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6张PPT)
古诗三首
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大雁南飞
层林尽染
硕果累累
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你知道古代诗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山行》就是在山间行走、游览。
《赠刘景文》就是诗人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诗。
《夜书所见》应该是诗人记录夜晚的所见所闻。
这三首诗描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山行》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文学家。他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有《樊川集》。
了解诗人
山 行
[唐]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 行
[唐]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圈画出描写秋天的景物。
tánɡ
mù
jìnɡ
xié
hán
shuānɡ
朗读古诗
再次朗读古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
在山中行走
借助插图
结合注释
山间小路弯弯曲曲。
联系生活
比
查阅字典
词语释义
远上①寒山②石径③斜④,白云生处⑤有人家。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用石板铺成的小路。
【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生,产生,生出。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
品读诗意
【诗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
点明深秋季节
山路绵长
相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
品读诗意
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等各种动态美,也说明山很高。
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驱寒山清冷之意。
停车坐①爱枫林晚②,霜叶③红于④二月花。
【坐】因为。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还红。
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
品读诗意
【诗意】(我)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这枫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
《山行》这首诗描写和赞美了______时节山林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美好思想情感。
深秋
热爱自然
主题概括
《赠刘景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了解诗人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zènɡ
sònɡ
sū shì
qínɡ
cán
yóu
ào
jūn
chénɡ
jú
ɡài
jú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圈画出描写秋天的景物。
朗读古诗
傲霜斗寒
再次朗读古诗,试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赠送。
结合注释
赠送给刘景文的诗。
荷花凋谢、荷叶枯败。
联系生活
傲霜斗寒
写景
议景
还,尚且。
查阅字典
词语释义
荷尽①已无擎②雨盖③,菊残④犹⑤有傲霜⑥枝。
【尽】诗中指凋谢。
【擎】举,向上托。
【盖】指叶子。
【残】残败,枯萎。
【犹】还,尚且。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品读诗意
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
对偶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已无
犹有
对比
诗人以“荷尽”“菊残”表现出了秋末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菊花傲霜斗寒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指秋天。
【诗意】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两句诗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深秋虽然万物零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不懈努力。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结合注释
借助插图
查阅字典
联系生活
秋日荷尽图
菊残傲霜图
橙黄橘绿图
想象画面
学习古诗方法
《赠刘景文》是苏轼送给好友_______的勉励诗,表达了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_________、_________,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刘景文
乐观向上
努力不懈
主题概括
《夜书所见》
注释
—————
【书】写
叶绍翁,字嗣宗,一字靖逸,南宋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代表作《游园不值》,历来为人所传诵。
了解诗人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shào
xiāo
tiǎo
cù
lí
sònɡ
朗读古诗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圈画出描写秋天的景物。
促织
篱落
一灯明
挑
tiǎo
tiāo
挑战
挑花
挑水
挑三拣四
①用竿子等把东西举起或支起。
②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
③一种刺绣方法。
④拨弄,引动。
①用肩担着
②挑、担的东西。
③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
④选,拣。
多音字
挑促织
再次朗读古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并说说从诗中看到了哪些画面。
寒冷
凄凉。
身在异乡。
悲
喜
温馨快乐。
书写。
在夜晚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
词语释义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②,江上秋风动客情③。
【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品读诗意
诗人触景生情
【诗意】梧桐叶摇落的萧萧声送来阵阵寒意,来自江上的秋风触动游子的思乡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风吹梧桐树叶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古诗中用了什么词来形容?
萧萧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清冷萧条
江上秋风动客情
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诗人。
因为他身处异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怎样被勾起的?
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
知①有儿童挑②促织③,夜深篱落④一灯明。
【知】料想,猜想。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促织】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品读诗意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应该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夜深时,篱笆那里还亮着灯笼。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会使客居在外的诗人想到什么呢?
这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夜书所见》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了诗人行于江上,眺望江边的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心情。
见闻感受
思念家乡
主题概括
秋天是多彩的,是美丽的!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机盎然。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秋天独有的美丽吧!
