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魏本霞
单位
黄岛区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五四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中的一节课,主要讲了五四运动爆发 的原因、结果和影响,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但要把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还应该理解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端。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理解体会五四精神。本节课与必修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及必修三新文化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五四运动又是新旧 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因此,本节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爱国精神。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原因、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视频、图片等资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影响,并体会五四运动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体会五四精神。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制作PPT,展示文字资料,图表,播放视频、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在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系列的有关五四运动的图片,并配以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授课环节,通过展示文字、图表资料和视频,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资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体会五四精神。通过这些手段,必然会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
认真看图片,进入情境,为上课做好准备,。
PPT展示五四运动的图片。
讲授背景
展示文字资料、图表,视频,引领学生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
通过看文字资料及图片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
?
展示文字资料,播放《我的1919》片段
?
训练
展示习题
阅读、分析材料,独立思考作答
PPT
讲授过程
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
观看五四运动过程视频资料,写一篇报道
展示五四运动视频片段
探究
展示图片、文字材料,提出问题:五四运动的结果是什么,是否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根据图片回答五四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并合作探究五四运动是否取得了彻底胜利
根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PPT展示图片、文字资料
讲授影响
展示文字资料、图片,让同学们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
根据材料,合作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
归纳五四精神的含义,并即兴演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发扬五四精神。
通过PPT展示文字资料和图片五月的风
合作探究
给学生提供图表,提供比较项,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
合作探究
用PPT展示表格及信息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本节课中我注意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充分体现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不但注意对学生阅读、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意了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让学生对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进行即兴演讲。
课件29张PPT。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北京学生斗争《时报》刊载的血书:
“五月九日永记勿忘。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背景篇)一、寻源五四国际风云日本《二十一条》我说五四之背景俄国十月革命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十月革命,
指引新方向。国耻情绪 国内状况材料一:
(军阀们)经过哪里,就靠哪里的老百姓供应,以苛捐杂税把他们管辖的省敲诈得精光。……大河堤坝不维修,听任黄河泛滥;……此外还有滥发钞票,通货膨胀。 ——《伟大的中国革命》[美]费正清著材料二:
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由1913年的60万人上升到1919年200万人。为 中国新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新的阶级力量。材料三:
五四运动爆发前的三四年间,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的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新这场运动的领袖之一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北洋军阀统治黑暗,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工人阶级的壮大---提供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我说五四之背景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中国通史》 新文化运动解放人民的思想,使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巴黎和会会场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望,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人的梦想。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小组合作探究(一)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思考1、会上中日辩论的焦点是什么?山东问题。2、巴黎和会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欧美列强做出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3、体现了巴黎和会的什么性质?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4、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结果说明了什么?弱国无外交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山东问题的形成①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方法指导:分析历史事件起因的角度
1、宏观:国际、国内;
主观(自身原因)、客观(外在因素)
2、具体: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阶级……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五四运动的背景:
1、国际:
2、国内:政治、经济阶级、思想
3、导火索: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国际1、日本加紧侵略中国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国内3、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外卖国对内反动)4、一战期间民族资义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5、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民族矛盾加深—指明道路阶级矛盾加深
(根本原因)6、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课堂练习1.下列与五四运动的发生相关的事件是 ( )
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②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③北洋军阀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五四运动过程篇)二、体验五四注意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时间、地点、参加者1919年
5月4日北京学生罢课
示威上海工人阶级三罢
斗争取得初步胜利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记者,见证了五四运动的整个过程,你将怎样来报道五四运动的过程呢?
遭到镇压1、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初步实现的有( )
(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废除“二十一条 ” (4)拒绝在和约签字
A、(1)(2)(3) B、(1)(4)
C、(1)(3)(4) D、(1)(2)(3)(4)
2、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到了 ( )
A、领导作用 B、主力军作用 C、先锋作用 D、推力作用牛刀小试BC问题:五四运动取得了什么成果?①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②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③释放了被捕爱国学生。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人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说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因素是什么?新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关键因素?三、感悟五四(五四运动意义篇)材料二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 。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一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 ——毛泽东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感悟五四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近代历史,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为开端,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结束,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发展阶段。五四运动,则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胡锦涛总书记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的座谈
3、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材料四 五四运动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促进社会风尚的变革材料五: 五四还可以说成是一场文化大革命,而这场文化大革命注重观念而没有注重制度建设。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促进思想解放、民主科学和进步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从领导力量看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力量。如李大钊、陈独秀,他们指导运动的武器,已经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五四运动精神篇)
四、弘扬五四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感悟五四五四精神的涵义(据教材分析)爱国救亡
民主科学
文化启蒙爱国主义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主旋律 请自拟题目,以五四、青春、爱国等为主题,写写你理解的五四运动。体裁要求:体裁不限,诗歌、散文、评说词等都可以。可以仿照以下示例进行创作。字数:100字以内。 (写在下面的框中)评说词举例:爱国不是危机面前的彷徨,而是铁骨铮铮担大义!
只争朝夕龙腾虎跃是青春,老当益壮志在千里是青春!青春不是温室的花朵,它是挺拔在山间岩石上的青松!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五四运动,永远的记忆;五四青年,永远的楷模;五四精神,永远的向导! 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请梳理本课知识体系,建构知识框架。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