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 原子结构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地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离子的教学作一个铺垫。因此教材编写了“核外电子的排布”部分。教材第二部分主要讲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它有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是教学的难点,但不是教学的重点。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有一个初步观念就可以了。第三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很小,它的质量也很小,所以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此处只能要求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做含糊的、初步的了解(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使用)。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课题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课型 新授课
素养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4.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的应用。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备课笔记
课前预习 1.原子是由居其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新课导入 [展示]多媒体展示近、现代原子的认识模型发展过程及相关理论。 [引入]原子模型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漫长历程,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对原子的认识不断深入,原子能够结合成分子的奥秘,正在被逐步的揭示出来。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原子的构成 [猜想]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 [交流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小球。学生2:原子像一个乒乓球。学生3:像我们家的樱桃。…… [过渡]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圆球。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 [问题激疑]那么原子究竟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 [情景展示]一、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二、几种原子的构成:
备课笔记
知识拓展: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观点,认为原子是实心的不可分割的小球。后来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进行了多种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行星结构模型、中性模型、实心带电球模型、葡萄干蛋糕模型、土星模型、太阳系模型、波尔模型等多种模型结构,这些模型的建立对人类研究原子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进行新课 [问题探究]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数目关系是怎样的? [交流讨论]学生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学生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学生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氢原子无中子。 [继续探究]原子中有带电荷粒子吗?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交流讨论]学生1: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荷。学生2:构成原子核的两种粒子中,质子带电荷,中子不带电荷,因此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内的质子数相等。学生3: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活动探究]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原子的结构有了更新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呢? [交流讨论] 学生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个部分构成。 学生2: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 学生3:我认为应该加“一般”两个字。 学生4: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学生5:原子很小,但有一定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学生6: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子虽然由一些带电荷的微粒构成,但它并不显电性,我的理由是……
备课笔记
小组问题讨论:
是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不是,在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
易错提醒:
同种原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进行新课 知识点2 相对原子质量 [提出问题]出示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1个碳原子:1.993×10-26kg1个氢原子:1.67×10-27kg1个氧原子:2.657×10-26kg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化繁为简的方法来表示原子质量呢? [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诱思]会计记帐通常用“万元”作单元,例如5万元记作“5”,不用画那么多“0”了。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如商店以“件”为单位记录当天销售汽水的量…… [交流讨论]学生1:我明白了,用一个比实际质量更小的质量作比较的标准,实际质量除以它,得数就变大了。学生2:这样的数字最好在两位数以内,这样用起来方便一些…… [评价]同学们说得很好,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高中化学还会遇到,比如学习“摩尔”、“物质的量”等就是这样。今天你领悟了这种思想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帮助。 [课件展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提出问题]上面所说的碳原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作碳-12),它的质量为1.993×10-26kg,其1/12是1.993×10-26kg×1/12≈1.66×10-27kg,下面请同学们按组分别具体计算一下氢、氧、铁三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请三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学生演练]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氢、氧、铁三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16、56。 [阅读感知]相对原子质量是通过艰难的测定过程计算出来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卓越的贡献。大家阅读课本资料,了解有关张青莲教授的事迹。 [讲解]经过这样的计算得到的数据都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由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经被全部测定出来,所以在平时做题过程中,并不
备课笔记
归纳总结:
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1个质子或1个中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即1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均约等于1,因此可得出如下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外延伸:
原子的实际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因此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也不读出。
进行新课 需要再计算,只需要查阅书后的元素周期表即可。现在看谁又快又准地把课本表3-1中的五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查出。 [学生查表]氢-1 碳-12 氧-16 钠-23 氯-35.5 铁-56 [引导探究]同学们观察表中数字看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关系? [讨论交流]思考、讨论。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小结]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1,一般不写出)。 (2)因为跟质子、中子比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均约等于1。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教 学 板 书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是比。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堂 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认识了原子的内部结构。现在我们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备课笔记
教 材 习 题 解 答 练习与应用(P70-71) 1.B 2.B 4.B 7.8 8 16 16 12 12 8.钠:23.0 镁24.3 铝:27.0 钠所含的原子个数最多,铝所含的原子个数最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成正比,即钠原子的质量最小,铝原子的质量最大,故等质量的三种金属,钠的原子个数最多,铝的原子个数最少。
疑难解答 例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解析】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不是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里都有质子和中子,普通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所以A、C错误;对于D来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在化学变化中确实不可以再分,但在其他变化(如核反应)中可以再分。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答案】B 例2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⑤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⑥一般化学计算常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
归纳总结:
①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②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③同一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④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原子质子数不同。
疑难解答 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千克;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致相等,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均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 【答案】D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教学反思 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运用图片、动画创设情景,通过形象的描绘、科学的推理、史料的佐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将原子的结构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在解决“原子构成”的问题中,教师采用了设想、讨论交流、动画启示来逐步完善思维过程的群体探究方式,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整个设计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了一系列的“问题情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该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自主活动较为充分,参与面广,气氛浓烈;教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注重现有教学资料的整合与利用,使课堂结构与信息输入更加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始终随学生的思维起伏,特别是在学生群体思维停滞之处,充分利用图表、史料、动画模型,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观,让学生反思悟法,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了技能,获取了知识,锤炼了思维,张扬了个性。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备课笔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