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灭绝的远古动物》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灭绝的远古动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29 16:03:05

文档简介

人教鄂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灭绝的远古动物》
一、单选题
1.(2024五上·莱芜期末)下列化石属于古生物遗迹的是(  )。
A.猛犸象牙齿化石
B.霸王龙的脚印化石
C.远古人类的粪便化石
2.(2023五上·普安期末)化石一般出现在下列哪种岩石中?(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3.(2023五上·齐河期末)根据河北太行山山间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可以推断出这里曾经是(  )
A.沙漠 B.海滨 C.平原 D.高山
4.(2023五上·华龙期末)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龙、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  )。
A.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海螺等
B.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
C.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
5.(2023五上·巨野期中)人们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菊石化石,菊石是已经灭绝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下列最能说明此现象的推测是(  )。
A.游客将菊石带上喜马拉雅山
B.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
C.远古时菊石生活在陆地上
二、判断题
6.(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化石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为研究提供线索。(  )
7.(2023五上·利津期末)化石中保存的往往只是古生物残骸,因此没有什么研究价值。(  )
8.(2023五上·长垣期末)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  )
9.(2023五上·兴隆月考)乐乐暑假去西藏旅游,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海生贝亮化石,这说明贝壳原来生活在高原上,后来才到了海里。(  )
10.(2022五上·大足期末)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曾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的石,同时还发现了鱼类、海藻、海螺的化石,由此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脉曾经可能是海洋。(  )
三、填空题
11.(2022五上·麻城期末)科学家主要通过   了解关于远古时期生物的信息。
12.(2020五上·德城期末)化石是保存在   中的古生物的   或   。
13.(2019五上·微山期中)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   或   。
14.(2021五上·湘潭期末)完成类比推理,将结论写在横向上。
2012年在湘潭市湘乡毛田镇发掘出至少7种古海洋生物的化石群,经过生 物和地质专家深入勘查,这些古生物生活在距今约3亿年前的浅海环境,所以我们推断结论是   。
15.(2023五上·崂山期末)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海洋生物   。
四、解答题
16.(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密卷(B卷)岩石和矿物 )阅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
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就是生物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你获得了关于化石的哪些信息 请写出4条。
五、实验探究题
17.科学家借助地层中的猛犸象化石,一点点复原出猛犸象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并与现代亚洲象进行比较,如下表。
相似 不同 生活环境
猛犸象 身长5米。 身高3米。 食草,哺乳动物 1.体重6~8吨。 2.背部为最高点。 3.极厚的脂肪层, 身披浓密的毛发。 4.门齿1.5米,卷 曲程度较大  
现代亚洲象 身长5~6米。 身高2.1~3.6米。 食草,哺乳动物. 1.体重3~5吨。 2.头部为最高点。 3.身披稀疏短毛。 4.门齿1米多  
(1)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猛犸象与现代亚洲象之间有   关系,是   的结果。
(2)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推测猛犸象生活在   的环境中,理由是   、   。亚洲象生活在   的环境中,理由是   。
六、综合题
18.对资料的对比整理可以使零乱的资料变得有序。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并将信息整理在下面的表格中。
猛犸象俗称长毛象,它身高体壮,无下门齿,上门齿很长,向上、向外卷曲。一头成熟的猛犸象,身长达5米,身高约3米,门齿长1.5米左右,身体肥硕,体重可达6~8吨。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它有长1米多的象牙,口中一般每侧有三颗前磨牙和三颗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物,如树叶、草类等。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身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
相似 不同
猛犸象    
现代亚洲象    
七、简答题
19.(2024五上·离石期末)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们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地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对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
20.(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人们发现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动物化石,这说明了什么 并请解释推测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霸王龙的脚印化石属于古生物遗迹。
2.【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各种各样的沉积物形成的岩石,所以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沉积岩是唯一能够保存完整化石的岩石。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河北太行山山间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可以推断出这里曾经是海洋。
4.【答案】C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对板块运动的认识,现在,大多数地质学家都认为,地壳是由6个大板块和约十几个小板块拼接而成的,亿万年来,当地壳板块移动时,它们相互碰撞挤压,地壳板块有的下沉、开裂、滑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高山,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也说明了地球无时无刻在运动。
