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8 10:3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2课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
学习目标
提高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学风。
②学会抓住关键词和句子联系上下文提取和筛选重要信息。
③学习论证的方法及语言的准确。
知人论世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的文章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有气势,即有革命家的气势---“理直气壮,舍我其谁”;
二是有思想,即有思想家的高度---“理从事出,片言成典”;
三是知识渊博,即有学者式的积累---用典丰富,文库史海,随手拈来;
四是个性化的语言,即政治家加文学家的语言---典雅、通俗、幽默。
政论文,就是政治性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大事件或社会等问题,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报纸杂志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等大多数也是政论文。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包括从政治的角度评述或论证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中重要问題的各种议论文,也包括以说理为主的政治性评论文章。
文体知识
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语言讲求确切、严谨、鲜明,富有鼓动性;句式结构变化多样,重整体布局,重修辞手法。政论文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政治性:政论文常常研究重大政治问题,对于那些政治色彩浓厚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也会进行理论与实际的探讨体现政论文的政治敏锐性。
(2)指导性:政论文不仅要用道理说服人,而且常常会进而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导。
(3)严密性: 政论文特别强调评价的准确性、论证的逻辑性以及行文的周密性。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新党员大量增加,许多人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思想还没有彻底转变,这也对党的思想作风产生了一定的不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影响,提高党的战斗力,党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
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作为整风的指导文献。
《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针对党内在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在文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
写作背景
题目解说
改造”是从根本上改掉旧的,树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的意思,它包含“改”(改变)和“造”(创造)两个语素,体现了在学风问题上破旧立新的精神。
“我们”是指全党的同志,特别是党的干部。
“学习”是指全党同志的学习,特别是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目的就是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题目表现了毛泽东同志整顿党内存在的不良学风的决心和力度之大。
跳读文章—提取关键信息
提示:作者的思路主要是三个词汇
主张——理由——提议
下面是本文的结构导图,请结合文本内容,将①~③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改造我们的学习
本论(分析问题)
(第一部分)指出我们的成绩
(第二部分)②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对照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
结论(解决问题):(第四部分)③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分析我们存在的缺点
提出改造学风的建议
引论

要改造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第一部分可分为几层 主要写什么内容?
①二十年的回顾
——总结基本经验
②一百年来的回顾
——论述巨大变化
③抗日以来的回顾
——肯定新的进步
第一部分结尾写:“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很好的现象”指的是什么
1.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日益深刻和丰富
2.对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认识日益深刻和丰富
3.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日益结合
4.二者的结合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第一部分写到的四个方面的“好现象”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 这对全党进行“学习改造”有哪些启示
“中国革命具体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是两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基础,是二者进行结合的前提。而二者的结合、统一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达到救国救民这一学习目的的关键。
“改造”是在肯定和坚持基础上的“调整”。坚持学习内容,坚定学习目标,反思学习方法
请根据第二部分内容填好下表
三方面 存在的缺点 产生的危害
研究现状
研究历史
学习国际经验
不系统、不周密 ,研究氛围不浓厚
满足于一知半解,夸夸其谈 ,凭一知半解、想当然发号施令
没能有组织地进行,研究氛围不浓厚
对自己的历史懂得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理论和实践分离。对中国问题无兴趣,不会用理论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谬种流传,误人不浅。
不是为革命实践而学习,而是为了单纯地学习。
两部分都是在围绕“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一核心来写的,前后一致,逻辑清晰。这部分从学习制度和学习方法上反思了在研究“中国实际”和“马列主义理论”时存在的缺点,产生的危害,明确了“学习改造”的必要性。
作者在第三部分将“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进行了对照。请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对二者进行对比的,得出了什么结论。
角度 主观主义态度 马列主义态度
和缺点
的关系
实质
形成的作风
带来的好处
应对的方式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在这种态度下,就是……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在这种态度下,就是……
有的放矢,实事求是
脱离实际、单凭热情,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
从实际情况出发,理论和实际统一
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
引出实际情况固有的规律性,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引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
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救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
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列主义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
根据以上从五个角度对两种态度进行的对比,概括回答可以得出关于“学习改造”的哪些结论。
改造的目标:
消除主观主义态度及作风,推行马列主义态度及作风。
改造的关键之处:
研究中国实际问题:杜绝凭主观,凭热情,忽视客观实际的行为;倡导注重实际,实事求是的行为。
学习马列主义理论:
杜绝单纯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理论和实际分离的方法;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法。
文章第四部分依然是从“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国际革命经验”三方面提出改造学习的意见,请概括其内容。
①研究现状:向全党提出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依据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调查和研究,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
②研究历史:聚集人材,先分工分部门,再合作综合。克服无组织状态。
③学习国际革命经验: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列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列主义的方法。
本文有哪些写作特色,试从修辞、句式、词语运用等角度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说明。
①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行文气势。
如用“钦差大臣”“瞎子摸鱼”等比喻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施令,既贴切生动又通俗易懂。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运用排比,语意跌宕,层层深入。 “不以为耻,反以荣”“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等运用对偶,都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②词语一是表现在作者善于使用谚语、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上。如用谚语“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用口语“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使文章显得活泼风趣;用成语“粗枝大叶”“夸夸其谈”“一知半解”“生吞活剥”等来形容主观主义者的不细心调查研究,空谈理论,无知、教条,都很形象、深刻,同时也很简练。
二是表现在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古文今用上。如“言必称希腊”“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为之一新”“等闲视之”“若明若暗”“诸如此类”“懂得甚少”等,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
③运用多种句式使行文灵活自如,节奏富于变化。
一是长短结合,多用长句。如:“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而是”是一个长复句,而“找观点,找方法”又是这一复句中前一分句中的短句。长短句结合使得表意严密、灵活,行文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二是整散结合。如:“这样一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了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指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条。”“对……对……”是整句,“他们心……就是…”是散句,整散结合,使得语句灵活自然,语气舒卷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