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上《大自然的声音》大单教学设计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与自然”。关于“自然”的主题,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编排,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秘密,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自然的秘密,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然之美,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自然之趣,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触摸自然。让学生从认识自然,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让学生触摸自然,不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共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精读课文,三篇课文语言描写生动,各具特色,表达了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美好情感。《大自然的声音》描写了大自然中各种声音,非常生动;《读不完的大书》展现了大自然中“无穷的乐趣”;《父亲、树林和鸟》表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口语交际是“身边的小事”,习作要求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三、单元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和46个词语。
(2)读准一个多音字。
2.阅读与鉴赏: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大自然声音》2、3自然段。
(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
3.表达与交流:
(1)能通过学习课文,辨析对人物的判断。
(2)简单讲述身边的小事并表达看法。
4.梳理与探究:
(1)梳理总结摘抄的方法,主动积累好词佳句。
(2)初步了解顶真这一修辞手法,并尝试叙说这样的句子。
四、单元任务课时规划
《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
创设了本单元的大情境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积累优美词句。结合大情境,又创设了四个小情境:欣赏大自然音乐会,积累描写声音的词句;阅读大自然奇妙之书,仿写优美句段;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评价“我”的父亲;发现身边小事,表达自己想法。
灼灼繁花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六条第一项教学建议指出:体现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教学内容。单元整体规划要以任务为驱动推进学习者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评”的学习情境中达到目标导向的学习结果。
2.关于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语文要素中阅读要求: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纵观小学课本,关于“积累生动语句”这一阅读要素,教材进行了系统的编排,在统编教材中分布如下: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要素:积累“×来×去”的词语。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要素: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要素: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此项阅读训练要素主要出现在统编教材小学低段和中段,通过训练,丰富学生语言,提升学生敏锐的语言捕捉能力,也为高段的语文学习和语言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标学习任务群:依据本单元的课程内容及教学重点,对标本单元可以归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两个学习任务群。
(1)“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本单元中,明确提出“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课后题中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读不完的大书》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父亲、树林和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园地七“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从而主动积累生动的语句。习作旨在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
(2)“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学习内容指出“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均与“自然”有关,课文语言生动有趣,可以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并借助口语交际进行创意表达。基于这两个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要求,统整单元,将以“大自然的奇妙之旅”的真实任务情境,展开学习,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词句和日常生活情境建立联系,在运用中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4.单元整体设计
结合以上分析,我制定本单元的大任务是:热爱大自然,积累优美词句。在大任务的驱动下,又设计四个任务来安排本单元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
本单元共设计了九个课时。
(1)聚焦任务一,欣赏大自然音乐会,积累描写声音的词句。《大自然的声音》并关联“交流平台”以及“词句段运用”。两课时完成。
(2)聚焦任务二,阅读大自然奇妙之书,仿写优美句段。《读不完的大书》,两课时完成。
(3)聚焦任务三,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评价“我”的父亲。《父亲、树林和鸟》两课时完成。
(4)聚焦子任务四,发现身边小事,表达自己想法。口语交际、习作,两课时完成。
五、评价内容
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因为本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关注的是过程性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
(1)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科学择评价方式,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本课教学中,我将嵌入式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让学生小组合作时,提前设计评价量表,我让学生提前了解评价标准,从而内化评价标准。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过程、思维方式、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表现,可以进行师生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生生评价也是非常有效的评价,但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再评价,提出指导意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本课教学,我主要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作业,基础作业:分类摘抄课文中的拟声词、与声音相关的词串以及与声音相关的比喻、拟人、顶真的句子。提高作业: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大自然的拟声词或者词串?请记录下来。思维作业:仿照课文第三自然的顶真句式写一段话。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阶段性评价是在教学关键节点开展的过程性评价。评价要注重及时性和多变性,课堂上我根据学生课堂中每一环节的表现情况,适当进行阶段性评价。对于掌握比较好的知识点可以减弱评价,对于掌握比较差的知识点,可以强化评价。
六、本节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2.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3.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围绕课后第二题,了解课文内容。
(2)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并分类摘抄优美词句。
2.教学难点:结合课后题“小练笔”,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三)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大自然声音的资料。(学生)
(四)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聆听自然的声音。
1.出示音乐会门票: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场动听的音乐会?那这节课只要能顺利完成三个任务,就可以获得音乐会的门票。
2.继续学习21课《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
二、任务驱动,感受语言之美
(一)子任务一:听听音乐家的声音,感受自然之趣
1.活动一:播放《森林狂想曲》视频,生欣赏视频。并说一说自己听到什么声音?感受是什么?
