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13《整理和复习(2)》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13《整理和复习(2)》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08 13:0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学习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
单元: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整理和复习(2) 课型:单元结构课
学习内容与学情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课标分析: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二是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和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第一题是整理和复习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计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第2题是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教材让学生比较不含小括号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与含有小括号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和计算结果。主要意图有两个:一是突出小括号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二是使学生对运算规律有所感悟。练习七安排了9道练习题。主要意图是配合本单元整理和复习的要求,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提高综合运用教学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 经过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本单元的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笔算基本掌握,对解决问题基本理解。但由于本单元内容较多,学生极易遗忘,还不能很好地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学生需要学习进一步学习整理方法,具有基本的概括知识、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
通过复习,提出问题的意识加强,巩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一种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另一种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进一步借助画图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和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能自觉反思解答是否正确。 3、通过复习和整理,能够独立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能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会和同学合作交流学习。 教学重点:进一步借助画图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和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实施
主要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达成 与评价关注点
任务一: 回忆解决问题步骤 师:上节课我们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和复习,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解决问题”。回忆一下,解决问题需要按照哪几个步骤进行解答?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 小结强调:先要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最后要注意反思检验,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画图来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目标达成: 能回忆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评价: 能和同学交流说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任务二: 复习本单元解决问题相关知识 1.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类型的解决问题。 P36第5题 学生完成后先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订正。 (1)师:要求妈妈今年多少岁,必须知道谁的年龄?(明确要求第一个问题的结果) (2)生归纳:求“爸爸今年多少岁”,就是求比13多28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结果是41。求“妈妈今年多少岁”,就是求比41少3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结果是38。 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P37第6题。 学生完成后先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订正。 2.解决问题综合练习。 P36第4题 复习“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师:从题中你们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自己尝试解答吧! 引导学生画图分析,明确数量关系。 全班汇报,出示错例。 3.计算练习。 P37第7题。 学生口算接龙,全班交流。 P37第8题。 (1)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各从一边做起,看谁最先得到红旗。 (2)学生完成后互相评比,评比优胜队。 4.拓展练习。 P37第9题。 师:从图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满50元减10元”是什么意思? 生1:消费到了50元就可以少10元。 生2:消费超过50元就可以减10元。 学生自主解答,全班订正。 目标达成: 巩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一种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另一种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评价: 说清题意,正确理解题目。 列出正确的算式并正确解答。 能厘清解题思路,清晰表达。
任务三: 总结全课所学 师:本单元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收获? 目标达成: 能总结本单元所学知识。 评价: 从知识和情感方面进行流畅总结。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2) 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 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减法计算
课时作业设计 1、数学书第36页,第4题。 2、数学书第37页,第9题。 作业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时机:教师课中讲解题目要求,最后一问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教学评一致” 达成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