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9-30 18: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脱式计算,并进一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运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现实问题列算式。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1.口算。15×4 50-36 90÷3 50×60 500-7212×30 68+27 16×6 72-36 180÷62.计算。11×5+120 155+20×9 180-25×4评讲时提问: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小结:算式中,如果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巩固上节课所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利于今天的新知识学习。
二、新课。教学例题。(1)出示书中的场景图。提问:说说场景图中有哪些商品,哪些商品的单价是知道的?从营业员所说的话中你可以知道什么?提问:场景图中的小女孩购买了什么物品?提出了什么问题?(2)讨论解决的方法。提问:要求“一共应付多少元”,怎样想?同桌讨论,请几个同学说说想法。肯定学生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下面的数量关系。用“一枝钢笔的价钱”加上“一个订书机的价钱”,或“用一个订书机的价钱”加上“一枝钢笔的价钱”。提问:一枝钢笔的价钱怎样求?求“一共应付多少元”,可以怎样列综合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80÷10+12 12+80÷10请学生仔细观察上面的两道算式,都有什么运算?想一想,都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同桌讨论,汇报讨论的结果。得到:先算除法。知道80÷10是先算出一枝钢笔的价钱。在书上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注意书写格式)集体订正。再指定两人说一说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计算。教学“试一试”。提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综合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找几个学生说说想法。将综合算式写在书上。12-80÷10表示什么意思?提问:80÷10表示什么意思?12-80÷10表示什么意思?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上面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80÷10?归纳运算顺序。提问: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同桌讨论,指名回答。学生的回答可能有:都有除法,前面两个算式里有加法,后面一个算式里有减法。计算时,都是先算除法。(不管除法是在前面,还是在后面)计算时,都是先算除法,后算加法、减法。总结: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加法、减法。这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板书课题)4.新旧知识比较。出示复习中的第(2)小题,和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提问: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小结:在两步计算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三、练习。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说一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并把先算的部分用横线画出。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做题,集体讲评。做“想想做做”第3题。分组出示题目,先比一比,再算一算。算后提问:每组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后小结:相同点:数字相同;不同点:运算符号不相同,运算顺序不相同,运算的结果不同。提问:这6道算式,如果把运算顺序相似的分成一类,你认为可以分成几类?哪几类?“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计每组算式中哪道题的得数大一些,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300+60×4〇300-60×4 90-38×2〇90-38÷2估计后在小组内交流,再计算验证结果。做“想想做做”第5题。按要求写出算式,再计算结果。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列式时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总结运算顺序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进而归纳,形成清晰的认识。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