2.活动二:认读有关声音的词语学摘抄。
(1)先后出示课文中的拟声词以及和声音有关的词串、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师相机纠正字音。比如:潺潺 唧哩哩
(2)练习生活经验,给拟声词前面加上合适的名称,形成短语,并积累。比如:小鸟 叽叽喳喳。
(3)练习生活经验、观看视频等方法感受与声音相关的词串。并积累其它描写声音的词语。
(4)结合园地七“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摘抄。
(二)子任务二:填写音乐家档案,理清课文脉络
1.活动一要求: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
(2)完成音乐家档案。
(3)学生汇报。
(4)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子任务三:欣赏音乐家作品,积累有关声音的词句
1.活动一:欣赏风的琴声。要求: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优美的句子。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感受。
(1)出示: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2)联系生活经验,感受微风和狂风的不同。
(3)播放微风和狂风的声音,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带着不同的感受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
2.活动二:品味水的歌曲。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2)一起讨论第四自然的中优美的句子,并把自己感受用关键词标注在句子旁边。
(3)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评价量表(5星评价)
协作性(手否明确分工,如:朗读、记录、合作、代表发言等)
参与性(是否每一名组员都参与,积极性如何)
互助性(全班交流时,组员遇到问题时,能否及时提供补充、合力解决问题)
评价性(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是否客观、准确)
创新性(合作、发言是否新颖)
(1)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要求以及评价量表。
(2)小组进行汇报。
(3)师进行讲解: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发现语言表达特点:用前面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开头。
(4)创设情境,继续往下说:遥远的夜空有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弯弯的小桥......
(5)自有朗读第四自然段,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三、发现语言特点,仿写其它声音
1.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呢?
2.师播放鸟儿、厨房的声音,学生认真听。
2.师生共同总结有关拟声词和词串。
3.学生仿照课文,对听到过的一种“美妙的声音”写几句话。
4.同桌相互分享,并相互修改。
5.选出优秀片段在全班进行分享。
四、作业布置(出示评价量表)
作业评价量表(5星评价)
正确
写字高度符合要求
书写整齐
图片
书写认真
涂改不超过三次
1.基础作业:分类摘抄课文中的拟声词、与声音相关的词串以及与声音相关的比喻、拟人、顶真的句子。
2.提高作业: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大自然的拟声词或者词串?请记录下来。
3.思维作业:仿照课文第三自然的顶真句式写一段话。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创新点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整体设计单元内容
《新课标》指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因此我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并对标学习任务群,在大任务的驱动下,设计四个任务,串联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作到立德树人。
2.构建学习任务群、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单元教学,我运用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有逻辑联系地整合和组织,设计相应的情境任务,整合相关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高效习得知识和技能。结合本单元的大任务,创设了本单元的大情境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积累优美词句。结合大情境,又创设了四个小情境:欣赏大自然音乐会,积累描写声音的词句;阅读大自然奇妙之书,仿写优美句段;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评价“我”的父亲;发现身边小事,表达自己想法。
3.嵌入式评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多变性,“教-学-评”一体化
学生小组合作时,提前设计评价量表,我让学生提前了解评价标准,从而内化评价标准。关注评价的及时性和多变性,课堂上我根据学生课堂中每一环节的表现情况,适当进行阶段性评价。对于掌握比较好的知识点可以减弱评价,对于掌握比较差的知识点,可以强化评价。真正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二、不足之处
1.对大单元教学理解不够深入,仍旧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针对不同的课文可以灵活处理。
2.作为语文教师,自己语言艺术性还需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