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平方根与立方根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1平方根与立方根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08 16:0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平方根与立方根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的立方根是( )
A. B. C. D.
2.的立方根是( )
A. B. C. D.
3.已知,则的值为(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或
4.表示小于的最大整数,表示不小于的最小整数,若整数,满足,,则的平方根为( )
A. B. C. D.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平方根是 B. 的算术平方根是
C. 是的立方根 D. 的平方根是
9.下列各数中没有算术平方根的是( )
A. B. C. D.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已知:,则______.
12.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和,则 .
13.平方根的特点:
一个 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 ;
零的平方根是 ;
没有平方根.
14.若为整数,为正整数,则的值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分
如图,用两个面积为的小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求大正方形的边长;
想在这个大正方形的四周粘上彩纸,请问长的彩纸够吗?请说明理由.
16.本小题分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满足等式.
17.本小题分
若,都是实数且,求的立方根.
18.本小题分
一个数值转换器,如图所示:
当输入的为时,输出的值是______;
若输入有效的值后,始终输不出值,请写出所有满足要求的的值,并说明你的理由;
若输出的是,请写出两个满足要求的值:______.
19.本小题分
【观察思考】
如图是由长度为和的两种线段拼成的正方形图案:
【规律发现】
请用含的式子表示:
第个图案中需要长的线段的条数为________;
第个图案中需要长的线段的条数为________;
【规律应用】
若要组成一个面积为的正方形图案,则需要这两种线段各多少条?
20.本小题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且.
直接写出 , 三角形的面积为
如图,将线段平移至对应线段,轴上点,满足,为线段延长线上一点,直线于,直线于,试求的值
如图,点在轴上,记三角形的面积为,若,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立方根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关键是知道根据,继而可得出的立方根.
【解答】
解:,
故选D.
2.【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能熟记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立方根是.
先求出,再求出的立方根即可.
【解答】
解:,
的立方根是,
故选:.
3.【答案】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立方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立方根的相关概念.
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或或,再求出的值,然后代入要求的式子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
或或,
或或,
或或,
故选D.
4.【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平方根,理解新定义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题意先求出和的值,然后把 的值代入式子中进行计算,再求平方根即可.
【解答】
解: ,,表示小于的最大整数,表示不小于的最小整数,且,为整数,
,,

的平方根是.
故选:.
5.【答案】
【解析】解:、,故本选项错误;
B、,故本选项错误;
C、,故本选项错误;
D、,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根据开平方、完全平方的计算分别计算各选项,然后对比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需要我们掌握开平方、完全平方的计算,难度一般.
6.【答案】
【解析】略
7.【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立方根的定义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属于中考基础题.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立方根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
解:.,此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B.,此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C.,此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D.,此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8.【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
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分别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
解:、的平方根是,选项A不正确;
B、的没有平方根,选项B不正确;
C、是的立方根,选项C不正确;
D、的平方根是,选项D正确.
9.【答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根据“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求解即可.
【详解】解:,,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没有算术平方根,
故选:.
10.【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解决此题.
【解答】解: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那么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根据有理数的乘方,,那么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根据立方根的定义,,那么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那么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有理数的乘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




故答案为:.
首先根据条件可以得到,然后两边同时开平方即可求出的值.
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形如的方程的解法,一般直接开方计算即可.此题也利用整体代值的思想.
12.【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即可列出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和是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则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解得:.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难度一般.
13.【答案】正数
相反数
负数

【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故答案为:正数,相反数;
的平方根是;
故答案为:;
负数没有平方根.
故答案为:负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性质,熟练掌握平方根的性质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答案】或或
【解析】解:,为正整数,
且为正整数,
为整数,
或或,
当时,,
当时,,
当时,,
综上,的值是或或,
故答案为:或或.
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得的取值范围,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二次根式的性质,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得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解:因为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解:不够,理由如下:
因为分到每条边的彩纸长为,且,
所以长的彩纸不够.

【解析】【分析】求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利用算术平方根性质求出边长即可;
根据彩纸确定出分到每条边的长,比较即可.
【点睛】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16.【答案】解:原式


,满足等式,
,,
解得,.
原式.

【解析】略
17.【答案】,,则,则的立方根为.
【解析】见答案
18.【答案】 或
【解析】解:的算术平方根是,是有理数,不能输出,
的算术平方根是,是有理数,不能输出,
的算术平方根是,是无理数,输出,
故答案为:
和的算术平方根是它们本身,和是有理数,
当和时,始终输不出的值;
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
故答案为:或.
根据算术平方根,即可解答;
根据和的算术平方根是它们本身,和是有理数,所以始终输不出值;
和都可以.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19.【答案】 ;

需要长的线段条,需要长的线段条.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及图案的规律总结问题,结合已知条件总结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题干中所给的图案总结出规律即可;
根据题干中所给的图案总结出规律即可;
由题意可得此为第个图案,然后代入中所得结论中计算即可.
【解答】
解:第个图案中长的线段的条数为.
第个图案中长的线段的条数为 ,
第个图案中长的线段的条数为 ,
第个图案中长的线段的条数为 ,
故答案为:;
第个图案中长的线段的条数为 .
第个图案中长的线段的条数为,
第个图案中长的线段的条数为,
第个图案中长的线段的条数为 ,
故答案为:;
由题意得,面积为 的正方形图案为第 个图案,
当 时,, ,
即需要长的线段条,需要长的线段条.
20.【答案】解:;;;
如图,连,与轴交于,与交于,
根据平移性质,
,,

又,










如图,延长交轴于点,过,分别作轴于,作轴于
设,,,则,
,,,

解得


当在点左侧时,
当时,则,

当时,则 ,

同理,当在点右侧时,时,,
时,,
当时,或.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表示等知识,求出临界状态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知,解方程组即可;
连,与轴交于,与交于,求得的长度,再求的长,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求出,最后求出.
延长交轴于点,求出点坐标,借助面积的和差关系,求出和时对应的值即可.
【解答】
解:,


,,,


故答案为:,,;
见答案;
见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