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人民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时空观念】掌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抗美援朝,1955年万隆会议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难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基础知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2)主要内容
①毛泽东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②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③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④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主要内容
①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②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盛大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2.历史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知识点二 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历史背景
1.国内: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
2.国际: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
(二)重要措施
1.土地改革
(1)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概况
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到1952年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3)意义
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②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全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2.稳定物价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②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巩固人民政权。
(2)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3)影响
①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②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③到1952年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3.抗美援朝
(1)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门江,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
(2)概况
①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政府要求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又经过边打边谈,反复较量,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结果: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知识点三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外交方针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
(3)参加日内瓦会议
①参加:1954 年4 月,日内瓦会议召开。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这次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②成果: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4)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1953年12月,中印两国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
②确认: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中印、中缅联合声明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特别说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K
(5)参加亚非会议
①参加:1955 年4 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②成果: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③影响:为中国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推动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及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知识点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2.内容
(1)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实践
(1)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2)“一五”计划建设: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二)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法制、思想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颁布:1954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性质及原则: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政治制度体系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3.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和地位
(1)作用: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2)地位: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达标检测
1.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新中国公私合营工业企业由193家增加到997家,增长4.2倍,产值增长5.2倍;在上述企业中公股所占比重,1949年为70.7%,1952年则为60.7%。这主要说明1952年前的公私合营企业
A.是国营性质的企业 B.属于股份制的性质 C.仍然是私营经济 D.全部纳入国家管理
2.被尊为“美国记者之父”的大卫哈珀斯塔姆说,朝鲜战争后,“中国一直就是最让共和党头疼的一个问题,他们不敢直面挑战,回应指责,更无法解释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这让共和党在政治上倍感煎熬。中国是他们最大的心病”。该记者的言论
A.赞成民主党而反对共和党 B.认为朝鲜战争给共和党造成心理冲击
C.没有受冷战意识形态影响 D.因其卓著记者地位而具有权威可信性
3.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要搞“新经济政策”。他说:“地下工厂因为社会需要就发展起来了。要使它成为地上的,合法化的,可以雇工。现在合作工厂做衣服要三个月,袖子一长一短,扣子没有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作对,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作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提出“新经济政策”意在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D.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
4.下图为电影《长津湖》海报。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美军王牌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长津湖战役
A.反映美国的霸权已经衰落 B.发生在两极格局形成之后
C.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 D.彰显新中国保家卫国决心
5.1954年,中共江苏省委指出,普选工作的各阶段都应贯彻总路线的精神,各地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总路线,并结合中心工作推动普选。“搞好生产,迎接普选”作为凝聚共识的宣传口号,进一步催生出了各行业、各阶层中的爱国模范和先进典型。这可用于说明( )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取得显著成效
C.人民民主政治得到认同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职务的3人由民主人士担任;政府委员中的非共产党人士几乎占一半;政务院从总理到正副秘书长的26人中,非共产党人士就占了14人。其他各部、委、署、院领导人中,非共产党人士约占1/3。这种人员的构成体现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B.中共与民主党派平等参政议政
C.新中国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