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0课《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0课《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29 18:23:44

文档简介

人教鄂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0课《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一、填空题
1.(2023五上·利津期末)发霉是由   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
2.(2022五上·宣恩期中)我们喜爱吃的黑木耳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   。
3.(2019五上·京山期中)蘑菇既不是   也不是   ,它属于真菌类生物。
4.(2024五下·定州期末)关于微生物,我还想知道   。
5.(2024五下·宣州期末)物品在   、   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二、判断题
6.(2024五上·莱芜期末)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用显微镜观察。(  )
7.(2023五上·利津期末)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
8.(2022五上·江门期中)所有生物的呼吸都需要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
9.(2022五上·钢城期中)畜菇个体较大,不是微生物。(  )
A.对 B.错
10.(2022五上·钢城期中)接种疫苗能有效改善人体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
A.对 B.错
11.(2022五上·钢城期中)病每无处不在,只会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  )
A.对 B.错
三、单选题
12.(2024五上·垦利期末)馒头放久了会生出“白毛”或“黑毛”,这些实际是(  )
A.细菌 B.霉菌 C.病毒
13.(2024五上·垦利期末)发霉是一种自然现象,霉菌更喜欢(  )的环境。
A.潮湿环境 B.阳光充足 C.寒冷干燥
14.(2024五上·莱芜期末)银耳属于(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15.(2023五上·利津期末)食物在(  ) 环境中容易发霉。
A.温暖潮湿 B.寒冷潮湿 C.温暖干燥
16.(2023·高青)人类能够利用病毒(  ).
A.食品发酵 B.制成疫苗 C.生产沼气
四、连线题
17.(2024五上·垦利期末)将下列微生物与其对应的用途连起来。
毛霉菌 制造豆腐乳
曲霉菌 做馒头
青霉菌 做酸奶
乳酸菌 制造酱油
酵母菌 制造青霉素
五、简答题
18.(2023五上·红塔期末)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和复杂,学校部分班级先后出现停课的现象。结合这一情况,谈谈面对当前的疫情,小学生怎样做才是科学的、正确的?
19.(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5.1《解释》)苹果腐烂的说法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解释。
⑴苹果表皮渗出了水;⑵闻起来有异味;⑶捏上去发软;⑷室温30℃;⑸苹果变坏是因为温度太高⑹苹果避表面细菌在繁殖。
六、实验探究题
20.(2024五上·莱芜期末)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
(1)在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时,把面包切成   (A.相同/B.不同)的4片,编上号。1号用烤箱烤干,2、3、4号各滴10滴水,将4片面包分别装入塑料袋,密封起来,把1、2号放在室内的桌上,3号放入冰箱,4号放在室内阳台上。
(2)想探究“霉菌生长与水有没有关系”,应该选择   号与   号,在这个对比实验中,相同条件是   和   等,这种实验方法叫作   实验。   号发霉速度快,说明食物发霉与   有关。
(3)以上4片面包,   号发霉速度比2号快,说明食物发霉与   有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霉菌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发霉是由霉菌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
故答案为:霉菌。
2.【答案】真菌
【知识点】真菌
【解析】【分析】 根据对真菌的认识,蘑菇、木耳都是菌类,属于真菌,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的生物。
3.【答案】植物;动物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解答】蘑菇属于真菌,就是植物也不是动物。
【分析】真菌属于微生物的一种,此外微生物还包括细菌和病毒。
4.【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其独特的特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微生物达10万种以上,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长繁殖速度极快。
5.【答案】温暖;潮湿
【知识点】微生物;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物品发霉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环境和适宜的温度。 霉菌需要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源, 而潮湿的环境是霉菌生长的理想条件。 高湿度的地方, 如浴室、 厨房、 地下室等, 容易滋生霉菌。 缺乏通风的空间容易积聚湿气, 从而促进霉菌的生长。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结构非常简单,只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由核酸组成的核心两部分组成。普通的显微镜无法观察病毒,电子显微镜可清晰的观察病毒。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蘑菇和木耳不是植物,它是食用菌,属于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蘑菇和木耳个体较大,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进行呼吸时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是有些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破伤风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9.【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的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我们吃的蘑菇体积较大,是真菌,也是微生物。
10.【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具体做法。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可以避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故题目说法正确。
11.【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病毒对人类也是有一定好处的,除了用噬菌体(一种专门溶解细菌的病毒)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外,随着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及生活规律的掌握,使其在现代医学上推动了免疫学的研究和发展。
12.【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比如馒头放久了生出“白毛”或“黑毛”就是霉菌。
13.【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
14.【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双孢蘑菇、木耳、银耳。所以银耳属于微生物。
15.【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发霉是由霉菌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对我们来说既有利也有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一些细菌或真菌来制作一些美味的食品。如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干酵母菌。酵母菌使面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故选B。
