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堂检测(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堂检测(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8 13:2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堂检测)
一、单选题
1.改革开放以来,受大环境、技术、资本和政策的推动,我国掀起了一股“下南洋”风潮,大批创业者、管理层和梦想成为新中产的年轻人迁徙到了新加坡。这说明( )
A.我国和新加坡有共同的信仰和习俗 B.经济全球化推动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C.新加坡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人口输出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政策
2.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万双,每年推出100多种新产品新款式,公司的8000名员工只负责设计销售,生产则有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这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一体化 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多极化
3.成千上万从北非、中东出发,渡过地中海前往欧洲的移民,在欧洲造成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国际社会与相关国家应解决好( )
A.民生问题 B.霸权问题 C.民主问题 D.恐怖问题
4.下图为不同时期难民输出数量最多的十个国家的统计图(单位:百万人),由此可知
A.难民全部来自亚非拉地区 B.难民问题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难题
C.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D.国际冲突是难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
5.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对移民进行文化测验的法案。雷蒙德·O·埃文斯就此事创作了漫画《美国城墙》(见下图)。该漫画反映出( )
A.美国存在排外主义倾向 B.欧亚移民的文化水平较为落后
C.移民涌入阻碍美国发展 D.美国科技落后急需高科技人才
6.下表所示为新加坡法定节假日安排。据此可知,新加坡现代节日文化反映了其( )
节日 备注
元旦 世界通用的公历
春节 新年中华民族传统历法的新年
耶稣受难日 基督教节日
A.开放的经济体系 B.儒家文化的传承
C.移民社会的结构 D.城市国家的规模
7.新加坡独立后,政府对其有种族性质的社区组织进行改造和打击,建设新的社区组织,将多元化的种族平等思想贯彻到民众之中,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整合。此后,新加坡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创造了平衡的国内政治环境与和谐的种族关系。这说明新加坡( )
A.建立了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 B.社会发展依赖政治上的独立C.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 D.社会治理产生多重积极效应
8.2020年以来,随着全球人员流动模式的转变和多国辞职潮的出现,国际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和专业人士“求贤若渴”,各国纷纷加入“抢人战局”。德国当局除了吸引专业人才,还将目光放在身处德国的约180万名难民身上。这主要体现了( )
A.欧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快速转型 B.人才流动解决了国际难民问题
C.全球化引起了人才的跨国流动 D.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多样性
9.新加坡官方语言包括英语、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其中英语作为新加坡的第一官方语言,在商业、行政和法律领域被广泛使用。在新加坡的街头,经常见到英文与其他语言并存的标语以及广告牌。这反映了新加坡( )
A.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B.是最具移民社会特色的国家
C.民族文化的逐渐丧失 D.忽视了自身的儒家文化传统
10.从20世纪30年代起,拉美各国采取保护性关税、许可证制度、扶持民族工业、兴建国有企业等措施发展经济。到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已初步成为西方“核心地区”(北美、欧洲、日本工业带)之外的第一个新兴工业带。拉美这一时期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摆脱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借鉴了不同经济模式的优势
D.完善了国际经济秩序
11.1948﹣1994年,关贸总协定共进行了8轮谈判。前7轮谈判(1948~1979年)围绕关税减让进行。1986﹣1994年的第八轮谈判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内容涉及所有贸易,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谈判议题不断增加。这一现象表明(  )
A.贸易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B.全球化对世界贸易体制影响日益深远
C.各个国家间的经济利益冲突不断加剧
D.国际经济秩序的民主化趋势显著加强
12.国际关系专家谢里夫 加利指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并开始通过各种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推动全球化进程更公平、更包容。“中国是新的全球体系的推动者之一”。据此可知(  )
A.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形态
B.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全球治理
C.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被取代
D.美国的世界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13.李光耀在《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中写道:“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以下最符合题意的是( )
A.亚洲模式本质上没有吸引力 B.儒家文化助力新加坡的发展
C.西方自由放任模式存在弊端 D.家庭的凝聚力稳定社会秩序
14.20世纪80年代初,亚洲区域内劳工跨国流动的主要方向是西亚石油输出国家。值得关注的是,同期中国、日本、韩国、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人口在持续向外迁移的同时,也因为非熟练岗位的增多而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劳工。亚洲内部移民流向的这一流向( )
A.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B.推动了亚洲内部经济文化交流
C.促成世界经济多极化 D.促进了亚洲的区域经济集团化
15.二战后,欧美国家鼓励移民流入以弥补劳动力的短缺。1965年,美国取消了偏向于欧洲的移民限额,并彻底修改了法律,使得60-90年代移民大量流入,大约35%来自亚洲、45%来自拉丁美洲。这体现了二战后的美国( )
