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6将相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8 20:1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6 将相和 备课时间
教 学目 标 1:复习“和氏璧、大臣、侮辱、蔺相如 、允诺 ”等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3: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做一个团结、爱国的好孩子。
教 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 具准 备 课本,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 法 引导、点拨 学法 诵读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出示:和氏璧 大臣 侮辱 蔺相如 廉颇 允诺 划归 强逼 上卿 削弱 渑池 击缶 战袍 荆条师生一起读。强调“强”“削”“划”多音字。二、理清脉络,理解感悟。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3.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第一部分,集中注意力,尽量缩短阅读时间,扩大视域,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交流、整理:(出示)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出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师指导朗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勇敢)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5.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6.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之会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思考: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不畏强暴,机智勇敢)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8.学习第三个小故事:负荆请罪默读最后三段(15-17自然段),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思考:廉颇和蔺相如你喜欢谁?并说说理由。(2)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言行。(出示) ①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②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表现了廉颇怎样的品质?(语言: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行动: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3)思考: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4)思考: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解释自己不和廉颇针锋相对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说明了什么?引导生读相关文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师总结:A.和秦王做比较,点明自己不害怕廉颇。B.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C.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宽广的人。三、回顾全文,归纳中心。(出示)1.全文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2、小结同学们从中受到团结、爱国教育。四、拓展。1、句式练习。2、学习围魏救赵的故事。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既然将相和同心协力保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呢?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件关于团结友爱的故事,写清楚前因后果。【板书设计】6 将相和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蔺相如(机智勇敢) 廉颇(知错就改) 以国家利益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