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课件(22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课件(22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8 09:01:30

文档简介

姓名
赵金龙
单位
潍坊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教材分析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的问题。本课内容是一个联系非常紧密的整体。本课的内容虽然分为两目,实际上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及其推动原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 现及积极意义、经济全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经济全球化的展望。其中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是本课的重点,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内容是岳麓版必修二模块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课,具有对整个模块的总结性的作用,反映了经济成长历程的最终趋势——走向全球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认识在全球化趋势之下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辩证地看待全球化。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的角度研究历史问题。本单元的学习要结合结合第二单元第7、8、9课,将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在机的整体。
二、学生分析
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世界史,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并在本模块第二单元7、8、9课和第五单元23、24、25课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 从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行为来看,学生的兴奋点仍集中在比较有兴趣的全球化的事件中,对全球化的整体认知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从全 球史观、文明史观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充分发动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活跃 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与过程,认识其影响。
2.知道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同,分析其特点及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3.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欧洲、亚洲、美洲经济区域集团建立的史实,辩证分析战后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经济区域集团的影响。
4.全面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比分析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影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2.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通过制作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展示的表格,通过比较分析与互评,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4. 围绕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形成过程、推动因素、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形成思维导图,并通过微博、博客、qq群、专题学习网站等方式,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发展21世纪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学习,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增强创新意识,
2.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学习,初步形成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树立在社会发展中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意识。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交流,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对学习中的重要性。
4.通过中国积极加入APEC和WTO,使学生认识到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增进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 本课的导入,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借助文字资料、图片等,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拉开本课的序幕,然后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
2.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采用freemind的形式,设计全球化历程的思维导图,方便学生对全球化的过程有整体的认知;过展示图片、表格、视频等网络资源材料使教学内容更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3.PPT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采用学生分组教学的方式下,用PPT的方式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课堂的活动安排,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课堂学习目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预习反馈
对各小组的预习学案进行批阅,并统计各小组的得分,利用PPT制作表格展示各小组的完成情况
学习榜样,吸取教训
利用PPT制作本课的预习评价反馈表
导入
播放视频《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畅所欲言,谈谈经济全球化对自己的影响
PPT展示衣、食、住、行等方面全球化的表现
整体建构
教师结合导课和学生的回答,对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进行科学定义。并且通过图片展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加深对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理解。利用表格,使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历程有整体的认知。
?
听课、观察、思考;师生互动
1.经济全球化表现的数据图片、漫画及相关的其他图片资料。
?
2.利用表格,使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历程有整体的认知。
探究学习
将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三个小组共同研究一个问题,研究完自己小组负责的问题,可以同其他小组交流研究成果;最后全体小组在班级内共同交流研究成果。
?
学生按照分好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讨论、点评、交流
通过多媒体ppt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思想碰撞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谈谈你对全球化利弊的认识”
学生分为奇数组(正方)和偶数组(反方)进行辩论
?
PPT展示正方和反方的辩论内容及注意事项
总结拓展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如何应对如经济全球化
引导学生用写信的方式向总理建议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应该如何做
PPT展示文字材料
巩固反刍
课件展示巩固反刍的目标和内容
学习回扣目标,消化沉淀本课所学
PPT展示回扣目标及内容
?
随堂训练
教师精选试题
学生限时完成
PPT材料
课堂评价
教师用表格的方式展示课堂评价的项目
由学科班长或小组长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反馈
PPT展示课堂评价表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一堂课的设计构思,从导学案的设计和课件的制作、从导入新课到最后的总结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主题鲜明、前后连贯、过渡衔接自然,因此,大的主题框架要突出,细节方面也尤其要注意,细节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整堂课。
? ? 教师课堂上单纯的讲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获取的知识,因此,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设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设计丰富多彩 的课堂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协脑思考,认学生自己体验感悟,从而获取相应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总结相应的方 法,升华自己的情感。
课件22张PPT。温馨提示准备好课本、导学案、双色笔
让认真和态度点亮课堂的学习!知识储备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经济全球化 在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想一想衣食住行【学习目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实质。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学会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3.积极投入,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全球意识和竞争观念。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课程标准: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大危机、二战,全球化陷入困境 全球化迅速发展、全方位发展(二战后)三大支柱世界经济制度化、体系化(60、70年代开始)欧盟、东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表现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要求:
A层总体把握本课内容,思考合作探究的题目
B层梳理知识体系,思考疑难点
C层梳理完善知识树,落实本课的基础知识内容:
一、梳理本课基础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1.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表现?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意义?
二、思考合作探究的问题 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10分钟)合作探究题目:1、结合探究2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结合探究3探讨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3、谈谈你对全球化利弊的认识
要求:
1、组长作好调控,确保全员参与,提高效率,争做优秀小组。
2、展示小组如有需要补充的,尽快用彩色笔二次展示补充。
3、掌握的方法:论从史出的方法;用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5分钟自测:A A A 分层目标:
1)A层深入思考研究,解答B、C层疑问,并积极进行拓展。
2)B层掌握探究题后,帮助C层完成理解。
3)C层认真理解掌握探究题目并巩固落实。 点评、拓展、升华
①点评答题思路、规范,答案正误、是否全面;进行答案的补充修正、知识拓展、规律方法的总结。
②其他小组积极思考、认真倾听,进行补充点评或拓展。2组5组自由
点评9组懂得分享,才能共赢(1)反映了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
(2)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借此机遇发展同世界的联系,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以推动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向,发展中国家要防止发达国家借此机会,利用自己在政治、经济、科技的优势控制发展中国家。
(3)加入世贸组织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争取加入;但是,我们又要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经济独立,所以,要坚持原则。 探究整合“全球化利大于弊”
(奇数组)“全球化弊大于利”
(偶数组)激情大辩论VS提示:
1.阐明己方观点,分析对方观点的漏洞,并作一定发挥,适当举例,进行攻辩 。
2.语言简明扼要,用一两句话概括自己的发言要点。 全球化已经作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中国要积极参与,但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尽享全球“红利”,发展中国家饱受落后之苦,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要趋利避害,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江泽民在联合国的讲话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一方面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1.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开放市场,融入世界。
2.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
4.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策略国际国内 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发展的机遇,迎接挑战。拓展提升学习目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实质。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学会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3.积极投入,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全球意识和竞争观念。巩固反刍B、C层落实基础知识、整理好本课学习,完成巩固案的问题。
A层达成目标后,完成《学案导学》中的“随堂基础巩固”。巩固案: B B C A A B

每人的
劳动生产率粮
800千克肉
600千克甲国:乙国:每人的
劳动生产率肉
1200千克粮
600千克 如果甲乙两国进行贸易,双方应该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生产生产或生产或生产随堂过关检测1.《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C2.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任务是 A.维护国家的和平和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D.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D3.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蒂克牌汽车时,300美元是给韩国配装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他发达国家?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4.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B5.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D6.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B总结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