A.移民呈现高端化和知识化特点 B.移民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C.移民政策具有务实性和灵活性 D.移民文化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16.如图为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示意图。由此可推知(  )
A.美国难以实现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B.美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移民国家
C.美国民族和文化多样性日益凸显
D.美国移民逐渐占据人口的大多数
二、材料题
17.人口流动是历史长河的缩影,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兴衰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客家先民自中原河洛一带迁居南方,古有民谚“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罗香林教授认为……历史上客家人曾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
第一次:受五胡乱华影响,自东晋始,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第二次至第四次:(略)。
第五次:清朝后期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部、海南乃至海外,客家人走向世界。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流动外出的农民不足200万而到1987年流动人口猛增至1810万人。进入90年代后流动人口的增长更是势不可挡,其中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5.86%人口流动的方向大多由内地省份向沿海省份流动。
——摘编自段成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第五次迁移中部分客家人迁往海外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7年后人口流动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与历史上客家迁移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8.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是一个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第一类是"实关中",第二类是戍边和开发新区。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以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 现了很多侨乡。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
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北方居民为逃避灾难,大批人口南下,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元朝统一以后,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地区,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 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清代后期,朝廷鉴于国际形势之险恶,对台湾的战略意义有所认识,不仅完全解除了对移民的限制,还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地设立"招垦局",以提供资助和优惠来促进对台湾的移民,为日后的发展在人口上奠 定了基础。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及以后半个多世纪的移民路线。一是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又有10万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和鲁、豫、赣、蜀等省的农民加入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年10万转业官兵,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吸纳了20多万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自治区内城市的知识青年。二是三线 建设:"三线"如果从卫星上俯瞰,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的广大山区腹地,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区投入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 等,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大军奔往东南沿海和农民工进城。四是出国潮,……估计也有几百万人的。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代人口迁移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分析现代中国移民的原因。
参考答案:
1——5 BAABA
6——10 CDDAC
11——16 BABBCC
17.答案:(1)背景:鸦片战争后清朝闭关政策被打破;通商口岸的开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国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等动乱;列强贩卖华工。
(2)1987年:人口流动猛增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扩大,如设立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90年代后: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剩余劳动力增多。
变化:由多发生于社会动荡时期到发生在和平时期;由被动流动到主动流动为主;原因由政治(战争)因素到经济因素为主;由举族迁移到以青壮年劳动力迁移为主。
解析:(1)材料中的第5次迁徙,应该是受到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1987年以后中国人口流动迅速,增长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80年代以来的人口流动和历史历史上客家人迁移相比较由多发生于社会动荡时期到发生在和平时期;由被动流动到主动流动为主;原因由政治因素到经济因素为主;由举族迁移到以青壮年劳动力迁移为主。
18.(1)方向:从中原向边疆地区迁移;从北方向南方迁移;从其他地方迁往政治中心。原因:躲避战乱;开发边疆;经济上的谋生;政治统治需要。影响:加强民族融合;促进被迁入地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各地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对于中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
(2)原因:新中国成立;开发边疆和国防建设需要;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发展的吸引力和学习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