17.【答案】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利用青霉能提取出青霉素;利用曲霉可以用来制作酱、酱油、腐乳;用毛霉菌制作豆腐乳;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18.【答案】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减少外出,在家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心态。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
1.戴口罩:佩戴口罩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在公共场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接待外来人员等情况下,都应佩戴口罩。
2.勤洗手:病毒可以通过手部传播,因此我们需要经常洗手,以保持手部清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保持手部干燥。
3.减少外出:在疫情高发期间,应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游乐园等。
19.【答案】事实是:(1)(2)(3)(4)解释是:(5)(6)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苹果表皮渗出了水、闻起来有异味、捏上去发软、室温30℃属于事实;苹果变坏是因为温度太高、苹果避表面细菌在繁殖属于解释。
【分析】事实是指客观世界所直面的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而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20.【答案】(1)A
(2)1;2;温度;空气;对比;2;水
(3)4;温度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所以面包切片的大小应该相同。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霉菌生长与水有没有关系,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应该选择1号与2号进行研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霉菌生长与水有没有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水,其他条件比如温度、空气都要保持不变。2号发霉速度快,说明食物发霉与水有关。
(3)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4号发霉速度比2号快,说明食物发霉与温度有关。
1 / 1人教鄂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0课《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一、填空题
1.(2023五上·利津期末)发霉是由   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
【答案】霉菌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发霉是由霉菌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
故答案为:霉菌。
2.(2022五上·宣恩期中)我们喜爱吃的黑木耳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   。
【答案】真菌
【知识点】真菌
【解析】【分析】 根据对真菌的认识,蘑菇、木耳都是菌类,属于真菌,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的生物。
3.(2019五上·京山期中)蘑菇既不是   也不是   ,它属于真菌类生物。
【答案】植物;动物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解答】蘑菇属于真菌,就是植物也不是动物。
【分析】真菌属于微生物的一种,此外微生物还包括细菌和病毒。
4.(2024五下·定州期末)关于微生物,我还想知道   。
【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其独特的特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微生物达10万种以上,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长繁殖速度极快。
5.(2024五下·宣州期末)物品在   、   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答案】温暖;潮湿
【知识点】微生物;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物品发霉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环境和适宜的温度。 霉菌需要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源, 而潮湿的环境是霉菌生长的理想条件。 高湿度的地方, 如浴室、 厨房、 地下室等, 容易滋生霉菌。 缺乏通风的空间容易积聚湿气, 从而促进霉菌的生长。
二、判断题
6.(2024五上·莱芜期末)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用显微镜观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结构非常简单,只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由核酸组成的核心两部分组成。普通的显微镜无法观察病毒,电子显微镜可清晰的观察病毒。
7.(2023五上·利津期末)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蘑菇和木耳不是植物,它是食用菌,属于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蘑菇和木耳个体较大,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8.(2022五上·江门期中)所有生物的呼吸都需要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进行呼吸时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是有些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破伤风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9.(2022五上·钢城期中)畜菇个体较大,不是微生物。(  )
A.对 B.错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的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我们吃的蘑菇体积较大,是真菌,也是微生物。
10.(2022五上·钢城期中)接种疫苗能有效改善人体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
A.对 B.错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具体做法。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可以避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故题目说法正确。
11.(2022五上·钢城期中)病每无处不在,只会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  )
A.对 B.错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病毒对人类也是有一定好处的,除了用噬菌体(一种专门溶解细菌的病毒)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外,随着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及生活规律的掌握,使其在现代医学上推动了免疫学的研究和发展。
三、单选题
12.(2024五上·垦利期末)馒头放久了会生出“白毛”或“黑毛”,这些实际是(  )
A.细菌 B.霉菌 C.病毒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比如馒头放久了生出“白毛”或“黑毛”就是霉菌。
13.(2024五上·垦利期末)发霉是一种自然现象,霉菌更喜欢(  )的环境。
A.潮湿环境 B.阳光充足 C.寒冷干燥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
14.(2024五上·莱芜期末)银耳属于(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双孢蘑菇、木耳、银耳。所以银耳属于微生物。
15.(2023五上·利津期末)食物在(  ) 环境中容易发霉。
A.温暖潮湿 B.寒冷潮湿 C.温暖干燥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发霉是由霉菌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2023·高青)人类能够利用病毒(  ).
