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与掌握静物画构图的基本原理。
2、技能目标:能够将构图练习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实际生活中。
3、审美目标:领略构图的形式美感,从中体会均衡、和谐、秩序、统一、变化等各种美感。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及表现能力逐渐增强。我校七年级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寻求美术技法和表现方法上的创新,而小部分学生则眼高手低,对表现力缺乏信心。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向画家学构图》这一节课主要是分析七年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本节课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教师会进一步分析本级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3重点难点
六、教学重点:
静物画的构图法则。
七、教学难点:
构图法则中画者自我个性的表达和科学的构图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决难点的措施:
1、欣赏作品,发现静物组合的一般规律。
2、进行实物组合练习,从实践中体会构图的基本法则。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5分钟)
实物导入法:桌上随意地摆放着一些苹果,一只篮子和一支啤酒瓶,请同学们用线条把它们表现出来。
大家动笔画这幅画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学生谈自己在练习中的感受,通过对实物位置变化的调整,获得不同的构图效果。
教师小结:在老师具体讲解之前,同学们已经对物体的形状、位置和大小进行了考虑,如同经营位置一样,这样的行为就是对画面的构图。许多同学在无意识中,已经完成了构图这一过程,那么,到底什么叫构图呢?
活动2【讲授】(二)讲授新课(10分钟)
1、总结概念
静物构图是把对象的形体、明暗、色彩等造型因素,按一定的形式法则合理的排列在画面上,从而构成一个具有美感的整体,给人们各种不同的视觉感受
2、作品欣赏
挑选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并交流看法。(学生可能会从像不像方面展开讨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整体感觉,如水果在画面中的大小、位置,水果之间的位置关系下等。)
看完了自己的作业,我们再来欣赏画家们的静物画作品,看看画家是怎样“经营”这些静物的位置的
3、深入探讨
展示作品《苹果篮子》。让学生谈谈对这幅画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静物在画面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静物洋葱》,画面上有许多静物,放置的位置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它们的组合给人的感觉是多而不乱,密而不挤,疏而不散,既有堆放在画面中间也有积聚在画面某一角的,主体突出,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达到协调,整组静物组合成三角形,给人稳定自然的感觉。
三角形的构图是静物画比较常用的一种构图形式。
4、欣赏与评述
展示多幅静物画,让学生分析画面主要物体组成的形状、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画面给人的整体感受。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观察、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优秀的静物画都是画家精心构思而成,一个成熟的构图包含着对整个画面内容疏密、主宾、聚散、协调、对称、虚实、呼应、节奏和韵律的把握,简单的说,构图上讲的均衡、对称、和谐等是公认的规律,符合这些秩序和规律的叫美。
活动3【作业】(三)、探索实践(7分钟)
要求:利用所学构图知识,将现有静物组合成具有一定美感的整体。
学习静物画,我们首先应学会如何组织静物,把散乱的静物组合成一个美的整体。(可以练习最常用的三角形构图,在这种基础上尝试其他构图,如S型等等)
分学习小组,每组同学利用自带的静物,进行静物组合构图练习。
然后找几组同学谈谈他们构图的特点与想法。
活动4【活动】课堂评价与活动
(四)、课堂评价(3分钟)
分别展示几幅构图不合理的图,(也可以结合学生中较失败的静物组合,)同时展示画家优秀的静物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比较,说出不合理的构图存在的问题。
第一幅物体摆设左右对称,画面显得呆板,各物之间分得太散,相互间毫无关系;第二幅的物体摆设则过于集中,偏向一边,画面显得不平衡,一边倒;第三幅的物体摆设象排队,出现一条直线,缺少变化。第四幅的视线过低,把画面生硬的分成两部分,看不到物体之间的联系。
(五)、科学灵活运用静物画构图的法则
疏密、主宾、聚散、对称、协调、呼应、开合、节奏和韵律是构图的一般法则。对于传统的形式美法则,不宜泥古不化,成为约束创造的清规戒律,而应以有利于为目的,灵活变通,加以运用。从内容为出发点,选择最适当的、有形式美感的构图,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彩,融为一体,发挥出最大的艺术表现力。
十、学生练习(15分钟)
根据摆好的静物,画出构图草稿。
作业要求:利用所学构图知识,从不同角度,对已摆好的静物进行构图练
十一、作业评述:
新找几幅学生作业,对照第一次作业,谈谈对第二次作业的看法。如静物组合的和谐、统一、变化,构图的大小位置的和谐。
十二、课后拓展:
课后利用网络,搜索优秀的静物画作品,例如:《记忆的永恒》、《罗纳河上的昼夜》、《睡莲》、《向日葵》感受不同风格风景、静物构图。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把优秀范画的以小构图的形式把绘画草稿描绘出来。
十三、课后反思:
初一美术下册《向画家学构图》一课:“观察”是这一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知道构图是怎么一回事,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构图的一些要素。最后让学生在黑板上上进行构图,选出构图分布合理,主宾安排得当的范画出来,进行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教学的效果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靠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辨美与丑。按照顺序在黑板上展示范画,并在教师指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通过以上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张构图作业,学以致用。
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美术作业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下讲台对学生个别指导、指点。对学生的作业,给予一些赞扬,对绘画中有创造性的学生给予肯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
总而言之,本节课师生的互动较好,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得也不错,只是作业练习时间较短,学生的画面稍偏生疏,没能生动自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绘画构图,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以上是我上完这一节美术课的教学反思,谈及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讨研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上好每一节美术课。
