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一、什么是生物
酷似石头的生石花,犹如硅胶玩具的水滴鱼,它们都属于生物,而栩栩如生的机器人却不是生物。
生石花
水滴鱼
机器人
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呢 也许我们会说生物都是活的,可是“活的”究竟意味着什么
思考与讨论
观察下图,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思考生物具有哪些特征。
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母猫生小猫,同母不同样
蜥蜴捕食
人排汗
含羞草被触碰后,小叶合拢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内容
由细胞构成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现象 生物体能由小长大,个体成熟后,能够进行繁殖,产生后代种族的延续。
都有应激性 生物都能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作出一定的反应。
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子代和亲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生物子代个体之间以及亲代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
生物能不断进化 环境的变化促使生物不断向前发展、进化。
例题1.“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 .能遗传和变异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D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答案】B
【解析】
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B.
二、细胞的发现
(一)细胞的发现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R.Hooke)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栓薄片,看到了许多蜂窝状的中空小室,他将这种小室命名为细胞(qēlf),并绘制了软木栓细胞的图像,如图。事实上,胡克看到的是死亡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
拓展:
①胡克观察到的软市细胞,其实是细胞的空壳。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细胞的发现
(一)细胞的发现
随着显微镜的发展,人们对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更加深入。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并结合前人的大量研究资料,提出: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且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之后,德国科学家微耳和进一步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的。细胞学说的建立从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了起来。
思考与讨论
1.从胡克观察细胞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这样的科学探索历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2.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通过获得的证据得出“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的
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完整的细胞
B.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布朗是通过观察动物细胞才发现了细胞内有细胞核的
D .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解析】
A:英国科学家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胞壁,A错误 ;
B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B错误;
C :布朗是通过观察兰花细胞发现了细胞核, C错误;
D :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D
三、观察细胞
细胞很小,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被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所以,我们需要先把观察材料制成装片标本,再进行观察。
探索活动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擦 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 把洋葱鳞片切成小块,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
展 把撕下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它展平
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止气泡产生
染 在盖玻片的一侧,加1~2滴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探索活动
显微镜的构造
结构 功能
支持部分 镜筒 上装目镜,下连转换器
镜壁 手握显微镜的部位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其上有通光孔和压片夹。
镜座 支持和稳定镜身
压片夹 固定玻片
调节部分 粗准焦螺旋 大幅度升降镜筒的结构,用来寻找物像
细准焦螺旋 小幅度升降镜筒,用来调整物像的清晰程度
遮光器 位于载物台下方,上有大小不一的光圈,可调节通光量。
物镜转换器 调换物镜
光学部分 反光镜 反光镜:反射光线,有平面(光线强时使用)和凹面(光线弱时使用)之分。
镜头 可以放大物像,有目镜和物镜之分,目镜安装在镜筒上方,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目镜没有螺纹,物镜有螺纹。
探索活动
显微镜的使用
安放 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镜座后端距桌边7厘米为宜,便于坐着操作,并根据需要安放好低倍目镜和物镜。
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放片 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要观察的部分对准通光孔。
调距 1.两眼同时睁开,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让物镜靠近载玻片,但不要碰到载玻片。
2.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_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3.观察目镜和物镜,记下其上所刻的放大倍数。
观察 1.观察载玻片的物像,显微镜视野中的像是倒像,即物像与实物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
2.若把玻片向前移,则会看到物像向后移动;若把玻片向左移,则会看到物像向右移动。即装片的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探索活动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擦 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其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 漱净口,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口腔内壁上沿同一方向轻刮几下
涂 把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
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止气泡产生
染 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亚甲基蓝溶液(或稀碘液),在相对应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方法技巧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异同
比较项目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不同点 所滴液体 清水 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
取材方法 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轻轻刮取
防止细胞重叠的方法 用镊子将薄膜展平 将附有碎屑的牙签放在生理盐水水滴中涂抹均匀
染液 红墨水(或碘液) 亚甲基蓝溶液(或稀碘液)
相同点 擦净玻片、盖盖玻片、滴加染液后用吸水纸吸水
四、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我们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形态虽然不同,但结构基本是相同的,一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较大的液泡等结构。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四、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结构及功能
结构 功能
细胞壁 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细胞膜 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
细胞核 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质 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叶绿体 一般位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叶绿素。
液泡 内有液体一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
线粒体 分解有机物,将其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思考与讨论
1.切西瓜、腌黄瓜时,都可以看到有大量的汁水渗出。这些汁水来自细胞的什么结构
2.植物没有骨骼却能挺立,这与植物细胞中的哪个结构有关
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出的“海水稻”能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 )
【答案】C
【解析】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与外界进行交换;“海水稻” 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C。
故答案为: C.
细胞的形状: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各不相同,精子呈蝌蚪状、卵细胞呈椭圆形、平滑肌细胞呈梭形、红细胞呈扁平圆形、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等。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如图所示。
余姚杨梅,果型圆整,色泽艳丽,味甜核小,深受人们喜爱。杨梅中的甜味物质存在于杨梅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
A.细胞壁 B.液泡 C.细胞质 D.细胞核
课堂小练习
【答案】B
【解析】
杨梅中甜味物质存在于杨梅细胞的液泡中;
故答案为:B.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堂小练习
【答案】(1) 甲(2)叶绿体(3)液泡(4)细胞膜
【解析】(1)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乙图;(2)图比乙图多-种结构是 叶绿体,生物体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进行光合作用;.(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液泡中;(4 )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故答案为: (1) 甲(2)叶绿体(3)液泡(4)细胞膜
(1) 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 (填“甲”或“乙”)细胞;
(2) 甲图比乙图多一种结构是 (填名称),生物体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进行光合作用。
(3) 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 中 (填名称)。
(4) 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 (填名称)在起作用。
细胞具有一种结构,其功能像边防检查站,能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 。该结 构是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课堂小练习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 细胞具有一种结构,其功能像边防检查站,能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 。 其功能就像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一样。
故答案为:B.
中国的“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2021年11月在浙江龙泉迎来丰收,巨型稻平均高度2m,单穗粒数可达680粒,比普通稻多3倍,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为“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了的贡献。下列对巨型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C.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细胞膜控制水分和养分吸收
D.巨型稻的各种性状特征与细胞质的控制作用有关
课堂小练习
【答案】D
【解析】在细胞的结构中,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控制物质的性状。所以,巨型稻的各种性状特征与细胞核的控制作用有关,不是细胞质的控制作用。
故答案为:D
我们开化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模范区。开化菜有十大特色名菜,即何田清水鱼、开化青蛳、苏庄饮粉(系列)、古田山干菜(系列)、马金豆腐干、金溪石斑鱼、钱江源土鸡煲、十八洞腊肉、农家生抄肉、南华山菌煲。苋菜干煮腊肉就是一道美食。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
A.细胞壁60℃ B.细胞壁70℃ C.细胞膜70℃D.细胞膜60℃
课堂小练习
【答案】C
【解析】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的流动性主要受到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细胞膜破坏,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根据图可以看出,从70℃开始就能得到红色汤,既可以说明从70℃苋菜的细胞膜已经被破坏,所以说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是70℃。
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