)小科准备探究食盐、白糖、味精这三种材料的溶解能力,以下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准备相同温度且一样多的水
B.每次用勺子量取时,都要加满一平勺
C.不需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就可以加下一份
3.(2024三上·沁阳期末)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有沉淀物,说明面粉在水中(  )。
A.溶解 B.不溶解 C.半溶解 D.都不是
4.(2024三上·云龙期末)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B.加热不能加快水的蒸发
C.雾是气态的水
5.(2024三上·云龙期末)我们平时说的“红糖化在水中了"的现象指的是(  )。
A.蒸发 B.溶解 C.凝结
二、判断题
6.(2024三上·钢城期末)相同条件下,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多。(  )
7.(2024三上·沁阳期末)搅拌可以加快香油在水中的溶解。 (  )
8.(2024三上·云龙期末)搅拌和降低温度都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违度。(  )
9.(2024三上·坪山期末)食盐在水中能无限溶解。(  )
10.(2024三上·沾化期末)因为水可以溶解很多物质,所以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  )
三、填空题
11.(2024三上·沁阳期末)被溶解的物质最终都   地分布到水中。
12.(2024·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期末)加快糖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有:   、   、捣碎等。
13.(2024三上·依安期末)生活中我们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后,食盐和红糖会   在水中。
14.(2023三上·深圳期中)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在水中   。
15.(2023三上·期末)通过   、   等方式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4三上·钢城期末)下图是探究溶解快慢的实验,这是一个典型的   实验,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   ,不同的条件是   
五、解答题
17.(2023三上·涟源期中)东东想探究一下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请你帮他在横线上标出实验步骤的顺序。
①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②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
③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
④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
⑤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
⑥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
六、综合题
18.(2024三上·云龙期末)下表是“水滴小组”探究加快糖果溶解的实验记录表。
(1)明明选择了A组和B组进行实验,她探究的是(  )对糖果溶解快慢的影响。
A.水温 B.是否搅拌 C.颗粒大小
(2)你推测三个实验小组溶解最快的应该是   组。
(3)下列不能用来进行这个实验的物质是(  )。
A.面粉 B.食盐 C.小苏打
(4)实验后,小组内将多余的糖果分着吃了,他们用下列方法能吃得最快的是(  ).
A.把糖果含嘴里不动
B.把糖果含嘴里,并用舌头搅拌
C.把糖果嚼碎后再用舌头搅拌
七、连线题
19.(2024三上·克拉玛依期末)请分类各种材料在水中的溶解特点并连线。
橡皮
铁粉
溶解 白糖 不溶解

泥土
味精
八、简答题
20.(2024三上·郓城期末)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说一说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根据对加快溶解的认识,感冒冲剂制成粉状,更容易被人快速吸收。
2.【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A:准备相同温度且一样多的水,正确;
B:每次用勺子量取时,都要加满一平勺,正确;
C:不需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就可以加下一份,错误;需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就可以加下一份,这样实验结果比较精确。
3.【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会有沉淀物,说明面粉在水中不溶解。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雾是由水蒸气在高空遇冷而形成的小水珠,因此雾实际上是液态的水。
5.【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解的认识,红糖放入水中不见了,是因为它们溶解了,形成了均匀稳定的溶液。
6.【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通过溶解实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相同体积水中的溶解份数发现,食盐溶解的份数比小苏打多,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香油在水中不会溶解,所以搅拌也不可以加快香油在水中的溶解。题目说法错误。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在等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外界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搅拌、研磨等,所以搅拌能加速食盐溶解在水里。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题目说法错误。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水能够溶解固体、液体和气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生活中的水还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形态存在,它们之间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进行相互转化。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1.【答案】均匀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12.【答案】搅拌;加热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13.【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 食盐、红糖放入水中,会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稳定分布在水中,说明它们能够溶解在水中。
14.【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它们会慢慢消失,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从而说明它们可以在水中溶解。
15.【答案】加热;搅拌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 2、加热; 3、磨成粉末等。 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研碎增加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加快了固体的溶解速率。
16.【答案】对比;食盐;水量、水温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研究溶解的快慢与水的冷热的关系的对比试验中,相同的条件是水量、被溶解物的大小和形状、放入水中的时间。不相同的条件是:水的温度。结论是物体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得越快。
17.【答案】⑥②①⑤④③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探究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的实验步骤为: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正确实验步骤是⑥②①⑤③④。
18.【答案】(1)B
(2)C
(3)A
(4)C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观察A组和B组实验,发现不同的条件是是否搅拌,温度相同,根据对比实验的特性可知,A组实验和B组实验进行对比,研究的是是否搅拌对糖果溶解快慢的影响。
(2)根据物体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可知,物体颗粒小、溶剂温度高、搅拌,能够加快物体的溶解,观察表中数据,推测溶解最快的是C组。
(3)要验证物体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首先前提是物体得能够溶解,面粉不溶于水,不能用来实验。
(4)实验后,小组内将多余的糖果分着吃了,他们用下列方法能吃得最快的是把糖果嚼碎后用舌头搅拌,这样能够加快糖果溶解速度。
19.【答案】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白糖、盐和味精等。橡皮、铁粉、泥土都不溶于水。
20.【答案】搅拌;磨成粉末。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 2、加热; 3、磨成粉末等。 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研碎增加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加快了固体的溶解速率。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