活动5【测试】目标测验
十四、目标检测:
目标检测(初中美术)
命题学校洲仔中学命题人范洁媚
一、选择题(1-15为单项选择,16-20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40分)
1、美术学科最能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方面是(C)A、感觉B、知觉C、视觉
2、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A)A、促进学生发展B、促进教师发展C、选拔人才
4、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可以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B)
A、分组B、座谈C、讨论
5、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什么的主要途径?(C)A、艺术教育B、技能教育C、美育
6、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要观察、认识与理解哪些基本造型元素(B)
A、线条.形状.对比B、线条.色彩.空间C、明暗.肌理.变化
7、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一个新的学习领域是(A)
A、综合.探索B、欣赏.评述C、设计.应用
8、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叫(B)
A、美术学习袋B、美术学习档案袋C、档案夹
9、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A)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B、审美意识C、探究意识
10、美术课程具有(B)的性质。
A、综合B、人文C、审美
11、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活动包括造型和(B)
A、评价B、表现C、目标
12、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C)A、目标B、升学C、兴趣
13、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个人、小组和(B)
A、教师B、团体C、互评
14、各学习领域分别由(A)、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
A、标准B、阶段目标C、学习方式
15、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A)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A、技能B、材料C、画具
16、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有(ABCD)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欣赏*评述D、综合*探索
17、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有(ABCD)A、自评B、互评C、教师评价D、座谈
美术课程性质具有:(ABCD)
A、凸显视觉性B、具有实践性C、追求人文性D、强调愉悦性
19、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ABD)和网络资源。
A、学校资源B、自然资源C、家庭资源D、社会资源
20、美术课程总目标按(ABC)设定。
A、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价值观C、过程与方法D、观察与理解
一、选择题(1-15为单项选择,16-20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40分)
3、美术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A)
A、分目标B、子目标C、情感目标
4、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活动包括造型和(B)
A、评价B、表现C、目标
5、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是重视教学过程和(C)的改革。
A、教学研究B、教学大纲C、教学方法
6、《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B)的不同程度
A.过程性目标B.知识技能目标C.学习活动
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A)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A.自我评价B.相互评价C.多样评价
8、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可以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B)
A、分组B、座谈C、讨论
9、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个人、小组和(B)
A、教师B、团组C、互评
10、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要观察、认识与理解哪些基本造型元素(B)
A、线条.形状.对比B、线条.色彩.空间C、明暗.肌理.变化
11、美术课程基本理念包括:(A)
①面对全体学生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③关注文化与生活
④注重创新精神
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
12、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大致可分为哪两类:(B)
A、设计和运用B、创作和欣赏C、造型和表现
13、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从这两方面进行:表现方式及(A)
A、技能C、画具B、材料
14、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叫(A)
A、美术学习档案袋B、美术学习袋C、档案夹
15、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A)
A促进学生发展B促进教师发展C选拔人才D修满学分
16、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有(ABC)
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综合、探索
17、新课标美术课程性质具有(ABC)
A、视觉性B、实践性C、人为性
18、美术新课标的学习领域分别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BC)
A、目标B、学习活动建议C、评价要点
19、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哪些连接点(ABC)
A、美术各门类B、美术与其他学科C、美术与现实社会
20、下列各建议中哪些是属于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ABC)
A、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B、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C、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