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葫芦”轻声。。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要善于倾听劝告”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葫芦”轻声。。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葫芦图片),它是:葫芦。
2.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吧。葫芦的芦字单个读第二声,放在词语中读轻声。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葫芦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读词语,随机小组抽人,加分。
(三)前后对照,提出问题。
1.出示两幅图片,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1)听见每个成员的声音
(2)请一位同学将讨论结果圈在“小组合作单”上。
(3)交给老师
预设:
·人的表情不一样:一个面带微笑,一个满脸惊讶
·葫芦叶子颜色不一样:一个绿绿的,一个枯黄的叶子,上面还有小孔。
·葫芦不一样:一个挂在藤上,一个掉在地上。
2.相机学习第一、四自然段。
(1)齐读第一段,书上是怎么描写第一幅图呢?找出来,填一填。
( )的葫芦藤
( )了绿叶
( )的小花
( )的葫芦
你还能怎么说呢?
美好的语言能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受啊!把你对这颗葫芦喜爱的情感填入到句子中,读一读这一段话。课件出示句子。
读着读着,我们不禁感叹道: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2)最后种葫芦的人收获大葫芦了吗?学习第四自然段。
(3)出示: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读到这儿,你心中一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是什么呢?
这么可爱的葫芦,为什么最后会落了呢?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探究葫芦落地之谜。
1.介绍蚜虫。
2.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出示句子:
句子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关注感叹号,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句子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盼望葫芦长大的急切的心情)
句子3: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着急)
句子4: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反问语气)
3.分角色朗读,一人读种葫芦的人内心想法及语言,另一个读邻居的话。
4.课件出示两组句子,小组合作,读出不同语气。
多媒体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仿造句子,你还可以怎么说?)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多媒体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仿造句子,你还可以怎么说?)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不同:第一组第一句感叹句,第二组第一句反问句,每组中上一句所表达的语气比下一组更强烈。
5.同学们认为他想的对不对?叶子上的蚜虫到底要不要治呢?(小组讨论,随机抽人),为什么?
小结: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关系的,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却没想到叶子对葫芦的重要作用。没有蚜虫,叶子绿,葫芦就长得好;蚜虫多了,叶子黄了,葫芦就会落下来。
6.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小组合作,先讨论,再以组为单位做答)
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当然,也要善于倾听别人劝告。
(五)拓展延伸。
编一编: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些葫芦… …,后面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自己先编一编,然后组内讨论,最后请小组发言人把你们小组内最有趣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小组合作)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蚜虫多了→叶子黄了→小葫芦落了(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