拓展延伸
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词二首·其一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liáo
hè
zhāo
xiāo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ó
zhǔ
mù
chóu
kuànɡ
寒
hán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宀
上下
寒冷 寒冬腊月
塞
冷。
径
jìnɡ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彳
左右
石径 独辟蹊径
轻
小路。
后鼻音
斜
xié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斗
左右
倾斜 目不斜视
料
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
霜
shuānɡ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雨
上下
霜叶 雪上加霜
霖
附着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上的白色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汽降至0℃以下凝结而成的。
翘舌音、后鼻音
赠
zènɡ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贝
左右
赠送 赠品
僧
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
平舌音、后鼻音
盖
ɡài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上下
盖子 铺天盖地
盒
①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②由上向下遮、蒙。③建造。
最后一横要写长,托起整个字。
菊
jú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艹
上下
菊花 春兰秋菊
芍
菊花,草本植物,秋天开花,颜色、形状各异,供观赏。种类很多,有的花可入药。
“米”的左边一部分写在“勹”外
残
cán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歹
左右
残酷 残羹冷炙
线
不完全的,有毛病的。
平舌音
起笔横的长度不要超过竖中线
君
jūn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口
半包围
君主 君臣
尹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敬辞。
橙
chénɡ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木
左右
橙汁 橙色
瞪
常绿乔木,果实叫橙子,圆球形,黄绿色,味酸甜。种类很多。
翘舌音、后鼻音
送
sònɡ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辶
半包围
赠送 迎来送往
达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
平舌音、后鼻音
挑
tiǎo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扌
左右
挑战 挑拨离间
眺
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tiāo(挑水)
luò
笔顺: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字义:
艹
上下
日落 水落石出
洛
①掉下来,往下降。②衰败。③遗留在后面。
边音
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杜牧的脚步,一览寒山深处的美景,将所见景物定格在秋游手账中吧!
秋游手账
读着杜牧的《山行》,我仿佛看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我还能把它们画下来呢!
寒山、枫林、霜叶
练一练
秋天的景色美不胜收,描绘秋天的好词佳文更是数不胜数。请你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说说《赠刘景文》这首诗中的秋景,完成秋游笔记。
秋游笔记
读着苏轼的《赠刘景文》,我眼前浮现出了____________的秋天(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硕果累累
硕果累累
秋天寄托了诗人浓浓的情感,或赞美,或敬佩,或思乡,或孤独。诗人叶绍翁借《夜书所见》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感呢?读读古诗,完成秋游心得。
秋游心得
在学习《夜书所见》时,我运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方法理解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词语,感受到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情怀。
借助注释、
联系生活实际
萧萧、送寒声、
动客情
孤独、思乡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是 代诗人 的作品。题目中“山行”的意思是 。这首诗描写和赞美了 时节山林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美好思想情感。
热爱大自然
唐
杜牧
在山中行走
深秋
课堂演练
2.《赠刘景文》是描写 季的景色,作者抓住 、 、 、_____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秋
橘绿
荷尽
菊残
橙黄
3.《夜书所见》是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_____。其中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思念家乡、留恋童年
宋
叶绍翁
书写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给加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石径斜(xiá xié) 霜叶(suān shuānɡ)
擎雨盖(qínɡ qín) 菊残(zhú jú)
橘绿(jú jǘ) 挑促织(tiāo tiǎo)
√
√
√
√
√
√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白云生处有人家( )
A.产生,生出。 B.生命。
2.停车坐爱枫林晚( )
A.坐下来。 B.因为。
A
B
3.荷尽已无擎雨盖( )
A.举,向上托。 B.拿着。
4.知有儿童挑促织( )
A.挑选。 B.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A
B
5.萧萧梧叶送寒声( )
A.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B.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
6.知有儿童挑促织( )
A.织布 B.促膝交谈 C.蟋蟀
A
C
7.下列诗句没有采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C
8.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
四、根据情境填空
1.秋天到了,爸爸带我去游览香山,看到满山如火的枫叶,许多游客停下来拍照留念,爸爸不禁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秋时节,看到果园里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景象,不禁让人想到了《赠刘景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拨弄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诗人叶绍翁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出自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
宋
苏轼
赠刘景文
对比
5.作者抓住“______”与“______”,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______”与“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6.体会苏轼写诗赠刘景文的用意,对的打“√”,错的打“×”。
(1)诗人告诉朋友刘景文,自己只爱这个季节的景色。( )
(2)诗人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不要一直消沉。( )
荷尽
菊残
已无
犹有
×
√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诗中,诗人听到的是“_____ ”,看到的是“______”,想到的是“ _____ ”。(填序号)
A.篱落一灯明 B.梧叶送寒声 C.儿童挑促织
B
A
C
五、填空
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寒”既有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 )
(2)“客”在这里指诗人自己,“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 )
(3)挑促织的儿童一定是快乐的,与诗人此时的心情一样。( )
(4)挑促织的儿童玩得快乐,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回忆与思念,与诗人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
(5)“一灯明”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
×
×
√
√
七、请写出你积累的描写秋天的诗句。
___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解落三秋叶,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空山新雨后
能开二月花
月落乌啼霜满天
同桌互背古诗。
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秋天。
课后作业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