A.食品发酵 B.制成疫苗 C.生产沼气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对我们来说既有利也有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一些细菌或真菌来制作一些美味的食品。如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干酵母菌。酵母菌使面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故选B。
四、连线题
17.(2024五上·垦利期末)将下列微生物与其对应的用途连起来。
毛霉菌 制造豆腐乳
曲霉菌 做馒头
青霉菌 做酸奶
乳酸菌 制造酱油
酵母菌 制造青霉素
【答案】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利用青霉能提取出青霉素;利用曲霉可以用来制作酱、酱油、腐乳;用毛霉菌制作豆腐乳;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五、简答题
18.(2023五上·红塔期末)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和复杂,学校部分班级先后出现停课的现象。结合这一情况,谈谈面对当前的疫情,小学生怎样做才是科学的、正确的?
【答案】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减少外出,在家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心态。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
1.戴口罩:佩戴口罩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在公共场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接待外来人员等情况下,都应佩戴口罩。
2.勤洗手:病毒可以通过手部传播,因此我们需要经常洗手,以保持手部清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保持手部干燥。
3.减少外出:在疫情高发期间,应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游乐园等。
19.(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5.1《解释》)苹果腐烂的说法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解释。
⑴苹果表皮渗出了水;⑵闻起来有异味;⑶捏上去发软;⑷室温30℃;⑸苹果变坏是因为温度太高⑹苹果避表面细菌在繁殖。
【答案】事实是:(1)(2)(3)(4)解释是:(5)(6)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苹果表皮渗出了水、闻起来有异味、捏上去发软、室温30℃属于事实;苹果变坏是因为温度太高、苹果避表面细菌在繁殖属于解释。
【分析】事实是指客观世界所直面的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而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六、实验探究题
20.(2024五上·莱芜期末)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
(1)在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时,把面包切成   (A.相同/B.不同)的4片,编上号。1号用烤箱烤干,2、3、4号各滴10滴水,将4片面包分别装入塑料袋,密封起来,把1、2号放在室内的桌上,3号放入冰箱,4号放在室内阳台上。
(2)想探究“霉菌生长与水有没有关系”,应该选择   号与   号,在这个对比实验中,相同条件是   和   等,这种实验方法叫作   实验。   号发霉速度快,说明食物发霉与   有关。
(3)以上4片面包,   号发霉速度比2号快,说明食物发霉与   有关。
【答案】(1)A
(2)1;2;温度;空气;对比;2;水
(3)4;温度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所以面包切片的大小应该相同。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霉菌生长与水有没有关系,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应该选择1号与2号进行研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霉菌生长与水有没有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水,其他条件比如温度、空气都要保持不变。2号发霉速度快,说明食物发霉与水有关。
(3)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4号发霉速度比2号快,说明食物发霉与温度有关。
1 / 1