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核心素养】四年级上册科学3.18《生活中的噪音》分层练习
1、科学观念方面:需要了解噪音的定义、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明白噪音是一种不需要的、令人不愉快或有害的声音,通常由不规则的振动产生,并通过介质(如空气、固体等)传播。
2、科学思维方面:能够对生活中的噪音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比如,思考为什么某些环境中噪音较大,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或声源来降低噪音;对不同噪音的强度和频率进行比较和分类,从而找出规律。
3、探究实践方面:可以通过实验或调查来研究噪音的影响。例如,测量不同场所的噪音水平,探究隔音材料的效果,或者调查人们对噪音的感受和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4、态度责任方面:认识到噪音对生活质量、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培养减少噪音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倡导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噪音,如降低音量、使用降噪设备等,以创造更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快乐填空。(5题)
1.【噪声、音色、音调、音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称为 ;声音的强弱叫作 ;声音的高低叫作 ;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称为 。
2.声音有 、 之分。
3. 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它和 、 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4.耳是重要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可能会引起 ,甚至 。
5.保护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 和 。
二、选择乐园。(5题)
1. 下列不属于噪音的是( )
A. 机器的轰鸣声 B. 优美的音乐声 C. 汽车的喇叭声
2. 为了减少噪音,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居民区附近禁止鸣笛 B. 安装隔音玻璃 C. 大声喧哗
3. 噪音对人的危害不包括( )
A. 影响听力 B. 让人心情愉悦 C. 影响睡眠
4. 人们在( )场合需要安静。
A. 菜市场 B. 图书馆 C. 游乐场
5. 下列材料中,隔音效果最好的是( )
A. 木板 B. 泡沫 C. 铁板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5小题)
1. 只要是声音大的就是噪音。( )
2. 所有的动物都讨厌噪音。( )
3. 植树可以减少噪音。( )
4.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对身体没有危害。( )
5. 人们可以完全消除噪音。( )
二、综合题(2题)
1. 说一说噪音的来源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噪音?
1.如何正确使用感觉器官
距离远一点 声音小一点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一、快乐填空
1.【答案】音色;音量;音调;噪声
2.【答案】乐音;噪音
3.【答案】噪声;废气;废水
4.【答案】听力下降;耳聋
5.【答案】远离噪声;控制噪声
二、选择乐园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能力培养】
判断题
1.【答案】错误
2.【答案】错误
3.【答案】正确
4.【答案】错误
5.【答案】错误
二、综合题
1.【答案】噪音的来源有很多,比如工业生产中的机器轰鸣声、交通运输工具的喇叭声、建筑施工的声音、社会生活中的喧闹声等。
2.【答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在居民区和学校等需要安静的地方设置禁止鸣笛的标志;安装隔音玻璃、隔音墙等隔音设施;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等。
【拓展提高】
1.【答案】要保持感官清洁卫生,看电视要距离远一点,注意用眼健康,遇到较大的噪声时要用手捂住耳朵,未知的物品不要随便闻和尝,时刻注意避免危险的发生。
核心素养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拓展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