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第二课时。《长方体和立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开始,本课时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自主探究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重难点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自主探究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教学方式与策略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动手操作、共同探讨、学习新知,最终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创设情境 同学们,班级里要制做一个募捐箱,我们正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请你想一想要制作募捐箱必须先要知道什么?这个导入环节就要用到一个新的数学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新课的导入服务于学生的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数学焕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5
二、实践操作、建立表象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取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表面各部分。让学生感受用手摸到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 活动一,动手操作:动手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让学生在纸盒上,分别用“上” “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请大家沿着上面与前面相交的棱,左边与上面、下面、前面相交的棱,右边与上面、前面、下面相交的棱将纸盒剪开,并将剪开的纸盒展平。 问题一:把纸盒展开你发现了什么?(有6个面,有的面是相同的) 问题二: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上下两面积相等,左右两个面积相等,前后两个面积相等) 问题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上下两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左右两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宽和高,前后两个面的长和宽是长方体的长和高。) 活动二、剪开正方体纸盒 问题一:把正方体纸盒展开,你又发现了什么?(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一样大) 问题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这6个面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这一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现,解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生建立的表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10
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 1、教学例1 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长0.7m,宽0.5m,高0.4m,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硬纸板? ①学生分析题意,试着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②学生汇报:要求“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探究这个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我设计了以下活动,活动要求为 (1)独立思考,探究计算长方体纸盒表面积的方法。 (2)思考: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什么有关 计算方法是什么 学生自主进行活动。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允许各类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这个环节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我让学生自主汇报结果说一说他的想法。 第一种情况:长方体的表面积和每个面的面积有关系,所以把每个面的面积计算出来再相加算出总面积。 第二种情况:长方体的表面积和6个面的面积有关系,根据长方体面的特征,把它们以前面、上面、侧面分三组然后分别乘以2然后计算出表面积。(0.7×0.5×2+0.7×0.4×2+0.5×0.4×2)。 第三种情况根据长方体面的特征,把它们按照正面、上面、右面为一组分两组。不同的三个面为一组再分别乘以2。(0.7×0.5+0.7×0.4+0.5×0.4)×2。 沟通不同算法,赋予几何意义: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二个算式改变成第三个算式。第三个算式更简便些。方法二和方法三中不仅从乘法分配律的角度沟通两种算法的联系,而且要赋予每种方法的几何意义,进一步突出“对面相等”的特征。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以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为载体,从侧面、多角度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创新,从而深化主题,掌握合适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出示例2,让学生自主探索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总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正方体是非常特殊的长方体,所有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完全放手独立让学生解决非常必要,培养了他们对比类推的能力。 3、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24页“做一做”。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不需要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面积的情况,呈现生活中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确定要算哪些面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会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我们可以一起来给班级制作一个募捐箱了。 自主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 20
四、师生小结 学到现在,你知道哪些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 梳理知识 5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教学特色与反思 1、教学层次清晰。都由易到难,逐步递进。而练习的设计也是注意坡度,按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开展新课。 2、从生活实际引入新课,创设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源于生活的、有趣的、可操作的情景。 3、借助实物、课件等,让学生观察、触摸、展示,全方位感知。培养空间观念,寻找知识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