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向画家学构图 配套教学设计(15)

文档属性

名称 7 向画家学构图 配套教学设计(1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1-07 11:29:1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构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叫构图。
能力目标:探索与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和规律,构成一幅好的画面,并懂得在实际中运用。
情感目标:通过构图样式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从理性方面认识到一个好的构图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改变以往学生在绘画中随意起稿,重内容轻构图的稚嫩阶段。要让学生知道画家正是通过对画面的组织和形象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3重点难点
重点: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优点及运用。
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运用构图法则,进行构思组织画面。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向画家学构图
一、 课堂导入
(出示图片1)试一试, 你能帮他们安排位置吗?请同学们在台下勾画。
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摆放的情况来看,要找好这些静物的位置,并有一定的美感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比如:你要表现的物体应该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有多大?空白留在那里比较好看?这就要求我们在摆放这些东西时很好地"经营"它们的"位置",那按一定的形式法则,合理的"经营位置",就是静物的构图了。
简单评价。
想画好一幅静物画,首先要学会构图,今天我们一起向画家学构图。(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 什么是构图?(教师解释)
2、怎样构图?
先让我们一起看看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是怎样构图的。
(出课件,让学生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观察一些存在问题的构图)
思考以下问题:
(1)、作品中主要表现对象一般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
(2)、静物的安放是怎样的?它们的位置关系?
(3)、画面的视平线位置是怎样的?
(4)、找找图片中哪些构图不理想?为什么?
(5)、静物画为什么爱采用三角形的构图?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一种独具匠心的画面构图会使你的作品增添无穷的魅力,具体来说,一幅静物画的构图安排,主要根据物象的组合与你的感受确定是竖幅画面还是横幅画面,然后在这个空间中运用对比、节奏、平衡等因素,充分体现自己的感受和意图,表现出对象的特定气氛。构图的美学原则主要是既要有对比和变化,又要能和谐统一,最忌呆板、平均、完全对称及无对比关系的画面,因为这将令人感到非常乏味和沉闷。画面如果有聚散疏密和主次对比,有内在的接合及非等量的面积和形状的左右平衡,就会产生生动、多变、和谐统一的画面效果。同时主题物忌放在画面的正中新位置,向中心线以外略偏移一些才会让人感觉舒服。画面中的静物应尽量避免出现在同一条线上或等距离位置上,而应错落有致、聚散有法。“疏可跑马,密不通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概括起来,构图的一般法则是:疏密、主宾、聚散、对称、调谐、虚实、呼应、开合、节奏和韵律。
3、构图的种类
静物画大多采用三角形构图,因为从外形看,三角形构图象一座山,给人以稳定感和坚实感。当然也有其他构图,如复合三角形构图、椭圆形构图、S形构图、V形构图等等。
用图片向学生介绍构图的种类,分别有几何形构图和线条构图。
A、按几何形构图:三角形(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倒三角形圆形)、四边形、S形等。三角形(稳定性)圆形(饱满)四边形(平稳性)S形(流动性、有动感)
重点:①三角形构图:简单介绍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以及三角形构图法优点,在欣赏画家的色彩静物作品中再进一步深入讲解。
②三角形构图法优点:具有稳定均衡之感。
B、按线条构图:水平式、垂直式、斜线式、辐射式等。水平式垂直式
4、好构图的要素
A主次大小搭配合理明确;
B各物体聚散有秩,疏密得当。
C空间的分割舒展,大方而有变化。
5、课堂练习:摆纸样,练构图P26
① 静物画中如何表现物体前后关系所形成的平面构图效果的?
② 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会一样吗?
教师:请大家根据自己收集的静物画图片或利用桌上的提供的静物来分析一下。等会请大家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刚开始可能感觉有点手足无措,慢慢意识到用眼前的实物来摆弄。)
小组分析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1:我们这组发现静物画中,越靠前的静物越在画幅的下方。还有,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不一样。
学生2:我们这组发现,前面的静物会挡住后面的静物。另外还会出现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
第二个问题: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不一样:平视时感觉不到静物的高低。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