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9课《空气的热胀冷缩》
一、填空题
1.(2023四上·乐陵月考)热气球是利用 的原理升空的。
2.(2023四上·罗庄期中)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 。一天中的气温不同,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
低 高。
3.(2023四上·罗庄期中)空气受热体膨胀后,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所以热空气会 。
4.(2023四上·南召期末)如图所示,将瘪了(未破)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 。
5.(2022四上·兴仁期中)一般物体 时体积会膨胀, 时体积会收缩,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
二、判断题
6.(2024四上·兰山期末)在陆地,白天,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
7.(2023四上·陵城期中)给自行车胎充气,夏天应多些,冬天应少些。( )
8.(2023四上·宁津期末)蒸包子的蒸笼有多层,最上边的包子先熟。( )
9.(2023四上·嘉祥月考)在室外有风,紧闭的室内不可能有风存在。( )
10.(2023四上·罗庄期中)温度差异让空气不停流动,就形成了风。( )
三、单选题
11.(2024四上·沁阳期末)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中复原的原因是( )
A.水中的空气进入乒乓球,使乒乓球鼓了起来
B.热水受热膨胀
C.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12.(2023四上·夏津期中)下列选项与热空气上升原理无关的是( )。
A.热气球升空
B.抽油烟机安在厨房上方
C.火箭升空
13.(2023四上·巴东期末)右图是风的形成模拟实验装置图,从A孔流入的是( )空气。
A.冷 B.热 C.冷热混合
14.(2023四上·宁津期末)夜晚,近海地区风的吹向是( )
A.从海洋吹向陆地 B.从高空吹向海洋 C.从陆地吹向海洋
15.(2023四上·城阳期中)风对我们生活的不利影响是( )。
A.一家人放风筝
B.大风把广告牌刮倒
C.帆船运动员扬帆航行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3四上·夏津期中)请跟图中的同学一起探究纸蛇旋转实验吧。
酒精灯点燃后,纸蛇会 。因为酒精灯的火焰使上方的空气 ,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会 ,从而推动纸蛇转动。
五、综合题
17.(2023四上·夏津期中)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六、简答题
18.(2022四上·汤阴期末)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空气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七、解答题
19.(2023四上·胶州期中)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浪花”和“竹斜”,可以让我们看到风吹过。那么在科学课堂上,你和小组同学在探究“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又是如何让风看得见的 请先将你们的实验装置用简单的图文表示出来,再写一写你们所得出的结论
20.(2021四上·微山期末)冬天到了,许多家庭取暖用到了空调。利用你所学知识说一说,空调热风往上吹还是往下吹可以加快制热效果?并请你来画一画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热空气上升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会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类似的现象有孔明灯、热气球等。根据对热空气上升的认识,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2.【答案】空气温度;早晨晚上气温低;中午气温高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测量气温;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对流
【解析】【分析】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大气的温度简称为“气温”。我国以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气温计是测量气体温度的工具。测量气温常用的仪器是百叶箱,一般条件下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是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
3.【答案】轻;上升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 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4.【答案】乒乓球复原了;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了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将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由于乒乓球内具有气体,气体受热会发生膨胀,瘪了的乒乓球会鼓起来。
5.【答案】受热;受冷;热胀冷缩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体积会缩小。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收缩,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热胀冷缩。
6.【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所谓的海陆风也是自昼时,大陆上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流向海洋,到海洋上空冷却下沉,在近地层海洋上的气流吹向大陆,补偿大陆的上升气流,低层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称为海风,夜间(冬季)时,情况相反,低层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称为陆风。白天风由海面吹向陆地,叫海风;夜间风由陆地吹向海面,叫陆风。
7.【答案】错误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 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给自行车胎充气,夏天应少些,冬天应多些。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对流;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蒸包子时,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上层蒸格中的温度较高,所以上层蒸格中的包子先熟。
9.【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在室外有风,在紧闭的室内如果有空气流动,就有可能有风的存在。题目说法错误。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在太阳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产生了空气的水平流动,就形成了风。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11.【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比如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中,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自然就可以复原了。
12.【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因此,热空气会上升运动,冷空气会下沉运动,热气球升空、抽油烟机安在厨房上方都与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关,选项C与热空气上升原理无关,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模拟风的成因实验中,蜡烛加热的是实验装置内的空气,加热的空气后会从上方B孔流出口,而A孔流入的是实验装置外的冷空气。故A项正确。