5.【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菊石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故选B。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变化而成的保留原物体、遗迹形状、结构或印模的钙化、碳化、硅化、矿化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了解生物的发展情况,并能据以确定地层的年代。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被称为化石,根据化石的成因,把化石划分为:实体化石、铸模化石和遗迹化石三类。化石中保存的往往只是古生物残骸,但它们能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岩浆岩形成过程温度太高;而变质岩形成过程中要重结晶,会使生物遗迹消失。地球上现存的化石大多数都存在于沉积岩中。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在西藏发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类化石,这说明当地曾经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形成成了现在的地貌,海洋动物的化石就为我们提供了证据。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鱼龙、菊石类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由此可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可能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
11.【答案】化石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可以分为四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分子化石。
12.【答案】岩层;遗体;遗迹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考查化石的定义,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动物或植物遗骸。
13.【答案】遗体;遗迹
【知识点】化石
【解析】【解答】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我们可以通过化石莱多古生物进行考察。
【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最普遍的方式是按其留存的生物遗迹类型分为三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分子化石。生物分界一般以一万年前为界限,一万年前的生物为古生物,一万年前以后的为现生生物。由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瞬间将其掩埋隔离氧化形成。
14.【答案】湘潭市湘乡毛田镇3亿年前是一片海洋。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化石
【解析】【分析】湘潭市湘乡毛田镇发掘出至少7种古海洋生物的化石群,说明亿万年前这儿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即地壳的挤压、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地形,也表明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15.【答案】化石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例如: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个地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16.【答案】解:(1)化石是由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生活遗留下来的痕迹变成的石头;(2)通过研究化石,可以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3)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4)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知识点】化石
【解析】【解答】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可以分为四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分子化石。生物分界一般以一万年前为界限,一万年前的生物为古生物,一万年前以后的为现生生物。由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瞬间将其掩埋隔离氧化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石的定义以及形成的过程。
17.【答案】(1)亲缘;进化
(2)寒冷;脂肪层厚;毛发浓密;温暖;毛短稀疏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根据表格可知,猛犸象与现代亚洲象之间有亲缘关系,是进化的结果。
(2)根据资料可判断猛犸象生活的环境是寒冷;这么推测的原因是猛犸象身体肥硕,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现代亚洲象主要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因为其毛发稀疏,利于散热。
18.【答案】
相似 不同
猛犸象 身长5米 身高3米 食草 哺乳动物 体重6~8吨 极厚脂肪层 身披细密长毛 门齿1.5米
现代亚洲象 身长5~6米 身高2.1~3.6米 食草 哺乳动物 身长5~6米 身高2.1~3.6米 食草 哺乳动物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比如可以推断古生物的体貌特征、生活环境,分析古生物的变化、与现代生物的关联等。通过研究古生物化石可知,猛犸象和亚洲象较为相近,都是身长5~6米、身高2.1~3.6米,都是食草动物,还是哺乳动物。猛犸象和亚洲象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生活环境不一样,猛犸象生活在寒冷的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所以身上有厚厚的长毛用来保暖;而亚洲象主要生活在温暖地区,所以身被稀疏短毛,用来散热。
19.【答案】喜马拉雅山在远古时代可能是一片海洋,后面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地壳的挤压,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脉。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化石
【解析】【分析】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证明在远古时代,现在的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在远古时期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即地壳的挤压、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
20.【答案】解:这里以前是海洋,曾经有火山活动。因为有海洋动物化石为我们提供了形成的线索。
【知识点】化石
【解析】【解答】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动物化石,这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有火山活动,海洋动物的化石就为我们提供了证据。
