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做一道拿手“菜”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做一道拿手“菜”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8-07 20:4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做一道拿手“菜”
一、教材分析
《做一道拿手“菜”》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通过引导学生用彩泥、纸材等多种材料制作“菜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材以丰富的图片展示了各种美味的菜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菜肴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学会运用彩泥、纸材等材料表现出一道拿手“菜”。
2、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珍惜食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彩泥、纸材等材料制作“菜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菜肴”作品。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彩泥、纸材、剪刀、胶水等材料。
学生准备:彩泥、纸材、剪刀、胶水等材料。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美食视频,展示各种美味的菜肴。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美食吗?你们会做什么菜呢?”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道拿手“菜”。
(二)新授
1、图片展示与观察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精心挑选并展示一系列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菜肴图片,包括中式的宫保鸡丁、糖醋排骨,西式的披萨、汉堡,日式的寿司、刺身等。在展示每一张图片时,教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菜肴的形状,有的菜肴形状规则,如圆形的披萨、方形的寿司;有的则形状不规则,如弯曲的排骨、散开的蔬菜。同时,关注菜肴的丰富色彩,红色的辣椒、绿色的青菜、金黄色的薯条等,以及菜肴的组成部分,如主食材、配菜、调味料等。
教师在展示过程中,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大家看这道糖醋排骨,它的颜色为什么这么诱人?”“这道寿司是由哪几种食材组成的?”“这道披萨上面的配料摆放有什么规律?”
2、小组讨论与交流
图片展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抛出问题:“这些菜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可以用我们手中的材料怎样表现?”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倾听,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比如,当学生对某种菜肴的材料不确定时,教师可以提示:“想想我们平时在厨房看到的食材,或者回忆一下在餐厅里吃过的菜品。”
3、材料介绍与讲解
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补充,然后详细介绍彩泥、纸材等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于彩泥,教师展示不同颜色的彩泥,讲解其柔软可塑的特性,示范如何通过揉捏、搓条、压扁等手法塑造出不同的形状。对于纸材,教师展示各种颜色和质地的纸张,介绍折纸、剪纸、粘贴等技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现场操作,如用彩泥快速捏出一个水果的形状,用纸张折出一个简单的餐具。
4、优秀作品欣赏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或艺术家以食物为主题的作品,包括彩泥雕塑、纸艺作品等。在展示每一幅作品时,教师详细介绍作品的创意、表现手法和材料运用,让学生从这些优秀作品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例如:“这幅作品用彩泥做出的蔬菜看起来特别逼真,是怎么做到的?”“这幅纸艺作品的色彩搭配好漂亮,我们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可以借鉴。”
(三)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用彩泥制作一道简单的“菜”,如西红柿炒蛋。
先做出西红柿的形状,注意颜色的搭配。
再用黄色的彩泥制作炒蛋。
最后用绿色的彩泥制作一些葱花点缀。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彩泥的揉捏技巧、造型的把握等。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菜”,用彩泥或纸材进行制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添加一些装饰,使作品更加生动。
(五)作品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
组织学生互相参观,欣赏他人的作品。
(六)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表扬和建议。
让学生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
七、板书设计
做一道拿手“菜”
材料介绍:
彩泥、纸材
制作步骤:
构思、造型、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