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练习(含答案)--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练习(含答案)--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8 13:2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堂检测)
一、单选题
1.读下表:1840——1894年间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
1840年 1860年 1894年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 59732.7 60471.0 58915.8
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 620.9 628.6 612.4
土布消用洋纱量(万担) 2.5 3.5 143.4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据此可以推断
A.民族工业的勃兴推动农产品商品化
B.小农经济遭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
C.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D.欧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原料掠夺
2.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 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 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3.荷兰是最早将中国茶叶输入欧洲的国家。17世纪70 80年代,饮茶成为荷兰全国的时尚,茶室应运而生,兴起早茶、午茶、晚茶,并融入中国以茶待客的礼仪,迎客、入座、敬茶、品尝、寒喧、辞别等步骤都很讲究。这说明( )
A.荷兰是国际茶叶贸易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C.茶叶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决定因素 D.荷兰的饮茶风尚呈现出下移趋向
4.《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如果你在这一年到达伦敦,你可能感受到伦敦( )
①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②作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的繁荣
③居民用中国茶具招待客人的热情 ④地铁网络的构建所带来的便捷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在华期间,他“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从儒教,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这表明利玛窦上述行为的主要目的是( )
推进西学东渐 B.减少传教阻力
C.融入中华文化 D.研究儒家思想
6.下表所列为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与西域的交往内容(部分),对这些交往解读正确的是( )
中国西传 西域东传
冶铁技术、凿井术,农业生产技术、丝织品及其手工业品等 葡萄酒酿造法、葡萄、石榴、西瓜、黄瓜、胡萝卜、蚕豆、骆驼,驴、骡、汗血马、乐曲、舞蹈、胡服、胡床、琵琶、胡迪等
①大大丰富了中国的物产 ②使中国被世界普遍认知
③推动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④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跨国公司把一种全新产品打入一个国家时,它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个国家中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这就需要适应或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或口味,使他们接受这种产品。如果跨国公司成功了,它实际上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经营环境。这说明( )
A.跨国公司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经济全球化要求文化创新发展
C.跨国公司促进了文化交流国际化 D.国际贸易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8.1610年,荷兰开始直接从中国贩运茶叶,转销欧洲。最初,茶叶在荷兰仅仅局限于宫廷和豪门世家享用,随着进口茶叶的增加和饮茶风气的普及,饮茶逐渐从上层社会转入普通家庭。到18世纪,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这可以用来论证( )
A.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 B.物种交流冲击等级秩序
C.文化在互鉴中实现融合 D.人口流动影响社会习俗
9.据学者研究,被马克思称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 斯密,其《国富论》引用中国古籍资料24次,并以司马迁“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思想,论述自由竞争与价格波动。他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表明,必须让生产和交换中的某些“自然法则”在经济市场上自行发生作用。由上述材料可获得的启示与认识是(  )
①文明需要互鉴,文化需要交流
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古”
③政府的职责是控制“看不见的手”
④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
①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
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
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
④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 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
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
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12.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威尼斯的商人可以用汇票购买商品,也可以把汇票存入银行,或兑换成现金,支票开始逐渐盛行起来。支票的盛行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  )
A.商路中心的转移 B.契约规则的确立
C.价格革命的影响 D.贸易规模的扩大
13.17—18世纪,以中国商品为代表的亚洲奢侈品涌入欧洲,很多欧洲贵族和富裕家庭以使用中国产品和效仿中国生活习俗为时尚。面对消费者的新需求,英国制造商充分借鉴其设计、多样性和美学特性,再结合英国消费者的品味和时尚,终于成功开发出本国生产的“新奢侈品”。材料反映出( )
A.中国奢侈品不再受到消费群体的喜爱 B.企业已成为英国技术创新的主体
C.商品的流通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D.亚洲奢侈品被挤出英国国内市场
14.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企业在进入伊斯兰教国家时,会按照当地风俗供应特定产品;可口可乐根据中国十二生肖等文化特色,推出生肖产品,迅速获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同。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
A.跨国公司逐渐弥合文化分歧 B.文化心理影响市场行为
C.地方特色文化阻碍生产经营 D.国际分工承载文化交流
15.1602—165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300万件左右的中国瓷器运到欧洲,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不同的是,荷兰人把定制销售中国瓷器变成一种市场行为,在其中充当中间人,将欧洲市场的需求反馈给中国生产者,定制了大量欧式中国瓷器。……随着市场的饱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寻求富有新意的瓷器品种运往欧洲,这类瓷器多绘有山水、诗文、佛道教人物、戏曲小说情节等纹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频繁的陶瓷贸易使瓷器受诸多域外文化影响
B.17世纪的荷兰完全垄断了海上航路的运输
C.中国制瓷业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
D.瓷器传入欧洲是在世界市场初步建立之后
16.日本索尼公司的一则广告主角是佛祖释迦牟尼,其闭目入定不久却凡心萌动,睁开双眼后随着音乐不停摇摆,此时出现字幕“索尼,让佛祖心动”。这则广告创意高明巧妙,但却招致泰国政府外交抗议。上述材料反映出(  )
A.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交流 B.广告文化蕴含着殖民主义
C.宗教应当积极努力适应时代变化 D.文明具有稳定性和内涵性
二、非选择题
17.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播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泽被深远。
材料一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唐宋时期,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周边国家大量的僧侣和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文化的同时,也将茶的种植方式传播到了各自的国家和地区。譬如朝鲜和日本,茶文化传到这些国家后便与本国的文化相融合,催生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茶文化。.....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在海外的殖民贸易在本质上是以国家组织的形式对落后地区的资源掠夺,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的茶文化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传播。
——吉峰《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渠道》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前中国茶文化传播的特点。请分别指出日本和英国在中国茶文化基础上创造出的新的茶文化。
材料二 16 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到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茶叶成为英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很长的时期里,在英国形成了一种“中国热”,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无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曾经达到每年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些前所未有的财富为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经济基础。
一一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在第五届中蒙俄 “万里茶道”市长峰会上,来自三个国家80个节点城市的政府代表、10余个国际国内组织、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就复兴万里茶道、加强城市间合作进行交流,共商经贸文化合作大计。“一带一路”提出了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其中之一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刑广程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构建就是现代版的“万里茶道”。
——新闻稿《中蒙俄致力复兴“万里茶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茶叶贸易发展可以借助哪些因素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
参考答案:
1——5 CBBCB
6——10 CCABB
11——16 DDCBA
17.(1)特点:向中国周边国家播为主;中国茶文化与周边国家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本土特色。
新文化: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
(2)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西方来华人员的宣传,扩大了西方人对茶叶的需求;巨大贸易利润的刺激,推动了茶叶贸易的发展。
影响:茶叶的输入,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热”,传播了中华文化;茶叶贸易的利润,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增加了英国的财政收入。
(3)因素: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改进茶叶工艺,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坚持对外开放,倡导一带一路,加强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加大茶叶贸易出口,积极融入全球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8.(1)通过商路交流;借鉴其他文明;与其他文明并存。
(2)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