14.【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 白天陆地上的空气增温快、气压低,海面上的空气增温慢、气压高,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气压高,海面上的空气降温慢、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面,形成陆风。
15.【答案】B
【知识点】风;风的大小和方向;台风
【解析】【分析】 根据对风的认识,风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风的好处:降低温度、使帆船前进、风力发电、吹干衣服等;坏处:吹倒大树、吹倒房屋、吹翻渔船、吹倒庄稼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6.【答案】转动;变热;轻;上升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因此,热空气会上升运动,冷空气会下沉运动。在探究纸蛇旋转实验中,酒精灯点燃后,纸蛇会转动。因为酒精灯的火焰使上方的空气变热,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从而推动纸蛇转动。
故答案为:转动;变热;轻;上升。
17.【答案】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故答案为: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18.【答案】实验目的:验证空气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材料:针筒……
实验步骤:
⑴在针筒里面,吸入一些空气
⑵用软塞将针筒排气孔堵住,观察活塞的位置。
⑶将针筒放入热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
实验现象:针筒放入冷水后活塞开始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结论:空气遇冷后体积会收缩。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可以采用针筒做为研究对象, 将针筒放入热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之后将针筒放入冷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以此来判断。
19.【答案】验证“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的实验方法是: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塑料袋,迎风吹着装满袋冷空气,再用另一个塑料袋口朝下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收集一袋热空气,尽量保证热空气与冷空气的体积是相同的;最后将两袋冷热不同的空气分别放到天平两端,天平会向冷空气袋子一端下沉,热空气袋子一端上升,由此证明“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建议:首先,选用的塑料袋完全一样;其次,操作方法和过程要完全一致;第三,收集热空气时,尽量保证热空气与冷空气的体积是相同的。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人眼是看不见的。在探究“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的实验中,为了让人看到“风”,如图所示,点燃箱内的蜡烛,箱内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向上流动,箱外的是空气流进箱内补充,用点燃的蚊香放在通风口处这时蚊香冒出的烟随风流动,可以看见“风”。在纸箱上方出口位置放上细纸条,纸条受风吹动,向上飘动,也可以看见。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大自然中风是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冷热形成的。
20.【答案】向下吹 热空气是上升的,这样能使整个房间热得更快。
画图略
【知识点】对流;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调制热时,往下吹风更好,因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往下吹,空气会往上流动,上面较冷的空气会下降,周围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空气受热后再上升,这样可以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使整个房间升温。
1 / 1人教鄂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9课《空气的热胀冷缩》
一、填空题
1.(2023四上·乐陵月考)热气球是利用 的原理升空的。
【答案】热空气上升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会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类似的现象有孔明灯、热气球等。根据对热空气上升的认识,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2.(2023四上·罗庄期中)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 。一天中的气温不同,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
低 高。
【答案】空气温度;早晨晚上气温低;中午气温高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测量气温;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对流
【解析】【分析】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大气的温度简称为“气温”。我国以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气温计是测量气体温度的工具。测量气温常用的仪器是百叶箱,一般条件下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是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
3.(2023四上·罗庄期中)空气受热体膨胀后,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所以热空气会 。
【答案】轻;上升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 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4.(2023四上·南召期末)如图所示,将瘪了(未破)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 。
【答案】乒乓球复原了;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了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将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由于乒乓球内具有气体,气体受热会发生膨胀,瘪了的乒乓球会鼓起来。
5.(2022四上·兴仁期中)一般物体 时体积会膨胀, 时体积会收缩,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
【答案】受热;受冷;热胀冷缩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体积会缩小。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收缩,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热胀冷缩。
二、判断题
6.(2024四上·兰山期末)在陆地,白天,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所谓的海陆风也是自昼时,大陆上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流向海洋,到海洋上空冷却下沉,在近地层海洋上的气流吹向大陆,补偿大陆的上升气流,低层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称为海风,夜间(冬季)时,情况相反,低层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称为陆风。白天风由海面吹向陆地,叫海风;夜间风由陆地吹向海面,叫陆风。
7.(2023四上·陵城期中)给自行车胎充气,夏天应多些,冬天应少些。(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 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给自行车胎充气,夏天应少些,冬天应多些。
