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粤教粤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3.13《声音的产生》【分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粤教粤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3.13《声音的产生》【分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10 13:5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核心素养】四年级上册科学3.13《声音的产生》分层练习
1. 科学观念
学生应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核心概念。认识到不同物体振动方式和频率的差异会导致声音的特性(如音高、音量等)不同。
2.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演绎能力。例如,从各种发声现象中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共同原因,推理出不同振动方式对声音的影响,演绎预测新情况下声音产生的情况。
3. 探究实践
学生能够设计并进行实验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如通过敲击、拨动、摩擦等方式让物体发声,观察和记录物体的振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收集证据、处理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4. 态度责任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声音产生的探究活动中。同时,让学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证据、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快乐填空。(5题)
1.根据音叉、水、空气等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会   的结论,就是在   。
2.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传播的方向是   。
3.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   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
4.爱迪生利用   引发振动、振动发声等原理,发明了   。
5.用筷子敲打鼓面,看到放在鼓面上的大米在不停地跳动,这说明生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二、选择乐园。(5题)
1. 下列物体中,能发出声音的是( )
A. 玻璃 B. 空气 C. 鼓
2. 声音产生的原因是( )
A. 物体振动 B. 物体碰撞 C. 物体摩擦
3. 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声音会( )
A. 变大 B. 变小 C. 消失
4.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使声音停止( )
A. 捂住耳朵 B. 使声源停止振动 C. 切断声音传播的途径
5. 说话时,声音主要是由( )产生的。
A. 嘴唇 B. 喉咙 C. 舌头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5小题)
1. 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
2. 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出声音。( )
3.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4.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
5. 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
二、综合题(2题)
1.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
2. 怎样才能让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1.声音的秘密。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会   ,说明音叉在   。
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对着空瓶瓶口吹气会发出“呜呜”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人说话发出声音是   振动产生的。
(3)将燃烧的蜡烛放在小鼓前,敲击鼓面蜡烛的火焰会   ,说明声音具有   。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一、快乐填空
1.【答案】振动;归纳
2.【答案】振动;各个方向
3.【答案】振动;空气
4.【答案】声音;留声机
5.【答案】振动
二、选择乐园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能力培养】
判断题
1.【答案】错误
2.【答案】错误
3.【答案】错误
4.【答案】正确
5.【答案】错误
二、综合题
1.【答案】例如弹吉他时琴弦振动发出声音,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等。
2.【答案】可以使声源停止振动,例如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或鼓面等。
【拓展提高】
1.【答案】(1)产生波纹;振动;振动
(2)声带
(3)熄灭;能量
核心素养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拓展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