【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化石来追溯一个地区的历史演变,化石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 / 1人教鄂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灭绝的远古动物》
一、单选题
1.(2024五上·莱芜期末)下列化石属于古生物遗迹的是(  )。
A.猛犸象牙齿化石
B.霸王龙的脚印化石
C.远古人类的粪便化石
【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霸王龙的脚印化石属于古生物遗迹。
2.(2023五上·普安期末)化石一般出现在下列哪种岩石中?(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各种各样的沉积物形成的岩石,所以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沉积岩是唯一能够保存完整化石的岩石。故选A。
3.(2023五上·齐河期末)根据河北太行山山间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可以推断出这里曾经是(  )
A.沙漠 B.海滨 C.平原 D.高山
【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河北太行山山间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可以推断出这里曾经是海洋。
4.(2023五上·华龙期末)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龙、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  )。
A.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海螺等
B.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
C.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
【答案】C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根据对板块运动的认识,现在,大多数地质学家都认为,地壳是由6个大板块和约十几个小板块拼接而成的,亿万年来,当地壳板块移动时,它们相互碰撞挤压,地壳板块有的下沉、开裂、滑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高山,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也说明了地球无时无刻在运动。
5.(2023五上·巨野期中)人们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菊石化石,菊石是已经灭绝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下列最能说明此现象的推测是(  )。
A.游客将菊石带上喜马拉雅山
B.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
C.远古时菊石生活在陆地上
【答案】B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菊石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故选B。
二、判断题
6.(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化石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为研究提供线索。(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变化而成的保留原物体、遗迹形状、结构或印模的钙化、碳化、硅化、矿化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了解生物的发展情况,并能据以确定地层的年代。
7.(2023五上·利津期末)化石中保存的往往只是古生物残骸,因此没有什么研究价值。(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被称为化石,根据化石的成因,把化石划分为:实体化石、铸模化石和遗迹化石三类。化石中保存的往往只是古生物残骸,但它们能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8.(2023五上·长垣期末)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岩浆岩形成过程温度太高;而变质岩形成过程中要重结晶,会使生物遗迹消失。地球上现存的化石大多数都存在于沉积岩中。
9.(2023五上·兴隆月考)乐乐暑假去西藏旅游,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海生贝亮化石,这说明贝壳原来生活在高原上,后来才到了海里。(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在西藏发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类化石,这说明当地曾经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形成成了现在的地貌,海洋动物的化石就为我们提供了证据。
10.(2022五上·大足期末)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曾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的石,同时还发现了鱼类、海藻、海螺的化石,由此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脉曾经可能是海洋。(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鱼龙、菊石类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由此可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可能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
三、填空题
11.(2022五上·麻城期末)科学家主要通过   了解关于远古时期生物的信息。
【答案】化石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可以分为四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分子化石。
12.(2020五上·德城期末)化石是保存在   中的古生物的   或   。
【答案】岩层;遗体;遗迹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考查化石的定义,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动物或植物遗骸。
13.(2019五上·微山期中)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   或   。
【答案】遗体;遗迹
【知识点】化石
【解析】【解答】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我们可以通过化石莱多古生物进行考察。
【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最普遍的方式是按其留存的生物遗迹类型分为三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分子化石。生物分界一般以一万年前为界限,一万年前的生物为古生物,一万年前以后的为现生生物。由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瞬间将其掩埋隔离氧化形成。
14.(2021五上·湘潭期末)完成类比推理,将结论写在横向上。
2012年在湘潭市湘乡毛田镇发掘出至少7种古海洋生物的化石群,经过生 物和地质专家深入勘查,这些古生物生活在距今约3亿年前的浅海环境,所以我们推断结论是   。
【答案】湘潭市湘乡毛田镇3亿年前是一片海洋。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化石
