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件(19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件(19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8 09:35:21

文档简介

姓名
张亚芳
单位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一、教材分析
?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的第二课,前承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接第20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因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成功实践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故在学习中是无产阶级政治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
?
二、学生分析
?
中学生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往往会使用阶级斗争的角度去看待,而革命史观是新中国初期研究历史的一种常用史观,是独居时代特色的一种史观。进入21世纪和平发展时期,研究历史则更侧重于用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抓住某一历史事件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和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和定位。这也是这节课需要为学生重点引导的方向。
?
三、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和条件,了解《四月提纲》和武装起义,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社会主义在俄国胜利的原因,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必然性。
引导学生结合世界大事分析十月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时政,认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四、教学环境
?
??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
本 节课中我需要用到课件,视频和音频文件,来增强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导入新课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 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 习热情,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情景。故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历史课讲授的是过去了的事物,它既不能直接观察,又无法演示、实验。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一切手段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从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起就带领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可以创设历史情境,借此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课伊始趣也生”。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
导入
对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1917年是令人感慨万千的一个年代。这一年有过黑暗痛苦;有过光明探索,有过彷徨苦闷;有过胜利喜悦。1917年曾经书写过一段历史,曾经开创过一个时代!
???? 1917年——2010年,93年的时光已飘然而逝,但俄国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使人们多次把目光投向1917年,去思考俄国大地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
?
?
?
?
?
教学过程
教师讲授第一个子目:
设问: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看书并结合所给材料回答
俄国1861年的改革
出示图片:“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文字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虽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
??? 因为参加一战,在1917年,农村男劳动力减少47.4%。粮食收获量减少1/4。
参战造成300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战争中断送生命、受伤致残和死于瘟疫。
因为饥荒,1916年罢工有1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万。农村头5个月就有510次起义。”
总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爆发了革命。
结合教材和学案材料,先自主思考5分钟,然后小组讨论3分钟,最后小组代表演示结论,各小组互相补充,教师总结。
运用丰富的图片,文字等形式的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加深对俄国社会背景的认识。
?
?
?
?
?
?
?
?
?
?
?
?
?
?
?
幻灯片展示四幅图片,
请同学们根据四幅图片简述革命的过程。要求语言简练,点明关键事件、结果等要素。
?
学生用3分钟左右自主梳理革命的过程,然后展示
?
?
?
?
?
?
?
四幅图片非常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出十月革命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去感受和记忆。过程简单,效果良好。
?
?
俄国革命的历史影响,给学生补充几个材料,帮助他们拓展思路,引导他们运用新角度认识俄国革命
结合教材和学案材料,先自主思考5分钟,然后小组讨论3分钟,最后小组代表演示结论,各小组互相补充,教师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
教学活动
评价目的
评价方法
评价工具
?
自主思考与小组探究
促使他们思考,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小组打分
量规
?
绘制本科知识结构
增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整体认识
小组互评
量规
?
课件19张PPT。起义的士兵集会抗议彼得格勒的愤怒攻打冬宫被推翻的政权胜利的果实俄国三驾马车新的主宰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齐河一中 张亚芳 光荣榜
优秀小组:6、7、9组
优秀个人:徐文丽、贾学成、 李杰、范文旭、王相成、邵瑞琦预习案反馈卷面整洁、知识填写完整
语言表达较为准确、有层次性存在问题
1、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的性质;
2、革命意义缺乏层次性。预习案反馈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课程标准俄国·印象合作探究依据课堂导学案,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合作完善,小组展示。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落后的。
2、国内矛盾十分尖锐
3、一战给俄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激化了社会矛盾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小组展示十月·叙事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创辉煌二月革命倒沙皇面包 和平 ……预习展示3月8日,彼得格勒举行示威游行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7月17日,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 11月7日,攻打冬宫 看图说话岁月·感悟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是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列宁《论我国革命》据所学,你认为“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
指的是什么?
结合探究案多角度理解十月革命的影响。小组活动 合作探究材料一:苏维埃政权保证把土地无偿地交给农民委员会处理;将使军队彻底民主化,以维护士兵的权利;将建立工人监督生产的制度;……将关心城市的粮食和农村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将保证俄国境内各民族都享有真正的自决权。
——《告工人、士兵、农民书》 新政权将明显改善哪些人的生活状况?解放材料三:十月革命前,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苏联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走完了西方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进程。材料反映了革命后俄国的什么成就?其发展道路和西方比较有什么不同?新的工业化道路材料二: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苏维埃体制。苏维埃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人民委员会是政府机关,由苏维埃代表大会选出,拥有立法权。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不同,苏维埃体制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立法权与行政权统一。 俄国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与西方政治相比有什么特点?文明新模式制度创新材料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五:自伊斯兰创教征服各地以来,全球扩张能力最强的首推这股革命运动……不但造就了苏联,还“主导了日后所有继起革命的模式”。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材料四五反映了十月革命的什么影响?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托洛茨基 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国际的事业” (1893年)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概括三位导师的思想,分析列宁思想与马、恩预言的关系?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国家多国同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可以率先在经济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感悟之一:十月革命是一种解放感悟之二:十月革命是一种创新感悟之三:结合本国国情……感悟之四:十月革命是一面旗帜、一种指引、
一种鼓舞 …………
历史的探索
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