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构图学习,培养认真的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让学生了解什么叫构图。
2学生掌握静物构图知识,懂得在实际生活运用。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对静物构图已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并可以运用简单线条表现静物,诸如苹果、瓶子等。并且对均衡、统一变化、和谐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直接或间接的理解。让学生从古今中外着名画家的画中发现构图方法、原理,领会构图所需的创新意识,并以尝试实践操作,以体验成功的乐趣是可行的。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如何构图,即静物画构图法则。
2、教学难点
构图法则中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静物画?
(出课件,欣赏1—2幅静物画)
设疑: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画出这样优秀的静物画?
2、怎样才能画好一幅静物画呢?
想画好一幅静物画,首先要学会构图,今天我们一起向画家学构图。(引入新课)。
活动2【讲授】(二)讲授新课
1、 什么是构图?(教师解释)
2、 怎样构图?先让我们一起看看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是怎样构图的。
(出课件,让学生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观察一些存在问题的构图)
思考以下问题:
1、作品中主要表现对象一般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
2、静物的安放是怎样的?它们的位置关系?
3、画面的视平线位置是怎样的?
4、找找图片中哪些构图不理想?为什么?
5、静物画为什么爱采用三角形的构图?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一种独具匠心的画面构图会使你的作品增添无穷的魅力,具体来说,一幅静物画的构图安排,主要根据物象的组合与你的感受确定是竖幅画面还是横幅画面,然后在这个空间中运用对比、节奏、平衡等因素,充分体现自己的感受和意图,表现出对象的特定气氛。构图的美学原则主要是既要有对比和变化,又要能和谐统一,最忌呆板、平均、完全对称及无对比关系的画面,因为这将令人感到非常乏味和沉闷。画面如果有聚散疏密和主次对比,有内在的接合及非等量的面积和形状的左右平衡,就会产生生动、多变、和谐统一的画面效果。同时主题物忌放在画面的正中新位置,向中心线以外略偏移一些才会让人感觉舒服。画面中的静物应尽量避免出现在同一条线上或等距离位置上,而应错落有致、聚散有法。“疏可跑马,密不通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概括起来,构图的一般法则是:疏密、主宾、聚散、对称、调谐、虚实、呼应、开合、节奏和韵律。
静物画大多采用三角形构图,因为从外形看,三角形构图象一座山,给人以稳定感和坚实感。当然也有其他构图,如复合三角形构图、椭圆形构图、S形构图、V形构图等等。
活动3【练习】(三)学生练习:
根据拥有的静物实物,同学们尝试静物的摆放,充分运用静物构图法则。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