【解析】【分析】湘潭市湘乡毛田镇发掘出至少7种古海洋生物的化石群,说明亿万年前这儿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即地壳的挤压、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地形,也表明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15.(2023五上·崂山期末)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海洋生物   。
【答案】化石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例如: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个地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四、解答题
16.(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密卷(B卷)岩石和矿物 )阅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
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就是生物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你获得了关于化石的哪些信息 请写出4条。
【答案】解:(1)化石是由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生活遗留下来的痕迹变成的石头;(2)通过研究化石,可以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3)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4)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知识点】化石
【解析】【解答】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可以分为四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分子化石。生物分界一般以一万年前为界限,一万年前的生物为古生物,一万年前以后的为现生生物。由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瞬间将其掩埋隔离氧化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石的定义以及形成的过程。
五、实验探究题
17.科学家借助地层中的猛犸象化石,一点点复原出猛犸象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并与现代亚洲象进行比较,如下表。
相似 不同 生活环境
猛犸象 身长5米。 身高3米。 食草,哺乳动物 1.体重6~8吨。 2.背部为最高点。 3.极厚的脂肪层, 身披浓密的毛发。 4.门齿1.5米,卷 曲程度较大  
现代亚洲象 身长5~6米。 身高2.1~3.6米。 食草,哺乳动物. 1.体重3~5吨。 2.头部为最高点。 3.身披稀疏短毛。 4.门齿1米多  
(1)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猛犸象与现代亚洲象之间有   关系,是   的结果。
(2)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推测猛犸象生活在   的环境中,理由是   、   。亚洲象生活在   的环境中,理由是   。
【答案】(1)亲缘;进化
(2)寒冷;脂肪层厚;毛发浓密;温暖;毛短稀疏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根据表格可知,猛犸象与现代亚洲象之间有亲缘关系,是进化的结果。
(2)根据资料可判断猛犸象生活的环境是寒冷;这么推测的原因是猛犸象身体肥硕,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现代亚洲象主要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因为其毛发稀疏,利于散热。
六、综合题
18.对资料的对比整理可以使零乱的资料变得有序。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并将信息整理在下面的表格中。
猛犸象俗称长毛象,它身高体壮,无下门齿,上门齿很长,向上、向外卷曲。一头成熟的猛犸象,身长达5米,身高约3米,门齿长1.5米左右,身体肥硕,体重可达6~8吨。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它有长1米多的象牙,口中一般每侧有三颗前磨牙和三颗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物,如树叶、草类等。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身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
相似 不同
猛犸象    
现代亚洲象    
【答案】
相似 不同
猛犸象 身长5米 身高3米 食草 哺乳动物 体重6~8吨 极厚脂肪层 身披细密长毛 门齿1.5米
现代亚洲象 身长5~6米 身高2.1~3.6米 食草 哺乳动物 身长5~6米 身高2.1~3.6米 食草 哺乳动物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比如可以推断古生物的体貌特征、生活环境,分析古生物的变化、与现代生物的关联等。通过研究古生物化石可知,猛犸象和亚洲象较为相近,都是身长5~6米、身高2.1~3.6米,都是食草动物,还是哺乳动物。猛犸象和亚洲象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生活环境不一样,猛犸象生活在寒冷的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所以身上有厚厚的长毛用来保暖;而亚洲象主要生活在温暖地区,所以身被稀疏短毛,用来散热。
七、简答题
19.(2024五上·离石期末)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们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地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对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
【答案】喜马拉雅山在远古时代可能是一片海洋,后面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地壳的挤压,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脉。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化石
【解析】【分析】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证明在远古时代,现在的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在远古时期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即地壳的挤压、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
20.(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人们发现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动物化石,这说明了什么 并请解释推测的理由。
【答案】解:这里以前是海洋,曾经有火山活动。因为有海洋动物化石为我们提供了形成的线索。
【知识点】化石
【解析】【解答】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动物化石,这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有火山活动,海洋动物的化石就为我们提供了证据。
【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化石来追溯一个地区的历史演变,化石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