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估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理解实际与估计值之间的差距,掌握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方法,能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乘法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参与和合作中亲历估大数跟实际相差小的探索过程,感受估大了都够,肯定够;估小了都不够,肯定不够;培养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乘法估算的价值,进一步强化估算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实际与估计值之间的差距,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 二、新授教学 (一)阅读与理解 三(1)班有29人去参观。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你最想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1:我大约要带多少钱呢? 预设2:带300元够不够呢? 学习任务一: 任务要求: 想一想:29个人,带300元够不够?250元呢?为什么? 画一画:请你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估算的价格和实际相差多少元?如有困难可以打开锦囊。 (二)分析与解答 1.29个人,带300元够不够?250元呢?为什么? (1)列算式解答。 方法一:29×8=232(元) 232<250,够了。 方法二:8×29≈290(元) 8×29≈240(元) (30) (2)画图来并表示。 方法二: (3)数行结合。 理解估大了都够,肯定够;估小了都不够,肯定不够。 小结:要尽量去估大的数,跟实际数更接近,这样就很容易判断出来了。 2.28个人,250元够吗? (1)结合图形进行说明 (2)对比分析 在判断28人和29人,250元够不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预设:都是把他们估成30人,估大数都够,肯定够。 小结:估大数,更接近实际数,所以把人看成30人,算出240元,实际比250少,250元肯定够。也就是估大了都够,肯定是够的。 3.如果92人参观,800元够不够?700元呢? (1)92人参观,800元够不够呢 预设:92×8,把92看成100,如果做成图就可以看出就约等于800,实际要比800小。也就是估大了刚刚好,肯定是够。 (2)92人参观,700元够不够呢 预设:我把92看成90,算出约等于720,已经超过700元,所以不够。 (三)回顾与反思 判断了29人和92人两种情况,分别是怎么判断的?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预设: 29人,我们是估大了判断,估大了都够,肯定够;92人是估小了判断,估小了都不够,肯定是不够的。 小结:在估算的时候,有时候把它估大,有时候把它估小,什么时候估大什么时候估小,要结合题目的情景和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巩固练习 1. (1)买4个足球,需要多少钱? (2)买8个篮球,500元够吗? (3)买5个排球,150元够不够 2. (1)会场有260个座位,三年级有6个班,每班39人,问是否坐得下三年级的同学? (2)如果会场有8排,每排有19个座位,有180人参加会议,是否坐得下? (3)会场有260个座位,一年级78人,二年红衣服76人,三年级87人,能坐下吗? 四、全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