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拍手拍手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拍手拍手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8-07 17:3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拍手拍手》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我们将引导学生感受《拍手拍手》的欢快节奏和积极情感,让他们在音乐中培养审美能力。
2.艺术表现:我们会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曲谱节奏,熟练运用重音符号">",提升双声部演唱技巧,帮助他们增强音乐表现力。
3.创意实践:我们希望激发学生在曲间创新拍手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4.文化理解:我们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所蕴含的文明新风理念,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
我们将着重帮助学生精准把握曲调节奏,实现和谐流畅的双声部演唱。
三、教学难点:
我们会重点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重音符号">",提升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教具准备:
我们需要准备电子琴、节奏打击乐器、《拍手拍手》音频、多媒体播放设备和歌词图谱。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想想,生活中哪些场景会出现掌声?掌声能传递什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可能回答)演出谢幕时、表示赞同时;传递喜悦、鼓励、赞赏等情感。
教师:你们真棒!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首与掌声密切相关的歌曲,我相信你们会喜欢的。
(二)新课研究
1.聆听歌曲
教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拍手拍手》这首歌曲。
(播放音乐)
教师:现在睁开眼睛,告诉我这首歌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歌曲中巧妙地融入了拍手声。
教师: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留意歌曲的整体结构哦。
(再次播放)
教师:你们听出来了吗?歌曲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学生:两个部分:独唱段落和合唱段落。
2.学习第一部分
教师:太棒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部分,请仔细听我的示范。
(教师示范第一部分)
教师:孩子们,你们听出这段旋律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每句开头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句和第三句的旋律很相似。
教师:分析得真好!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哦。
(引导学生练习,适时纠正错误)
教师:唱得真棒!让我们完整演唱这部分,记得在间奏处加入充满活力的拍手。
3.学习第二部分
教师: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来挑战第二部分。
(示范第二部分)
教师:请大家跟随老师的指挥,一起学习这段旋律。
(引导学生演唱,强调音准和情感表达)
教师:现在请仔细观察谱面,看看能找到多少个">"符号。
学生:(指出位置)
教师:真厉害!我们来对比一下有重音和没有重音的演唱效果。
(引导学生体会重音带来的表现力变化)
4.完整演绎
教师:孩子们,我们来完整演唱整首歌曲,注意声部之间的和谐哦。
(学生演唱)
教师:你们表现得太出色了!现在动动脑筋,在间奏处除了原有的拍手节奏,我们还能怎么创新呢?
学生:(提出各种创意想法)
教师:哇,这些想法都很有创意!我们一起选几个试试看,但要注意安全哦。
(三)课堂小结
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拍手拍手》赞美了什么?
学生:歌颂了文明新风尚。
教师:没错!让我们携手共同弘扬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后,请再练习今天学习的《拍手拍手》,争取唱得更好。
2.发挥你们的创意,创作一段新颖的拍手节奏,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3.想一想:我们怎样把这首歌曲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呢?
七、板书设计
《拍手拍手》
结构:独唱段+合唱段
重音符号">"的运用
双声部演唱技巧
文明新风的传递
八、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中,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他们对《拍手拍手》这首歌曲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们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较好地掌握了曲调与节拍,也深入理解了重音符号的应用。在创意环节中,孩子们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提出了多种富有新意的拍手变化,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不过,我注意到在双声部演唱时,部分学生仍需加强练习以提高声部协调性。未来我会考虑增加更多相关的训练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总的来说,今天的课程达成了预期教学目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技能,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在后续教学中,我打算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分组合作创作新的拍手节奏,或者讨论如何将歌曲精神融入校园生活。我相信这样可以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看到孩子们在音乐中成长,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