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学习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
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课型: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知识奠基课
学习内容与学情分析
1.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生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2.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用估算解决问题。这些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笔算和估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计算起了铺垫作用。本节课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知识奠基课。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比较容易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尤其是先把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在头脑里留存着两个数,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索了解不同的口算思路。
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方法,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发展数感。 3、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
教学实施
主要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达成 与评价
任务一: 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任务1:观察主题图找信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任务2:通过合作交流,初次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任务3:通过合作交流,再次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一、情境创设: (课件呈现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二、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同学在参观植物园的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引导发现: 1.提出问题:课件演示: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需要多少个座位”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1.教师质疑:今天咱们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请大家想一想:35+34应该怎样口算呢? 2.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口算。 (2)小组交流口算方法,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汇报展示口算方法:请几个小组上台完整的表述出每种算法,教师板书,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学生汇报算法时,教师再将口算方法的过程板书出来。如果有学生是用想笔算的方法来口算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目标达成: 完成学习目标1. 评价: 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学生能否准确找出数学信息,能否提出数学问题,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算式。 评价: 学生能否初步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学习活动,表述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评价: 学生能否再次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学习活动,清晰完整的表达自己的口算方法,并能在草稿本列出分步算式和计算过程的思路图。
任务二: 学生观察比较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 (三)再次探究: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二年级一共需要多少个座位?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老师巡视。 (2)独立口算,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过程,深层感知: (1)学生在草稿纸上表示出口算过程。 (2)将学生列出的分步算式与过程的思路图结合在一起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四)完整呈现,观察比较: 1、师:你们看看每道题的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两道题有不同之处吗? 3、你觉得哪种方法适合自己? (五)反思小结: 这些方法都是先通过转化,再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进行口算。 目标达成: 完成学习目标2. 评价: 学生能否通过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本质上是通过转化为以前的知识,从而进行口算的。初步感受转化思想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任务三: 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1:基础口算练习,巩固口算方法 任务2: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口算比赛。 练习二的第2题。汇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二)完成教材P10的“做一做”。 1.第(1)(2)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着重让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2.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课件演示练习二的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过程。 (2)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 目标达成: 完成学习目标3. 评价: 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口算方法,能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达到将所学知识巩固提高的目的。
任务四: 全课小结,促进内化 1.学生谈体会: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回顾口算方法,渗透转化思想。 目标达成:总结梳理本课知识,回顾口算方法 。 评价:表达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转化 35+34=69 39+44=83 方法一:先算35+30=65 方法一:先算39+40=79 再算65+4=69 再算79+4=83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 方法二:先算30+40=70,再算9+4=13 最后算60+9=69 最后算70+13=83 方法三;先算30+34=64、 方法三:先算30+44=74 再算64+5=69 再算74+9=83
课时作业设计 1.5 2 + 3 5 = 2 1 + 4 2= (作业目的:利用思维导图,展示学生对算理算法的掌握情况。作业时机:课后) 2. 计算43+36,可以先算( )+( )=( ),再算( )+( )=( );还可以先算( )+( )=( ),再算( )+( )=( ),最后算( )+( )=( )。 (作业目的:展示算法的思考过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作业时机: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