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秒的认识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秒,及时间的简单计算。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 分钟有多长”和“1 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 分=60 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逐步建立 1 秒、 1 分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
重难点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 分=60 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逐步建立 1 秒、 1 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方式与策略 1.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运用主题图,要做好充分的教具、学具的准备。 2.重视“1秒”、“1分”时间观念的建立,设计丰富、有趣的计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可度量性。 3.组织活动时,任务要求明确具体,引导学生感受时间长短的主观体验性。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先让学生描述这些情境,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自己所经历的比1分钟短的事情及计量的经历,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了解计量比1分钟短的时间需要用秒作单位。 5分钟
认识时间单位“秒” 认识“秒” (1)观察钟面,认识1秒。 (2)计量5秒、十几秒 2.认识秒与分的关系 (1)制造认知冲突,突破教学难点。 秒针走两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0秒,那秒针从刻度12到 (2)掌握秒针与分针的运动规律,得出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秒针走1圈时分针的变化,体会分、秒之间的关系,得出1分=60秒。 唤起旧知,系统整理 认识其他常见的计量“秒”的工具。 介绍电子表 介绍秒表 比较各种计量工具,明确各自用途。 学生在学习秒的认识之前已学习了时、分的认识,对于钟表上指针与刻度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地观察秒针的转动,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秒针转动的起点和终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分与秒的进率。认识时间的计量工具,注意让学生体会它们的不同用途。 17分钟
体验时间的长短,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体验1秒的长短。 初体验-10秒的小测试。 反馈交流,验证调整。 再次感知。 体验30秒的长短。 初步感知。 教师计时30秒,让学生选择一项活动记录活动的次数。 全班汇报交流 再次感知。 体验1分钟的长短 (1)1分钟的集体体验活动。全班跟随秒针的节奏技术“1分”。 联系生活实际,估计一下1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1分钟的自选体验活动。 从估计10秒的测试切入,让学生先利用对自己秒的初步感知进行估计,在验证中准确把握秒的时长。将抽象的30秒的时间长度转化为具体的学生熟悉的互动次数,然后再让学生将1分钟的长度与自己熟悉的活动建立起来,为学生充分建立了1秒和1分的时间观念。 15分钟
回顾与反思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知识。 3分钟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 又细又长 走一小格 1秒 1分=60秒
教学特色与反思 本节课开启了本册书第一课时的学习——《秒的认识》,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把这部分内容归到了“综合与实践”领域。学生早在一年级就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和分,对这部分内容并不陌生。但由于距离上次学习时间太长,且时间概念的抽象性,要想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却并不容易。本节课我要突破的难点是建立秒的概念,感受1秒、1分有多长,建立时间观念。在课堂上重视直观教学,培养学生推理意识。借助钟表工具和课件演示,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更好地理解这种抽象的概念。重视实践体验,活动中感知秒。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形成自己的体验和认知。和生活融合,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意识。1分钟能干什么,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体会数学的价值。 本节课不足之处:对学生珍惜时间的教育不足,由于课堂时间限制,有部分活动并没有全程实践,导致学生直观体验感并不是特别好。在下次的教学中,要有效规避这种问题,设计好课堂的每一处细节,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最好的体验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