8.(2023四上·宁津期末)蒸包子的蒸笼有多层,最上边的包子先熟。(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对流;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蒸包子时,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上层蒸格中的温度较高,所以上层蒸格中的包子先熟。
9.(2023四上·嘉祥月考)在室外有风,紧闭的室内不可能有风存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在室外有风,在紧闭的室内如果有空气流动,就有可能有风的存在。题目说法错误。
10.(2023四上·罗庄期中)温度差异让空气不停流动,就形成了风。(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在太阳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产生了空气的水平流动,就形成了风。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三、单选题
11.(2024四上·沁阳期末)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中复原的原因是( )
A.水中的空气进入乒乓球,使乒乓球鼓了起来
B.热水受热膨胀
C.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比如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中,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自然就可以复原了。
12.(2023四上·夏津期中)下列选项与热空气上升原理无关的是( )。
A.热气球升空
B.抽油烟机安在厨房上方
C.火箭升空
【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因此,热空气会上升运动,冷空气会下沉运动,热气球升空、抽油烟机安在厨房上方都与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关,选项C与热空气上升原理无关,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2023四上·巴东期末)右图是风的形成模拟实验装置图,从A孔流入的是( )空气。
A.冷 B.热 C.冷热混合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模拟风的成因实验中,蜡烛加热的是实验装置内的空气,加热的空气后会从上方B孔流出口,而A孔流入的是实验装置外的冷空气。故A项正确。
14.(2023四上·宁津期末)夜晚,近海地区风的吹向是( )
A.从海洋吹向陆地 B.从高空吹向海洋 C.从陆地吹向海洋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 白天陆地上的空气增温快、气压低,海面上的空气增温慢、气压高,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气压高,海面上的空气降温慢、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面,形成陆风。
15.(2023四上·城阳期中)风对我们生活的不利影响是( )。
A.一家人放风筝
B.大风把广告牌刮倒
C.帆船运动员扬帆航行
【答案】B
【知识点】风;风的大小和方向;台风
【解析】【分析】 根据对风的认识,风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风的好处:降低温度、使帆船前进、风力发电、吹干衣服等;坏处:吹倒大树、吹倒房屋、吹翻渔船、吹倒庄稼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3四上·夏津期中)请跟图中的同学一起探究纸蛇旋转实验吧。
酒精灯点燃后,纸蛇会 。因为酒精灯的火焰使上方的空气 ,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会 ,从而推动纸蛇转动。
【答案】转动;变热;轻;上升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因此,热空气会上升运动,冷空气会下沉运动。在探究纸蛇旋转实验中,酒精灯点燃后,纸蛇会转动。因为酒精灯的火焰使上方的空气变热,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从而推动纸蛇转动。
故答案为:转动;变热;轻;上升。
五、综合题
17.(2023四上·夏津期中)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故答案为: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六、简答题
18.(2022四上·汤阴期末)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空气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答案】实验目的:验证空气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材料:针筒……
实验步骤:
⑴在针筒里面,吸入一些空气
⑵用软塞将针筒排气孔堵住,观察活塞的位置。
⑶将针筒放入热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
实验现象:针筒放入冷水后活塞开始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结论:空气遇冷后体积会收缩。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可以采用针筒做为研究对象, 将针筒放入热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之后将针筒放入冷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以此来判断。
七、解答题
19.(2023四上·胶州期中)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浪花”和“竹斜”,可以让我们看到风吹过。那么在科学课堂上,你和小组同学在探究“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又是如何让风看得见的 请先将你们的实验装置用简单的图文表示出来,再写一写你们所得出的结论
【答案】验证“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的实验方法是: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塑料袋,迎风吹着装满袋冷空气,再用另一个塑料袋口朝下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收集一袋热空气,尽量保证热空气与冷空气的体积是相同的;最后将两袋冷热不同的空气分别放到天平两端,天平会向冷空气袋子一端下沉,热空气袋子一端上升,由此证明“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建议:首先,选用的塑料袋完全一样;其次,操作方法和过程要完全一致;第三,收集热空气时,尽量保证热空气与冷空气的体积是相同的。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人眼是看不见的。在探究“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的实验中,为了让人看到“风”,如图所示,点燃箱内的蜡烛,箱内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向上流动,箱外的是空气流进箱内补充,用点燃的蚊香放在通风口处这时蚊香冒出的烟随风流动,可以看见“风”。在纸箱上方出口位置放上细纸条,纸条受风吹动,向上飘动,也可以看见。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大自然中风是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冷热形成的。
20.(2021四上·微山期末)冬天到了,许多家庭取暖用到了空调。利用你所学知识说一说,空调热风往上吹还是往下吹可以加快制热效果?并请你来画一画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答案】向下吹 热空气是上升的,这样能使整个房间热得更快。
画图略
【知识点】对流;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调制热时,往下吹风更好,因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往下吹,空气会往上流动,上面较冷的空气会下降,周围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空气受热后再上升,这样可以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使整个房间升温。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