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
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四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这段材
料可以佐证
A三角贸易的出现
B.工业革命的彤响
C.奴隶制度的消亡
D.殖民争霸的加剧
22.林背在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致府不能永远维持半
奴求和半自由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这说明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A缓和南北矛盾
B.废除奴隶制度
C,促进经济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
23.某同学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埃及的华
夫脱运动的资料,准备制作一期板报。这期板报最恰当的主题应是
A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B.紧张的国际局势
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D,殖民体系的崩遗
24.“开足马力,全速前进”是一幅宜传1930年苏联经济政策的画作的标题。如果给这幅画作
添加一个副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全面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坚决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
C.大力推动私营中小企业发展
D.争取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25《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中写道:“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竞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
就会填饱钠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这段材料主要
表明,二战前“一些大国”
A遏制经济危机
B.推行绥靖政策
C.抵糊纳粹势力
D.倡导欧洲和平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
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7.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
”:唐玄宗在位的前
期,政治稳定,经济禁荣,唐朝进人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28.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
八路军副参谋长
将军血西疆场。
29.1964年,中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
发射成功。
30.
年被称为“非洲年”;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历史试题
第4页(共6页)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31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氏,形成了不同学派,各陈其说,史称“百家争鸣”。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者海鸟止于鲁郊,普侯柳而脑之于庙。妻《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陈。,鸟
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离,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楚人有湾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遮奥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
其所奥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慈乎!
一以上材料摘自《吕氏春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则材料所表达的思想分别属于哪一学派。(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的影响。(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
挠,创造了断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一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新民主生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大羊命失败与第五次反“国剽”失
败两次生死考脸。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共产党人愈加坚般与成热,对中国苹命规徐的认识愈加
深刻。走向了独立自主的苹命新阶段,实现了中国苹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一高中华《中国共产党如何从两次生死考脸中走出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两次生死考验”中走出来
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两次生死考验”中走出来的原因。(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部分)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3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通实行
1984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0年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侣议
一整理自义务救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1)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2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4分)
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